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北宋开国战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宋开国战争
日期963年-979年
地点
长江以南、太原附近
结果五代十国時期結束。惟未能完全繼承唐朝疆域,尤其燕雲十六州河套地區遼朝西夏控制。
参战方
北宋北汉
南唐
荆南
南汉
后蜀
武平
指挥官与领导者
赵匡胤
赵光义
曹彬
潘美
王全斌
慕容延钊
刘继元 投降
李煜 投降
高继冲 投降
劉鋹 投降
孟昶 投降
周保权

北宋开国战争,是宋朝建立后,对五代十国剩余的政权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的战争。

过程

[编辑]
北宋开国战争形势图

963年,慕容延钊李处耘以平定实际统治湖南的武平军的内乱为由出兵,大军途经荆南,迫使荆南节度使高继冲投降归顺,武平军随后也被宋军所灭。965年,王全斌率军平定后蜀。968年,宋太祖率军征讨北汉,然未能成功。970年,潘美率军平定南汉。975年,在吴越国出兵协助下,曹彬潘美率军平定南唐(南唐有余部战斗到976年)。宋太祖去世后,978年,平海军吴越先后被迫投降北宋。至979年宋太宗率军平定北汉,至此中原地区基本统一。

不过,宋朝未能完全繼承唐朝疆域,二次讨伐辽国失败,燕云十六州辽西辽东还在契丹手中。党项李继迁及其后代后来控制了夏州灵州河西走廊,建立了西夏[1]交州建立的交趾国,也只是成为宋朝藩属国,标志越南正式從中國本土独立出去[2]

重要战役

[编辑]

评价

[编辑]

北宋开国战争从公元963年到979年,经过16年的战争,结束了自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局面[3][4]

北宋统一战争能取得胜利,一是先南后北战略方略符合当时南弱北强的情势,二是运用各个击破的策略比较成功[3]

关联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党项人谋求立国. 语文备课. [2014-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3)(中文). 
  2. ^越南史书中的安南脱离宋朝“独立”战争. 中国战略网. 2007-06-17 [2014-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3)(中文).  引文格式1维护:日期与年 (link)
  3. ^3.03.1北宋的统一战争. 中华网. 2006-05-17 [2014-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7)(中文).  引文格式1维护:日期与年 (link)
  4. ^北宋统一战争. 中华网军事. 2005-04-07 [2014-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7)(中文).  引文格式1维护:日期与年 (link)
五代十国历史事件
五代
十国
宋朝歷史
北宋
陈桥兵变 ·杯酒释兵权 ·李筠之乱 ·李重进之乱 ·強幹弱枝 ·重文抑武 ·建隆之治 ·交趾独立 ·北宋开国战争荆湖之战 ·宋灭后蜀之战 ·宋灭南汉之战 ·宋灭南唐之战 ·宋灭北汉之战 ·禁军 ·更戍法养兵弥乱 ·燭影斧聲金匱之盟 ·宋辽战争 ·高梁河之战 ·白藤江之战 ·雍熙北伐 ·禁榷 ·王小波、李顺起义 ·咸平之治 ·澶渊之盟 ·宋蕃關係 ·割夏灵六州 ·北宋帽妖案 ·东封西祀 ·刘太后临朝 ·慶曆增幣 ·区希范起义 ·侬智高起事 ·宋夏战争 ·六谷部抗夏 ·五鬼用事 ·仁宗盛治 ·慶曆新政 ·坤寧宮事變 ·濮议 ·活字印刷术 ·宋词 ·交子 ·三易回河 ·熙河開邊 ·熙寧變法 ·宋越熙宁战争 ·元丰改制 ·新舊黨爭 ·元祐更化 ·绍圣绍述 ·收取青唐 ·汴梁 ·六贼当政 ·宋江起义 ·方腊起义 ·海上之盟 ·宣和伐辽 ·平州之變 ·靖康之耻徽宗内禅 ·宣和和議 ·靖康之变被掳女子 ·洗衣院
南宋
專門史
三国
五胡十六国
南北朝
五代十国
近現代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北宋开国战争&oldid=83904083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