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北京市鲁迅中学

坐标39°54′11.376″N116°21′53.172″E / 39.90316000°N 116.36477000°E /39.90316000; 116.3647700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京市鲁迅中学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45号
坐标39°54′11.376″N116°21′53.172″E / 39.90316000°N 116.36477000°E /39.90316000; 116.36477000
其它名称Beijing Lu Xun High School
类型北京市立普通完全中学
创办日期1901年
学区金融街学区
校長严虹
年级完全中学
校訓实事求是 ·博采众长 ·坚韧不拔 ·笃志报国
電話號碼010-66035483
学校网址http://www.bjlxzx.cn/
地图
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
分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时代民国
编号6-881
认定时间2006年5月25日

北京市鲁迅中学北京市的一所中学,位于西城区新文化街45号。现校址为原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历史

[编辑]

校舍史

[编辑]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御史黄瑞麟奏请设立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学部斗公府旧址建校,宣统元年(1909年)建成。民国曾改称北平女子师范学校,1928年改为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1923年7月至1926年8月间鲁迅在此兼任国文系讲师。在三一八惨案中遇难的刘和珍杨德群即为该校学生,1931年在校内为两者立纪念碑,纪念碑上刻有文天祥所撰《正气歌》中的名句:“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1][2]

鲁迅中学史

[编辑]

鲁迅中学始建立于1901年,为基督教圣公会创办的笃志学堂,后改为笃志女中,1949年后改为北京第八女子中学,1958年迁入现校址,后更名为北京第一百五十八中学,1996年更名为北京市鲁迅中学。[2]

八二三事件

[编辑]

1966年8月23日,北京文联从女八中找到一百多位红卫兵萧军老舍等人批斗、折磨,造成次日老舍的自杀。这些红卫兵之后大多上山下乡

校舍

[编辑]

学堂整体坐北朝南,由六栋二层楼房组成。建筑风格为清末西洋古典折中主义风格[1]。目前,校内仍完整保存着鲁迅任教时为学生演讲的礼堂、讲课的教室等历史遗迹,礼堂现已辟为“鲁迅生平展室”。

著名校友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1.01.1李路珂, 王南, 胡介中, 李菁. 北京古建筑地图(上).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31.ISBN 978-7-302-19775-1. 
  2. ^2.02.1学校简介. 北京市鲁迅中学. [2010-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2). 

外部链接

[编辑]
中国近代大学建筑
华北
东北
华东
上海 8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奕柱堂、子彬院、登辉堂) ·暨南大学(科学馆、暨南新村一号) ·大夏大學 ·光华大学 ·圣约翰大学 ·震旦大学 ·沪江大学
江苏 4中央大学 ·
政治大学 ·东吴大学 ·金陵大学浙江 1之江大学安徽 1安徽大学福建 2厦门大学 ·福建协和大学
山东 2山东大学(科学馆、化学馆) ·
齐鲁大学
中南
河南 1河南大学湖北 2武汉大学 ·华中大学湖南 1湖南大学广东 4中山大学 ·岭南大学 ·广东国民大学(第一校舍美洲华侨纪念堂,第二校舍) ·广州大学(华侨堂、全美至孝笃亲纪念堂)广西 1广西大学
西南
重庆 1重庆大学四川 2四川大学(数理馆、化学馆、女生院) ·华西协和大学贵州 1贵州大学(办公楼雲南 2云南大学会泽院映秋院泽清堂) ·西南联合大学
西北
陕西 1东北大学(内迁校址,礼堂
注:
  1. 本表所指近代按1840-1949年。
  2. 本表所指大学为根据中华民国国民政府1929年公布的《大学组织法》,在文、法、商、理、工、醫、農、师范(教育)八个学院中至少具有三者、且有理学院(或有农、工、医学院各一个)的高等院校,不含设有两个学院及以下(如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协和医学院)、大学组织法颁布之前已关闭(如德华大学)或称为大学但不含学院建置的教育机构(如华中雪枫大学)。
  3. 本表所指建筑为按照教育用途新建的建筑,含发展为大学后仍沿用的旧式书院新式学堂,但不含原有其它用途,后临时改作教育用途的建筑(如湄潭浙江大学旧址汀州厦门大学旧址城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
  4. 北平师范大学与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大学组织法》颁布后名为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合并为新的北平师范大学,包含原京师优级师范学堂和原京师女子师范学堂两处校址,以前者为正源。
  5. 标注 者全部或部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注 者全部或部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城区
西城区
朝阳区
海淀区
丰台区
石景山区
房山区
昌平区
门头沟区
延庆区
通州区
顺义区
平谷区
跨省市区
  • 注1:明北京城城墙遗存为东城区和西城区共有。
  • 注2:元大都城墙遗址为朝阳区和海淀区共有。
  • 注3:京张铁路南口段至八达岭段为昌平区和延庆区共有。
  • 注4:玉河故道包括澄清上闸(含万宁桥)、澄清中闸(含东不压桥
  • 注5:包括北齐长城、明长城。北齐长城东起平谷区,经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昌平区,西迄门头沟区。明长城东起平谷区,经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昌平区,西迄门头沟区。详见长城
参见: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各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索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北京市鲁迅中学&oldid=89311996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