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北京鲁迅博物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鲁迅博物馆馆区内的鲁迅雕像
成立日期2014年
地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
鲁迅博物馆馆区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区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
網站www.luxunmuseum.com.cn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地图
地图
北京鲁迅旧居
鲁迅旧居大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
分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时代1924年至1926年
编号6-888
认定时间2006年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包括鲁迅博物馆馆区和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区。其中鲁迅博物馆馆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是依托原位于北京市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的北京鲁迅故居建立的博物馆[1]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以下仅介绍鲁迅博物馆馆区,关于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区见北京大学红楼

它是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都残疾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社会大课堂中小学生教学活动实验基地,是第一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区内包括鲁迅故居、鲁迅生平陈列馆[2]

历史

[编辑]

鲁迅故居是1924年春鲁迅亲自设计改建而成,同年5月迁来居住的,是北京市迄今保存最为完好的鲁迅旧居。鲁迅在此生活两年,直至1926年8月离开北京赴南方。此后,1929年5月和1932年11月,鲁迅两次自上海返回北平探望母亲,也曾在此小住。在此,鲁迅完成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以及《彷徨》、《朝花夕拾》、《》中的部分内容。1947年鲁迅原配夫人朱安病逝,中共地下党组织王冶秋徐盈刘清扬吴昱恒等人通过北平高等法院查封了此处故居,将其暗中保护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19日,正值鲁迅逝世13周年,鲁迅故居正式对外开放。1950年3月,鲁迅遗孀许广平将故居和鲁迅生前藏书、文物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1][2]。1955年5月22日,周恩来曾来鲁迅故居视察[3][4]。1979年8月21日,“鲁迅故居”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北京鲁迅旧居”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1954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决定建立鲁迅博物馆,在故居旁增建陈列室,于195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20周年纪念日对外开放[2]。北京鲁迅博物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建立的“人物传记性博物馆”。 1992年,北京鲁迅博物馆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014年7月11日,经中央编办批复,北京鲁迅博物馆和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合并为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原北京鲁迅博物馆成为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鲁迅博物馆馆区[2]

收藏

[编辑]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藏文物、图书等藏品7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59件。主要包括鲁迅的手稿、生平资料、藏画、藏书、藏碑拓片、藏友人信札等文物;许广平周作人周建人章太炎钱玄同许寿裳胡风魏建功江绍原瞿秋白冯雪峰萧军萧红柔石叶紫冯铿新文化运动时期历史人物的遗存;鲁迅著、译、辑、编著作版本以及鲁迅研究著作版本、现代文学丛刊以及新旧期刊;中外版画,以及吴冠中李可染蒋兆和等画家的作品[1][2]

建筑

[编辑]

北京鲁迅旧居不是标准的四合院,是鲁迅亲自设计改造的的很有意思的小院。主要分前后两个院,前院是住宅,后院是小花园。前院主要有如意门一间,倒座房四间,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由于地方比较窄,所以西厢房做得很窄,成了厨房。在大门和前院之间有屏门,在倒座房的最西一件与前院之间有校门。正房的左右两间分别是鲁迅母亲鲁瑞和元配夫人朱安的居室,中间一屋向北接出一间房,被称为“老虎尾巴”,为鲁迅的居室。倒座房是鲁迅的书房和会客室,前院里有鲁迅亲自载下的丁香树。从正房与西厢房之间的小门,进入第二进院,院子西侧为厕所,院子中间为水井。院子里种有花草树木。

鲁迅在《秋夜》一文中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实际上从鲁迅居住的后罩房“老虎尾巴”向北望,看见的枣树是在横四条3号院中。那里原来一共四棵枣树,十分高大,但最东面的一棵很早就死去并被锯掉;最西面的一棵则有房子遮挡,所以在“老虎尾巴”内是看不见的。所以鲁迅看到的是两棵枣树。最西面的一棵枣树在1940年代初被锯掉,剩下的两棵也逐渐老死。现在从“老虎尾巴”向外望,再也看不见枣树了[5]

图集

[编辑]
  • 故居平面示意图
    故居平面示意图
  • 正房
    正房
  • 老虎尾巴
    老虎尾巴
  • 故居的门牌
    故居的门牌
  • 鲁迅藏司徒乔《五个警察一个〇》
    鲁迅藏司徒乔《五个警察一个〇》
  • 鲁迅藏王龙寺造像拓片
    鲁迅藏王龙寺造像拓片
  • 《彷徨》封面设计
    《彷徨》封面设计
  • 鲁迅葬礼所盖旗帜“民族魂”
    鲁迅葬礼所盖旗帜“民族魂”

参考文献

[编辑]
  1. ^1.01.11.21.31.4北京鲁迅博物馆. 北京文博. [2014-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9). 
  2. ^2.02.12.22.32.4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简介.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2017-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7). 
  3. ^李育华、张小鼎,“小,价值可不小!”——忆周总理视察北京鲁迅故居,党史纵横1997(1):10-11
  4. ^谢其章.鲁迅“老虎尾巴”的传播史. 澎湃新闻. 2017-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7). 
  5. ^鲁迅故居与儿时回忆. 人民网. 2005-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0).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北京鲁迅博物馆

参见

[编辑]
东城区
西城区
朝阳区
海淀区
丰台区
石景山区
房山区
昌平区
门头沟区
延庆区
通州区
顺义区
平谷区
跨省市区
  • 注1:明北京城城墙遗存为东城区和西城区共有。
  • 注2:元大都城墙遗址为朝阳区和海淀区共有。
  • 注3:京张铁路南口段至八达岭段为昌平区和延庆区共有。
  • 注4:玉河故道包括澄清上闸(含万宁桥)、澄清中闸(含东不压桥
  • 注5:包括北齐长城、明长城。北齐长城东起平谷区,经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昌平区,西迄门头沟区。明长城东起平谷区,经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昌平区,西迄门头沟区。详见长城
参见: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各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索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华北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东北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中南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西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国际
各地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北京鲁迅博物馆&oldid=89705864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