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冯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介紹的是華人姓氏。关于德國貴族冠名,请见「貴族姓氏助詞」。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2024年9月4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冯姓"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姓氏
百家姓》第9位
1:
2:
3:

郡望 始平郡
各地寫法
读音
汉语拼音Féng
注音符號ㄈㄥˊ
南京官話Fen2
台灣多為威妥瑪拼音華語:Feng
臺語:Pâng
客語:Pung
香港港府粤拼Fung
澳門澳門粵拼/葡語影響Fong
日本音讀羅馬字
新加坡Pang
马来西亚Foong/Fung/Fong
泰国Sae-Pang
闽南语白话字Pâng
闽东语罗马字Hùng

馮姓中文姓氏之一,是在《百家姓》中排第9位。

起源

[编辑]

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封於畢國。畢公高後裔畢萬投奔到晉國晉獻公封他為大夫。畢萬多次隨晉獻公出征,屢立戰功。晉獻公把地封給他,任魏大夫,並封給畢萬奉祿食邑地於馮。畢萬子孫以邑為氏,此乃馮氏之所出。而魏地的子孫則氏魏,故馮、魏兩姓實為同一脈族。

「馮」地一說位於陝西省大荔縣的馮翊城,一說位於河南省滎陽市西。

滎陽說

戰國韩国滎水的北岸建城,稱為滎陽。可見滎陽屬韓地而非地,而封畢萬於馮時較三家分晉早了一百五十年以上,則滎陽說亦不攻自破。

山西運城市說

運城市位於黃河東岸,春秋時其地屬芮國(今芮城縣),和魏國同時為晉獻公所滅。晉獻公把魏地封給他,任魏大夫,並封給畢萬奉祿食邑地於馮。左馮翊西起長安,東至河東(今運城市)。

郡望与士族

[编辑]

颍川郡上党郡郡望颍川冯氏上党冯氏是知名士族。《元和姓纂[參⁠ 1]认为冯异是颍川冯氏先祖,冯奉世上党冯氏先祖,长乐冯氏出于冯奉世之子冯参

参考文献

[编辑]

    參:

  1. ^元和姓纂·卷一》颍川 后汉征西大将军夏阳侯冯异 上党 汉左将军冯奉世本世居上党也 长乐信都 汉宜都侯参后晋有冯和孙跋僭号都龙城称北燕……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百家姓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馮姓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百家姓列表
001~032位
033~064位
065~096位
097~128位
129~160位
161~192位
193~224位
225~256位
257~288位
289~320位
321~352位
353~384位
385~412位
413~428位
429~438位
百家姓续
437~504位
前438位採《百家姓考略》(「司徒司空,百家姓終」)版本
臺灣前一百大姓氏
01~025位
26~050位
51~075位
76~100位
2023年6月30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全國姓名統計分析[1]-表57,黃/黄、溫/温、锺/鐘分別統計
中国大陆前一百大姓氏
1~25位
26~50位
51~75位
76~100位
出自202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萧与肖、戴与代、阎与闫、邱与丘、傅与付等分别统计。
另見:中國姓氏排名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冯姓&oldid=84743865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