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劉廷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劉廷琛(1867年—1932年6月),字幼雲,號潛樓江西德化(今屬九江)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张勋复辟的主要推手之一。[1]

生平

[编辑]

光绪十九年(1893年)中举。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2]。光緒二十一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3],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简放山西学政。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刘廷琛随慈禧太后光绪帝逃到西安,不久乞假归省,在庐山山麓筑“介石山房”,于山房内闭门读书。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任国史馆协修、功臣馆纂修。光绪三十年(1904年),充会试同考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任陕西提学使。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授学部右参议。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授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学部副大臣。宣统元年(1909年)设经筵,刘廷琛随班进讲。[1]

中华民國成立後,劉廷琛寓居青岛。1917年前后,他往來於徐州、南京,曾與張勳密謀復辟。张勋复辟短暂成功后,被任命为议政大臣。复辟失败,劉廷琛隐居青岛。满洲国成立后,郑孝胥曾派人迎刘廷琛前往,被刘廷琛拒绝。[1]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6月,劉廷琛在青岛病逝。[1]

著作

[编辑]
  • 劉廷琛:《大學堂總監劉廷琛奏刑律不合禮教條文請嚴飭刪盡摺》
  • 《潜楼文集》[1]

家庭

[编辑]

參考文献

[编辑]
  1. ^1.01.11.21.31.41.5刘廷琛,渊明网,2008-09-29. [2012-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2.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三百四十):光绪二十年。甲。五月。丁丑朔。……○丙戌。引见新科进士。得旨、一甲三名张謇、尹铭绶、郑沅、业经授职外。吴筠孙、沈卫、李家驹、徐仁镜、朱启勋、吴庭芝、李翘芬、李组绅、饶芝祥、梁士诒、陆士奎、邹毅洪、刘廷琛、夏启瑜、汪一元、袁桐、于普源、冯恩昆、储英翰、李灼华、张其淦、王廷釭、关冕钧、林钺、姚舒密、景禐、黄秉湘、陈昭常、裴汝钦、郭育才、翁成琪、胡矩贤、江衡、沙元炳、张启藩、达寿、张琨、范溶、张琴、吴敬修、熊希龄、陈君耀、黎承礼、朱锡恩、王英冕、周绍昌、齐忠甲、张怀信、王会厘、谭文鸿、程友琦、王照、沉云沛、林炳章、洪锦标、蔡琛、夏树立、萧立炎、李清琦、叶大可、毓隆、孙鸣皋、陈德铭、余晋芳、谭绍裘、叶大年、梁文灿、沈鹏、吴式钊、张祥龄、桂坫、孙同康、尹春元、张林焱、王瑚、江春霖、俱著改为翰林院庶吉士。
  3.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三百六十六):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四月。丁巳。……电寄引见甲午科散馆人员。得旨修撰吴鲁编修尹铭绶郑沅、业经授职。二甲庶吉士吴筠孙、朱启勋、姚舒密、关冕钧、毓隆、李家驹、齐忠甲、徐仁镜、梁士诒、李灼华、程友琦、余堃、夏启瑜、汪洵、朱锡恩、叶大年、沈鹏、沈卫、王廷鉽、刘廷琛、达寿、吴敬修、冯恩昆、梁文灿、王会厘、俱著授为编修。
第一甲
賜進士及第
共3名
第二甲
賜進士出身
共132名
吳筠孫 -沈 衞 -李家駒 -徐仁鏡 -朱啓勳 -吳廷芝 -李翹芬 -李組紳 -胡紹蘇 -曾文玉
武丕文 -汪述祖 -饒芝祥 -周 祺 -梁士诒 -項芳蘭 -李士奎 -鄒毅洪 -譚承元 -劉廷琛
夏啓瑜 -彭諟庠 -汪一元 -袁 桐 -于普源 -馮恩崐 -儲英翰 -李灼華 -張其淦 -王廷鉽
关冕钧 -林 鉞 -姚舒密 -景 禐 -黃秉湘 -龔啓芝 -陳昭常 -裴汝欽 -孫國楨 -郭育才
莊綸儀 -翁成琪 -胡矩賢 -江 衡 -鄭輔東 -周子懿 -沙元炳 -梁志文 -陳壽琯 -俞省三
梁秉年 -張濂經 -張啓藩 -達 壽 -張超南 -楊裕芬 -玉 彬 -張 琨 -范 溶 -張 琴
吳敬修 -楊士燮 -熊希齡 -靳學禮 -陳君耀 -呂承瀚 -汪聲玲 -黎承禮 -方策安 -劉昌言
朱錫恩 -陳品全 -王英冕 -周紹昌 -齊中甲 -樓守愚 -張懷信 -陳汝梅 -廖鳳章 -王會釐
譚文鴻 -程友琦 -施之東 -袁玉錫 -王 照 -沈雲沛 -傅運生 -余毓瑞 -徐夔颺 -林炳章
鮑德麟 -何葆麟 -洪錦標 -蔡 琛 -王元慶 -施有方 -夏樹立 -馮錫瓖 -張錦春 -蕭立炎
徐宗源 -茹恩彬 -楊炳震 -柴 樸 -李清琦 -范公謨 -葉大可 -松 鐸 -宗室毓隆-張 忠
呂志元 -孫鳴皋 -李樹森 -郭傳昌 -孫 鏘 -陳德銘 -王景濬 -孫文翰 -熊 賓 -余晉芳
葉泰椿 -李祖蔭 -謝世珍 -譚紹裘 -劉錦藻 -葉大年 -麥玉華 -梁文燦 -單溥元 -沈 鵬
張介祿 -賀鴻基 - --- - --- - --- - --- - --- - --- - --- - ---
第三甲
賜同進士出身
共179名
朱紹文 -楊錦江 -沈祖桐 -胡汝霖 -楊懋齡 -吳式釗 -徐樹昌 -范揚芳 -楊長藻 -譚先節
謝崇厚 -周寶清 -金文翰 -管得泉 -李 英 -江慶瑞 -張祥麟 -馮紹斌 -郭書堂 -孫星煜
趙從蕃 -蕭文昭 -陶聯琇 -文 溥 -廉 慈 -趙潤生 -桂 坫 -徐允清 -王叔謙 -孫 愚
孫同康 -莫如晉 -鄒銘恩 -蔡中燮 -孫文詒 -楊寅揆 -劉橒壽 -黃汝楫 -成象乾 -趙 怡
黃鳳岐 -夏奠川 -李鏡江 -林 怡 -林揚光 -李繼元 -容益光 -佟文玫 -陳 誠 -黎元熙
陳永壽 -尹春元 -馬瀛煥 -葉 芸 -謝遠涵 -續 緜 -鄭 炳 -趙 鴻 -汪康年 -蕭逢源
單夢祥 -來 熊 -楊增鈺 -劉衍茂 -彭希祖 -杜召棠 -曹子昂 -沈同芳 -鍾 傑 -劉慶篤
胡逢恩 -周 培 -王樹中 -謝 質 -承 霖 -張林焱 -羅文繡 -齊令辰 -李維世 -招翰昭
周楙謙 -李士田 -魏達文 -吳燕紹 -李良年 -楊 蔚 -張肇基 -朱寶翰 -李見荃 -高積政
蒲明發 -啓 泰 -鄭錫典 -萬慶昌 -胡慧融 -林丙修 -章燮理 -辛可燿 -陳世瑞 -劉鳳翰
孫友蓮 -程世杰 -祁永膺 -保 謙 -郭家葆 -李兆麟 -李允廉 -溫聯桂 -茹震模 -涂翀鳳
韓 墀 -徐 苞 -任承允 -單 棨 -壽 朋 -王 瑚 -鄢 坤 -廖允儒 -劉寶壽 -張斗南
張淑棟 -吳貽穀 -陳景星 -郭南溪 -王永慶 -李九烈 -廣 麟 -徐冲霄 -劉宜篤 -王 瑋
陳仕揚 -史 堃 -陳瑞玉 -林檉藩 -胡愷麟 -梁于汶 -翁有成 -賀錫齡 -王熙齡 -陶世鳳
許 堃 -陳瑞鼎 -徐 鋆 -王學伊 -顧祖彭 -王芝傑 -翰 屏 -徐 曾 -溫亮珠 -陳培庚
緒 儒 -邱士林 -張協中 -張 彝 -賀國瑛 -錫 麟 -楊鴻勳 -李蔭垣 -涂步衢 -薛炳善
高麟超 -劉德元 -田鴻文 -韓紹徽 -賡 勳 -韓兆霖 -李延慶 -陳瑞徵 -曹中成 -胡葆頤
鄭崧生 -承 厚 -戴永清 -周正岐 -江春霖 -鄭玉麟 -陶邵學 -侯錫彤 -鄭揆一 - ---
清朝欽命憲政編查館職官(1907年-1911年)
管理事務大臣
提調
總核
參議
總務處
總辦
幫總辦
科員
編制局
局長
吳廷燮    
副局長
正科員
副科員
統計局
局長
沈林一    
副局長
錢承鋕    
正科員
副科員
考核專科
總辦
會辦
幫辦
正科員
副科員
官報局
局長
华世奎    
編輯科員
校對科員
印刷科員
傅範初    
委員
譯書處
總纂
一等諮議官
二等諮議官
历史
北京大学沿革
京师大学堂(1898-1912)国立北京大学(1912-1937)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7-1946)國立北京大學(1946-1949)北京大学(1949-)
1937年至1945年,汪精卫政权在北平开办了同名的国立北京大学
院系调整
调整入
调整出
分校
校园
京师大学堂
国立北京大学
“三院五斋”
校区
燕园校区
領導
京师大学堂
管理大學堂事務大臣
孫家鼐许景澄(暫行)张百熙
總監督
國立北京大學
1949年后
黨委書記
校長
汤用彤(校务委员会主席)马寅初陆平(黨委書記兼)周培源张龙翔丁石孙吴树青陈佳洱许智宏周其凤王恩哥林建华郝平龚旗煌
院系
理学部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
工学部
人文学部
社会科学部
经济与管理学部
医学部
跨学科类
深圳研究生院
机构
校办企业
附属医院
附属学校
学生活动
校长于吉红 ·党委书记程建平
历史沿革
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2)→ 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1904)→ 京师优级师范学堂(1908)→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2)→ 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校(1923)→ 京师大学校师范部(1927)→ 国立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1928)→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29)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于1931年并入→ 西安临时大学(1937年与他校合组)→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8年与他校合组)→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39)→ 北平师范学院(1946)→ 北平师范大学(1948)→ 北京师范大学(1949)辅仁大学主体于1952年并入
北京校区
学部
教育学部
  • 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
  •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 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 教育技术学院
  • 教育管理学院
  • 课程与教学研究院
  • 教师教育研究所
  • 学前教育研究所(系)
  • 特殊教育学院
  • 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 高等教育研究所
地理科学部
  • 地理学院
  • 自然资源学院
  • 灾害风险科学研究院
  • 遥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 陆地表层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 地理数据与应用分析中心
  •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心理学部
  • 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 发展心理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国家级心理学虚似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心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
研究院
书院
  • 博济书院
珠海校区
学院
研究院
书院
  • 乐育书院
  • 会同书院
  • 知行书院
  • 凤凰书院
  • 弘文书院
  • 砺行书院
校长
张百熙(1902-1904)張亨嘉(1904-1906)李家駒(1906-1907)朱益藩(1907)劉廷琛(1908)陈问咸(1908-1912)陈宝泉(1912-1919)陈映璜(1919-1920)鄧萃英(1920-1921)李建勋(1921-1922)→ 评议会(1922-1923)范源廉(1923-1924)陈裕光(1924-1925)张贻惠(1925-1928)黎锦熙(1928-1929)张贻惠(1929)李石曾李蒸(1930)徐炳昶(1931-1932)李蒸(1932-1937)→ 筹备委员会(1937-1938)李蒸(1938-1945)黎锦熙(1945-1947)黄如今(1946)袁敦禮(1946-1948)汤璪真(1948-1949)黎锦熙(1949-1950)林砺儒(1950-1952)陈垣(1952-1971)王梓坤(1984-1989)方福康(1989-1995)陆善镇(1995-1999)袁贵仁(1999-2001)钟秉林(2001-2012)董奇(2012-2022)马骏(2022-2024)于吉红(2024-)
机构
校办企业
附属学校
相关高校
规范控制数据库:人物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劉廷琛&oldid=89307896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