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十万大山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提示:此条目的主题不是十层大山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语气格式標點等使用恰当。(2022年10月13日)
請按照校對指引,幫助编辑這個條目。(幫助討論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2022年10月13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十万大山亦是湖北河南安徽交界处的大别山的俗称。

十万大山,亦名分茅岭,是中国广西西南部的一座山脉,东北——西南走向,东北起于钦州,西南在宁明县抵达中国越南边境,分布于钦州、防城、上思和宁明等地,长100多公 里, 宽30-40公里,总面积达26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700-1000米,也有不少超过1000米的高峰。

十万大山主峰位于上思县南部鸡笼隘附近的莳良岭,海拔1462米。 山脉轴部地层以三迭系陆相砂岩、泥岩和砾岩为主、北翼为侏罗系砂岩、砾岩,南翼主要为 印支期花岗斑岩和花岗岩。喜马拉雅运动受到花岗岩侵入的影响,发生挠曲作用,形成重迭 的单斜山。西北坡平缓,东南坡陡峭。山势雄伟,脊线明显,山坡有海拔700米及500米两级 古夷平面,这是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上升形成的。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几乎每年均可见到冰。南坡的防城,处于迎风坡地带,以及山地的抬升作用,降水量丰富, 如那梭年降水量多达3700毫米,是广西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而北坡的上思和宁明两县处于 背风坡,年降水量较少,如上思县城年降水量只有1119毫米。河流沿山地两侧发育,形成典型的梳状水系。

上思县在辖境内设有十万大山森林公园,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文艺作品

[编辑]
  • 萧鼎的小说《诛仙》中同样使用了“十万大山”来形容南疆群山。

参见

[编辑]
西北
西南
东北
华北
华南
中南
华东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小作品圖示这是一篇與中國地理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十万大山&oldid=87881625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