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兰州 (隋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兰州中国古代设置的一个治所在今甘肃省兰州市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因金城郡城南有皋兰山,改金城郡为兰州,置兰州总管府,治所在子城縣(后改為金城縣、五泉縣,今甘肃省兰州市)。大业三年(607年),改兰州为金城郡。管理今蘭州市、臨洮縣等地。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复置兰州。轄境相當於今蘭州市附近。天寶至德年間一度改為金城郡。宝应元年(762年),兰州被吐蕃所占。大中二年(848年),张义潮收复陇右十一州,不久又被党项族占据。

北宋元豐年間,恢復蘭州,管理今蘭州市、榆中縣等地。元朝屬於陕西行中書省明代洪武年間為蘭縣成化年間恢復蘭州,不轄縣,隶属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临洮府兰州卫陕西都指挥使司清朝康熙五年(1666年),陕甘分治,设甘肅省,省会定于兰州,兰州自此成为甘肃的政治中心。乾隆三年(1738年),临洮府治由狄道移至兰州,改称兰州府;設皋蘭县為治所,管理今蘭州市榆中縣臨洮縣靖遠縣渭源縣臨夏市

隋朝行政区划变迁[1]
区分開皇元年区分大業3年
蘭州金城郡
金城郡武始郡金城县
狄道县
子城县勇田县
狄道县
陽素县
唐代兰州刺史
宋代知蘭州軍州事
金代蘭州刺史
元代蘭州知州
  • 姚諒(順帝時)[13]
明代蘭州知州
  • 黃䇕
  • 謝顯
  • 孫源
  • 張敏
  • 姜閎
  • 蘇炎
  • 張天錫
  • 劉中和
  • 劉瑜(正德時)
  • 丁璿(正德時)
  • 王誥(正德時)
  • 陳約(正德時)
  • 郭天錫(嘉靖時)
  • 王文林(嘉靖時)
  • 蕭汝丹(嘉靖時)
  • 張伸(嘉靖時)
  • 司繼祖(嘉靖時)
  • 黃性(嘉靖時)
  • 李鈞(嘉靖時)
  • 陳經正(嘉靖時)
  • 劉尚朝(嘉靖時)
  • 武鎮華(嘉靖時)
  • 陳職(隆慶時)
  • 劉畿(隆慶時)
  • 李爵(隆慶時)
  • 鄭國彥(萬曆時)
  • 郝字(萬曆時)
  • 劉養氣(萬曆時)
  • 殷世盛(萬曆時)
  • 毛鳳翼(萬曆時)
  • 楊秉鐸(萬曆時)
  • 鄭光祖(萬曆時)
  • 張應慶(萬曆時)
  • 李傳聲(萬曆時)
  • 薛一鶚(崇禎時)[13]
清代蘭州知州
  • 趙翀(1648年出任)
  • 沈光禧(1652年出任)
  • 孫奎(1658年出任)
  • 吳延壽(1663年出任)
  • 朱士華(1685年出任)
  • 王國楧(1685年出任)
  • 陸經正(1686年出任)
  • 盧前驥(1690年出任)
  • 李維藩(1691年出任)
  • 徐文璜(1692年出任)
  • 韓文燝(1696年出任)
  • 姚師譽(1701年出任)
  • 許國幹(1701年出任)
  • 黃簡(1703年出任)
  • 王國華(1704年出任)
  • 王珏(1719年出任)
  • 丁承堯(1720年出任)
  • 蔣景濂(1726年出任)
  • 張紹宗(1727年出任)
  • □引年(1727年出任)
  • 張典(1730年出任)
  • 陳題(1731年出任)
  • 張儒(1736年出任)[13]

参考资料

[编辑]
  1.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
  2. ^《唐刺史考全编》
  3. ^宋史·卷十六·本紀第十六·神宗三》
  4. ^4.04.1《宋史·卷三百五十·列傳第一百九》
  5. ^《宋史·卷三百三十五·列傳第九十四》
  6. ^《宋史·卷二百五十三·列傳第十二》
  7. ^《宋史·卷十八·本紀第十八·哲宗二》
  8. ^《宋史·卷三百五十七·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9. ^《宋史·卷三百六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10. ^10.010.1《宋史·卷三十二·本紀第三十二·高宗九》
  11. ^金史·卷九十·列傳第二十八》
  12. ^《金史·卷一百一十三·列傳第五十一》
  13. ^13.013.113.2《蘭州府志》1833年刊本
606年大業二年)以前(制)
雍州地區
梁州地區
豫州地區
兗州地區
冀州地區
青州地區
徐州地區
揚州地區
荊州地區
607年大業三年)以後(制)
雍州地區
梁州地區
豫州地區
兗州地區
冀州地區
青州地區
徐州地區
揚州地區
荊州地區
唐朝行政區劃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京畿道
关内道
都畿道
河南道
河东道
河北道
山南西道
山南东道
淮南道
江南东道
江南西道
陇右道
河西道
剑南道
黔中道
岭南道
京畿路
开封府(東京)
京東東路
京東西路
應天府(南京)
京西南路
京西北路
河北東路
大名府(北京)
河北西路
河東路
永兴军路
秦凤路
两浙路
淮南东路
淮南西路
江南东路
江南西路
荆湖北路
荊湖南路
福建路
成都府路
梓州路
利州路
夔州路
广南东路
广南西路
其他地区
上京路
軍司
烏古迪烈統軍司
中都路
东京路
北京路
西京路
部族節度使
烏昆神魯 | 烏古里 | 石塁 | 助魯 | 孛特本 | 計魯 | 部羅火扎石合 | 土魯渾扎石合
詳穏
咩乣 | 木典乣 | 骨典乣 | 唐古乣 | 耶剌都乣 | 移典乣 | 蘇木典乣 | 胡都乣 | 霞馬乣
南京路
河北東路
河北西路
山東東路
山東西路
大名府路
河東北路
河東南路
京兆府路
咸平路
鳳翔路
鄜延路
庆原路
臨洮路
金国行政区域实行)、三级管理,路为一级行政区,共19个。
首都大都(突厥语称汗八里,今北京市 ·陪都上都
腹裏
山东东西道
河东山西道
云南等处
行中书省
曲靖宣慰司
罗罗斯宣慰司
临安广西宣慰司
大理金齿宣慰司
金齿宣抚司
乌撒乌蒙宣慰司
银沙罗甸宣慰司
河南江北
等处
行中书省
淮西道
淮东道
荆湖北道
甘肃等处
行中书省
湖广等处
行中书省
湖南道
广西两江道
海北海南道
江西等处
行中书省
广东道
江浙等处
行中书省
浙东道
福建道
四川等处
行中书省
四川南道
陕西等处
行中书省
巩昌总帅府
辽阳等处
行中书省
岭北等处
行中书省
其他地区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兰州_(隋朝)&oldid=84089654
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