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劳尔·阿方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劳尔·阿方辛
Raúl Alfonsín
阿方辛任總統時的官方肖像 (1984年)
阿根廷總統
任期
1983年12月10日—1989年7月8日
副总统维克托·伊波利托·马丁内斯(Víctor Hipólito Martínez)
前任雷納爾多·比尼奧內 (事實上)
继任卡洛斯·梅內姆
阿根廷國家參議員
任期
2001年12月10日—2002年7月3日
选区布宜諾斯艾利斯
激進公民聯盟主席
任期
1999年12月10日—2001年12月10日
前任費爾南多·德拉魯阿
继任安赫尔 罗萨斯(Ángel Rozas)
任期
1993年12月10日—1995年12月10日
前任Mario Losada
继任Rodolfo Terragno
任期
1983年12月10日—1991年12月10日
前任Carlos Raúl Contín
继任Mario Losada
阿根廷國家副代表
任期
1973年5月25日—1976年3月24日
选区布宜諾斯艾利斯
任期
1963年10月12日—1966年6月28日
选区布宜諾斯艾利斯
个人资料
出生Raúl Ricardo Alfonsín
(1927-03-12)1927年3月12日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查斯科穆斯
逝世2009年3月31日(2009-03-31)(82歲)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墓地布宜諾斯艾利斯
La Recoleta 公墓
国籍 阿根廷
政党激進公民聯盟
配偶玛利亚·洛伦萨·巴雷内切(María Lorenza Barreneche) (1949–2009)
儿女里卡多·阿方辛Ricardo Alfonsín
专业律師
获奖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
布宜諾斯艾利斯傑出公民
钻石大十字级秘鲁太阳勋章
签名

劳尔·里卡多·阿方辛(西班牙語:Raúl Ricardo Alfonsín西班牙語發音:[raˈulalfons'in];1927年3月13日—2009年3月31日)是阿根廷的律師和政治家,1983年12月10日至1989年7月8日擔任阿根廷總統

生平

[编辑]

出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查斯科穆斯,在國立拉普拉塔大學修習法律,並畢業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他與激进公民联盟(UCR)有聯繫,在黨分裂後加入里卡多·巴爾賓的派別。

他在阿圖羅·弗龍迪齊擔任總統期間於1958年當選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立法機構的副主席,以及在阿圖羅·翁貝托·伊利亞擔任總統期間擔任國家副主席。他反對骯髒戰爭的雙方,並多次提交人身保護令狀,在國家重組進程期間為強迫失踪的受害者爭取自由。他譴責其他國家軍事獨裁的罪行,並反對福克蘭群島戰爭中雙方的行動。他在巴爾賓去世後成為UCR的領導者,並在1983年的選舉中以該黨總統候選人的身分當選,成為阿根廷自1930年以來首位文人總統。

總統任期

[编辑]

當他成為總統時,他向議會提交了一項議案,撤銷了軍隊建立的自赦法。他設立了全國人員失踪委員會,調查軍方犯下的罪行,這導致軍政府的審判,並導致前政權首腦的判刑。軍隊內部的不滿導致了涂面人的叛亂,阿方辛安撫他們予完全停止法和正當服從法。他也與由反對派的裴隆主義正義黨所控制的工會發生衝突。他解決了比格衝突,增加了與巴西的貿易。

他通過了阿根廷的第一個離婚法,這導致和天主教會關係緊張。

他發起了改善國民經濟的奧斯戳計劃,但該計劃以及春季計劃均告失敗。所造成的惡性通貨膨脹和騷亂導致了他的激进公民联盟黨在1989年提前舉行的總統選舉中的失敗,這次選舉是由裴隆主義正義黨卡洛斯·梅内姆贏得,7月8日,他把總統權力和平移交予梅内姆,為阿根廷的首次和平政黨輪替

卸任後

[编辑]

他繼續擔任激进公民联盟的領導人,並反對總統卡洛斯·梅內姆的經濟政策。他發起了“奧利沃斯與梅內姆公約”,以便就1994年阿根廷憲法修正案的條款和梅內姆進行談判。费尔南多·德拉鲁阿率領反對該條約的UCR派別,並於1999年成為總統。德拉魯阿在2001年12月暴動期間辭職,阿方辛的派系提供了裴隆主義者正義黨愛德華多·杜阿爾德被任命為總統的國會支持。

去世

[编辑]

阿方辛於2009年3月31日死於肺癌,享年82歲[1],死後得以享受國葬禮遇。

参考文献

[编辑]
  1. ^Un homenaje multitudinario en la calle [A populated homage in the streets]. La Nación. 1 April 2009 [14 August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6 November 2018)(西班牙语). 
前任:
雷纳尔多·比尼奥内
阿根廷总统
1983年–1989年
繼任:
卡洛斯·梅内姆
五月革命阿根廷独立战争
直至第十三年大会英语Assembly of the Year XIII (1810年–1814年)
Flag of Argentina
Flag of Argentina
拉普拉塔联合省最高执政官英语Supreme Director of the United Provinces of the Río de la Plata (1814年–1820年)
单一制共和国 – 第一总统政府 (1826年–1827年)
联邦条约英语Federal Pact阿根廷邦联 (1827年–1862年)
国家组织 –阿根廷共和国 (1862年–1880年)
八零一代英语Generation of '80 – 寡头共和国 (1880年–1916年)
不记名投票英语Sáenz Peña Law后的激进公民联盟时期 (1916年–1930年)
臭名昭著的十年英语Infamous Decade (1930年–1943年)
四三革命 – 军事独裁 (1943年–1946年)
庇隆主义 (1946年–1955年)
解放革命英语Revolución Libertadora – 军事独裁 (1955年–1958年)
脆弱的文官政府 – 禁止庇隆主义 (1958年–1966年)
阿根廷革命英语Argentine Revolution – 军事独裁 (1966年–1973年)
庇隆归来 (1973年–1976年)
国家重组进程 – 军事独裁 (1976年–1983年)
回归民主 (1983年至今)
艺术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2020年代
文学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2020年代
社会科学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2020年代
科学技术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2020年代
交流与人文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2020年代
国际合作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2020年代
体育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2020年代
和平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2020年代
冷战相关人物
北美洲
 美国
 加拿大
 古巴
 尼加拉瓜
南美洲
 阿根廷
 巴西
 智利
 英国
 法國
 西德
 義大利
 挪威
 葡萄牙
西班牙 西班牙
 土耳其
 聖座
 苏联
华沙条约组织
 东德
 波蘭
 捷克斯洛伐克
 羅馬尼亞
 保加利亚
匈牙利 匈牙利
 阿尔巴尼亚
 南斯拉夫
亚洲
东亚
海峽兩岸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華民國
 日本
朝鲜半岛
 朝鲜
 韩国
 蒙古人民共和国
东南亚
越南
 北越
 南越
 印度尼西亞
 泰國
 菲律賓
 马来西亚
 新加坡
 緬甸
 柬埔寨
 老挝
南亚
 阿富汗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澳大利亞
中东及非洲
中东
 土耳其
 以色列
 埃及
 约旦
 叙利亚
 伊拉克
 沙烏地阿拉伯
伊朗 伊朗
利比亚 利比亞
 阿尔及利亚
 突尼西亞
也门
 北也門
 南也門
巴勒斯坦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撒哈拉以南
非洲
 南非
 塞内加尔
 几内亚
 科特迪瓦
 马里
 上沃尔特 布吉納法索
 加纳
 多哥
 達荷美 贝宁
 奈及利亞
 中非
 加彭
 刚果共和国 剛果人民共和國
 刚果民主共和国 扎伊尔
埃塞俄比亚 衣索比亞
 索马里
 肯尼亚
 乌干达
 坦桑尼亚
 安哥拉
 纳米比亚
 尚比亞
 羅德西亞 辛巴威
 马拉维
莫桑比克莫桑比克莫桑比克
 利比里亚
国际
各地
学术
人物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劳尔·阿方辛&oldid=87597324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