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兴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興遼
1029年—1030年
京城東京遼陽府
国君姓氏
君主大延琳
兴衰
• 1029年9月13日
東京將軍大延琳自立為帝,國號「興遼」,建元天慶
• 1030年9月25日
遼軍擒大延琳,興遼滅亡。
前身
继承
大遼
大遼
今属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兴辽朝鮮語:흥료국興遼國 Heungryoguk;1029年9月13日—1030年9月25日)是一个由渤海国遗民建立的政权,有独立的年号

歷史

[编辑]

中国东北地区历史
中国东北史前史
燕国(辽西郡)箕子朝鮮东胡肃慎濊貊
(辽东郡)
秦朝(辽西郡)
(辽东郡)
西汉(辽西郡)卫满朝鲜匈奴
(辽东郡)
(漢四郡)扶餘國沃沮高句丽
东汉(辽西郡)乌桓鲜卑挹娄
(辽东郡)
(玄菟郡)
曹魏(昌黎郡)(公孫度)
(辽东郡)
(玄菟郡)
西晋(平州)
慕容部宇文部
前燕(平州)
前秦(平州)
后燕(平州)
北燕
北魏(营州)柔然契丹库莫奚室韦勿吉
东魏(营州)
北齐(营州)
北周(营州)
隋朝(柳城郡)突厥汗国靺鞨
(燕郡)
(辽西郡)
唐朝(营州)(松漠都督府)(饶乐都督府)(室韦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国
(渤海都督府)
(安东都护府)
辽朝(上京道)
(中京道)
(东京道)
女真东丹国
定安国
(东京道)
金朝(东京路)(上京路)
東遼大真國
元朝(辽阳行省)
明朝(辽东都司)(奴尔干都司)
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
清朝(东三省东三省总督·黑龍江將軍吉林将军盛京将军)
(满洲地区)帝俄外满洲
中華民國
奉系军阀
远东共和国
苏联远东
东北最高行政委员会
满洲国
苏联占领下的满洲
中華民國
东九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东北地区
俄罗斯远东
政区、政权大部在今东北三省者用粗体。
参见

天慶元年八月初三日(1029年9月13日),渤海国灭亡(926年)之103年后,渤海国太祖大祚荣的七世孙、辽朝东京将军大延琳乘辽朝内乱之机,在东京辽阳府反叛起事,建国号兴辽。大延琳自称天兴皇帝,定年号为天庆。大延琳向高丽求援,高丽王拒绝大延琳的请求,但却以战争使得与契丹道路不通为理由,停止向契丹朝貢[1]

天慶二年八月二十五日(1030年9月25日)被辽朝镇压,大延琳被囚禁,兴辽政权灭亡。高丽王旋即再度向契丹称臣纳贡。[2]

君主列表

[编辑]
興遼君主年號
肖像廟號謚號尊號名諱在世時間年號在位時間陵寢
大延琳?-?天慶1029年9月13日—1030年9月25日

参考文獻

[编辑]
  1. ^脫脫. 《遼史‧卷十七‧本紀第十七‧聖宗八》(中文).八月己丑,東京舍利軍詳穩大延琳囚留守、駙馬都尉蕭孝先及南陽公主,殺戶部使韓紹勛、副使王嘉、四捷軍都指揮使蕭頗得,延琳遂僭位,號其國為興遼,年為天慶。 
  2. ^脫脫. 《遼史‧卷十七‧本紀第十七‧聖宗八》(中文).八月丙午,東京賊將楊詳世密送款,夜開南門納遼軍。擒延琳,渤海平。 

参见

[编辑]
晚唐五代时期存在的君主制国家与藩镇等
五代
十国
王朝
华北
东北
西北
东南
西南
青藏高原
蒙古高原
注:仅收录政权被篡夺、推翻或丢失主要领土后,由宗室(或前政权领袖)为延续国祚重建的同国号政权。
不含附会已灭亡政权而建立的同国号新政权,或一政权尚维持主要领土时分裂出的同国号政权。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兴辽&oldid=89793428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