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志伊 | |
|---|---|
| 大明工部右侍郎 | |
| 籍貫 | 浙江寧波府慈谿縣民籍 |
| 字號 | 字可任 |
| 出生 | 嘉靖七年戊子正月二十二日 |
| 逝世 | 萬曆二十年壬辰 |
| 配偶 | 娶周氏,贈宜人;继娶葉氏,封宜人 |
| 親屬 | (子)劉協、劉恪 |
| 出身 | |
| |
劉志伊(1528年—1592年),字可任,號重菴,浙江寧波府慈谿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浙江鄉試第二十八名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会试二百四名,廷试三甲十一名進士[1][2]。伯父布政使刘廷诰甚器重之。礼部观政,初授江西吉安府推官,以廉明最,三十八年九月召拜山西道試監察御史[3][4],三十九年三月實授,巡视長蘆鹾政。再補河南道,巡按山西,未至,嘉靖四十四年二月出為湖廣按察僉事,沔阳兵备道。隆慶改元,八月晋福建左參議,四年庚午(1570)八月陞雲南按察副使,發黔國公沐朝弼不法事,奪爵逮至京。萬曆元年(1573年)十月擢廣東右参政,分守岭西道,適倭寇入寇雙魚,与福建巡撫趙可懷合兵,擒斬五百餘级。又設伏半渡击之,歼其衆,制臺殷正茂以大捷上聞。万历三年(1575)大征羅旁瑶人,以總憲督二帥搗巢深入,功最多,四年九月升本省按察使,五年正月晋福建右布政使,养病。十二月復除湖廣右布政使,六年正月轉左布政。萬曆七年己卯(1579)入计京師,以何心隐一案失张居正意,投閑南中,八年三月改任应天府尹,升南京大理寺卿。三載(万历十年),张居正殁,十一年二月改北京大理寺卿,八月升工部右侍郎,十一月,礼科给事中王士性劾巡抚应天右佥都御史郭思极,前以御史监临湖广科场时,取中故相张居正子张懋修一事。郭辩疏中詞連時任湖廣左布政使的刘志伊,吏部尚书杨巍合疏留之,令照旧供职,十二年三月竟令致政歸。以萬曆壬辰(1592)卒,年六十五。
曾祖劉錬,贈禮部郎中;祖父劉洪,贈工部主事;父劉廷詔,贈佥事。母羅氏,封太宜人[5]。兄劉志業(南京刑部员外)、志道、志大,俱生员;弟志伟、志俊、志在、志佐、志儱、志倌、志健、志僑、志保。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登科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