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泽松话 | |
|---|---|
| 察雅语 | |
| m̥a55 | |
| 母语国家和地区 | 中国 |
| 区域 | 西藏昌都市察雅县 |
| 語系 | |
| 語言代碼 | |
| ISO 639-3 | – |
| Glottolog | drag1234[1] |
则松话是一种最近被记录的汉藏语,记录材料见Suzuki & Nyima (2018, 2019)。[2][3]它分布在西藏东部昌都市察雅县南半部。
Suzuki & Nyima (2018)记录了察雅县香堆镇热孜村的则松话。
《昌都地区志》 (2005)[4]因这种语言分布在则松乡,将其称为则松话。
则松话还被称为sMa和rMa。[3]据Nyina & Suzuki (2019),其内名为m̥a55或ma55,这和如美话内名(m̥a55)非常像。[3]江荻 (2022)将芒话和玛吉话也列为察雅话(则松话)的变体。[5]
Suzuki & Nyima (2018)[2]注意到则松话和其他两种最近发现的语言——西藏东部昌都县的东坝话和如美话非常像。
Suzuki & Nyima (2018)[2]的音素记录来自razi方言。
| 双唇音 | 齿龈音 | 卷舌音 | 硬腭音 | 软腭音 | 小舌音 | 声门音 | |||
|---|---|---|---|---|---|---|---|---|---|
| 普通 | 咝音 | ||||||||
| 鼻音 | 清 | m̥ | n̥ | ȵ̊ | ŋ̊ | ɴ̥ | |||
| 浊 | m | n | ȵ | ŋ | ɴ | ||||
| 塞音/ 塞擦音 | 普通 | p | t | ts | ʈ | tɕ | k | q | ʔ |
| 送气 | pʰ | tʰ | tsʰ | ʈʰ | tɕʰ | kʰ | qʰ | ||
| 浊 | b | d | dz | ɖ | dʑ | g | ɢ | ||
| 通音] | 清 | s | ɕ | x | χ | h | |||
| 浊 | z | ʑ | ɣ | ʁ | ɦ | ||||
| 送气 | 清 | l̥ | |||||||
| 浊 | w | l | j | ||||||
| 颤音 | 清 | r̥ | |||||||
| 浊 | r | ||||||||
前鼻化、前送气表现为前声母成分。
| 前 | 央 | 后 | ||
|---|---|---|---|---|
| 闭 | i | ʉ | ɯ | u |
| 半闭 | e | ɵ | o | |
| 中 | ə | |||
| 半开 | ɛ | ɔ | ||
| 开 | a | ɑ | ||
Suzuki & Nyima (2018)称,每个元音都有嘎裂和鼻化的变体。
音节结构:cCGV
有高调、升调两种声调,每个词的前两个音节承载声调。第二个音节常常不承载。[2]
则松话分布在澜沧江河谷的6个乡镇。[3]:38–81
则松话村庄:[3]
| 察雅县乡 | 村 |
|---|---|
| 香堆镇 | 热孜村、坤达村、达巴村、学龙村、拉西村和当佐村 |
| 荣周乡 | 麦堆村、佐通村和则热村 |
| 扩达乡 | 则然、岗巴、岗卡村、左多等 |
| 宗沙乡 | 鱼儿冈、拉松村等 |
| 阿孜乡 | 大多数村 |
| 巴日乡 | 白垩、罗松村、则松、卓巴、雄然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