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古川市(日语:加古川市/かこがわし Kakogawa shi */?)是位於日本兵庫縣南部的城市,現為施行時特例市;是東播磨地方的主要城市;此地氣候溫暖,降雨較少,冬天雖有降雪但極為稀少。加古川(日语:加古川)自北往南貫穿轄區,主要市區位於轄區南側加古川河口左岸的加古川町、平岡町、別府町一帶。
加古川市人口分布圖 |
加古川市與日本全國年齡別人口分布比較圖 (2005年資料) | 加古川市的年齡、男女別人口分布圖 (2005年資料) |
■紫色是加古川市 ■綠色是全国 | ■藍色是男性 ■紅色是女性 |
加古川市人口變化
| 1970年 | 140,344人 | | | 1975年 | 183,280人 | | | 1980年 | 212,233人 | | | 1985年 | 227,311人 | | | 1990年 | 239,803人 | | | 1995年 | 260,567人 | | | 2000年 | 266,170人 | | | 2005年 | 267,100人 | | | 2010年 | 266,937人 | | | 2015年 | 267,435人 | | | 2020年 | 260,678人 | |
|
| 資料來源:日本總務省統計中心提供之人口普查數據 |
轄區內有建於5世紀初的西條古墳群(日语:西条古墳群),6世紀時聖徳太子在此建立鶴林寺[1],本地開始以此寺門前町的形式發展。
12世紀,糟屋氏在此建立了加古川城(日语:加古川城),一直到16世紀末都由糟屋氏治理此地;直到1600年關原之戰時,因糟屋武則選擇加入西軍,戰後領地遭到沒收,加古川城也因此被廢棄。
江戶時代屬於姬路藩的領地,另有少數村落屬於忍藩(日语:忍藩)的飛地領地,同時在本地建立了西國街道的宿場,此地開始以宿場町的形勢發展。
1871年廢藩置縣後,先後隸屬姬路縣和兵庫縣;1889年日本實施町村制時,設立了加古川町(日语:加古川町),隸屬加古郡。
1950年加古川町、神野村(日语:神野町 (加古川市))、野口村(日语:野口町 (加古川市))、平岡村(日语:平岡町 (加古川市))、尾上村(日语:尾上町 (加古川市))合併為加古川市,此後別府町(日语:別府町 (加古川市))和八幡村(日语:八幡村 (兵庫県加古郡))也先後併入加古川市,形成現在加古川市的範圍。
2002年成為特例市。
| 1889年4月1日 | 1889年-1926年 | 1926年-1944年 | 1944年-1954年 | 1954年-1989年 | 1989年-現在 | 現在 |
|---|
| 加古川町 | 1950年6月15日 加古川市 | 加古川市 | 加古川市 |
| 鳩里村 | 1929年3月20日 併入加古川町 |
| 冰丘村 | 1937年3月15日 併入加古川町 |
| 神野村 |
| 野口村 |
| 平岡村 |
| 尾上村 |
| 別府村 | 1928年11月15日 別府町 | 1951年10月1日 併入加古川市 |
| 八幡村 | 1955年4月1日 併入加古川市 |
| 平荘村 |
| 上荘村 |
| 東志方村 | 1954年8月1日 志方町 | 1979年2月1日 併入加古川市 |
| 志方村 |
| 西志方村 |
| 東神吉村 | 1956年9月30日 併入加古川市 |
| 西神吉村 |
米田村 | 1928年11月10日 米田町 |
1956年9月30日 併入高砂市 |
過去還曾有日本國有鐵道高砂線、別府鐵道(日语:別府鉄道)野口線(日语:別府鉄道野口線)、土山線(日语:別府鉄道土山線)、三木鐵道三木線可通往周邊的高砂市、播磨町、三木市等地,但現皆已停駛。
東加古川車站
加古川車站
日岡車站
神野車站
厄神車站
別府車站
濱之宮車站
尾上之松車站
- 高速道路
- 國道
鶴林寺
西條古墳群的人塚古墳
日本毛織加古川工廠遺跡- 歴史人物'
- 藝文
- 演藝
- 體育
- ^鶴林寺. 加古川觀光協會. [2016-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9)(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