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六安市

坐标31°44′04″N116°31′17″E / 31.7344°N 116.5214°E /31.7344; 116.521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六安」重定向至此。关于其他用法,请见「六安 (消歧义)」。
六安市
地级市
綽號:皖西、皋城
六安市在安徽省的地理位置
六安市在安徽省的地理位置
坐标:31°44′04″N116°31′17″E / 31.7344°N 116.5214°E /31.7344; 116.5214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安徽省
設立1999年9月2日
政府駐地金安区
下级行政区3市辖区、4
政府
 • 市委書記方正
 • 人大常委會主任王胜
 • 市長潘东旭
 • 政協主席陈家本
面积
 • 地级市15,451 平方公里(5,966 平方英里)
 • 市區4,139 平方公里(1,598 平方英里)
面积排名全省第1位(佔全安徽省11.03%)
最高海拔1,777 公尺(5,830 英尺)
人口(2022)
 • 常住437.9萬人
 • 排名全省第5位(佔全安徽省7.72%)
 • 密度306.8人/平方公里(795人/平方英里)
 • 市區(2015)185.7萬人
 • 城镇(2015)202.96萬人
語言
 • 方言江淮官话中原官话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237000
電話區號564
車輛號牌皖N
气候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均温15.7 ℃
年降水1,107.8毫米
年日照2,000-2,300小時
行政区划代码341500
国内生产总值(2022)¥2,103.5亿(全省第9位,佔全安徽省4.51%)
人均¥48,030(全省第14位
網站六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市象征
杜鹃花
桂花树[1]
本表面积、人口、经济数据参考《安徽统计年鉴-2016》

六安市,别称皋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部。[註 1]市境东接合肥市,南邻安庆市,西南与湖北省黄冈市相连,西北毗邻河南省信阳市,北靠阜阳市,东北与淮南市接壤。地处皖西山地和大别山北麓丘陵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中部为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的分水岭。主要河流包括淠河史河沣河东淝河等,多呈南北流向,上游建有梅山响洪甸佛子岭磨子潭龙河口等五大水库。

全市总面积15,45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38万人。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金安区佛子岭中路。六安是安徽省重要的粮食和茶叶生产基地,以盛产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等名茶著称。

名称读音

[编辑]

“六”字原与“陆”同音,在《广韵》中均注为“力竹切”,今保留入声的多数方言中仍保持同音。历史上北京话中两字均有lù/ㄌㄨˋ与liù/ㄌㄧㄡˋ的文白异读,现代普通话中“六”的文读lù/ㄌㄨˋ已不再使用(而“陆”的白读liù/ㄌㄧㄡˋ亦被淘汰)。《现代汉语词典》曾为六安市及南京市六合区保留lù/ㄌㄨˋ的异读,自2012年出版的第六版起取消该读法,仅保留liù/ㄌㄧㄡˋ为标准读音[2]

尽管规范词典已修订读音,但当地民众仍普遍沿用旧读lù,社会各界对此变更亦存有争议[3]。2006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六安当地正式保留“lù”这一传统读音。民政部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及国家地名信息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均标注lù音。

目前,各媒体机构读音执行不一:中央电视台及多数地方广播电视台遵循《现代汉语词典》标准读作liù;而安徽广播电视台与六安本地广播电视台在新闻播报中仍延续使用lù音[4][5]

历史

[编辑]

远在新石器时代,六安地区已有人类活动,遗址遍布全境。上古时期相传中国司法始祖皋陶受封于此,其后裔在此繁衍生息,故六安别称“皋城”。[6][7]

时期,淮河以南重要方国西周春秋时期,境内诸侯国林立,主要有群舒诸国。战国时期,六安成为争夺之地,终为秦国所并。[6][7]

秦朝推行郡县制,六安分属衡山郡九江郡:东南部霍山舒城一带属衡山郡,设灊县;其余地区属九江郡,分置安丰寿春三县。秦亡后,项羽于前206年封英布九江王,建都六县。[6][7]

西汉高帝四年(前203年),刘邦改封英布为淮南王,仍都六县。[8]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英布叛乱被诛,刘长继为淮南王,徙都寿春。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分淮南国置衡山国庐江国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改衡山国为六安国,取“六地平安”或六县、安丰等县首字为名,并改六县为六安县,六安之名由此始。[6][7]

新朝时,王莽改六安国为安风郡,安丰县为美丰县,新亡后渐复旧制。东汉六安分属九江郡与庐江郡三国时属曹魏西晋时分属豫州安丰郡扬州淮南郡、庐江郡。[6][7]

永嘉之乱后,东晋南朝在六安境内广设侨郡侨县南齐时分属豫州南豫州,设庐江郡及开化、灊、舒、蒙、松滋等县。南梁时于霍山霍州岳安郡北齐时废霍州。[9]

隋朝统一后,六安分属庐州寿州开皇初年(581年)置霍山县,开皇十九年(599年)设霍邱县[10]隋炀帝改州为郡,分属庐江郡与淮南郡。[6][7]

唐朝复行州制,六安仍分属庐州与寿州。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置舒城县,二十七年(739年)设盛唐县[6][7]

北宋初年置六安县,属寿州。重和元年(1118年)升为六安军,直隶淮南西路[6][7]

元朝河南江北行省安丰路庐州路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设六安州,辖六安、英山县,属庐州路。明朝时分属凤阳府寿州与庐州府六安州,弘治七年(1494年)复置霍山县。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升六安州为直隶州,直属安徽省[6][7]

民国初年度州府,六安州改六安县,与霍邱、霍山、舒城、英山、寿县同直属安徽省。1914年至1928年间,舒城、六安、霍山属安庆道,霍邱属淮泗道。1932年,寿县、霍邱属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六安、舒城、霍山属第三行政督察区;同年10月析霍山、霍邱、六安及河南商城固始部分地域置立煌县,11月英山县划归湖北省抗日战争期间,安徽省政府曾暂驻立煌县。[6][7]

1947年9月,立煌县更名为金寨县;同年10月成立皖西行政公署。1949年1月六安解放,4月设立六安专区,辖六安、霍山、舒城、寿县、霍邱、金寨等县。此后行政区划屡有调整:肥西县曾于1952年2月与1961年4月两度划入六安专区,又分别于1958年6月与1983年6月划归合肥市庐江县于1958年7月划入,1965年7月划归巢湖专区。1971年3月改设六安地区行政公署。1978年以六安县城关及近郊设立县级六安市。1992年12月,六安县并入县级六安市。1999年9月撤销六安地区,设立地级六安市,原县级六安市分设金安区裕安区。2000年3月地级六安市正式成立。2015年10月设立叶集区(原为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同年12月将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6][7]

六安州古城原址位于今六安城西临河处,建有朝京(东)、德胜(南)、通济(西)、武定(北)四座正门,另设东南魁星阁与西北便储门两处偏门。州治所位于便储门旁的鼓楼附近。

2007年初,在合武高速铁路建设工程中,发现了西汉六安国刘庆墓,为研究当地汉代历史提供了重要考古资料。

自然环境

[编辑]

六安市位于东经115°20′-117°14′,北纬31°01′-32°40′之间,地处大别山北麓与江淮丘陵过渡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兼备。西南部为大别山腹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最高峰白马尖海拔1,777米;中部为江淮分水岭岗丘地带;东北部为淮河冲积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全市山地面积占30.5%,丘陵占31.2%,平原占38.3%。

境内河流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淮河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3%,主要支流有史河淠河沣河东淝河等;长江水系占17%,主要为杭埠河丰乐河等。淠史杭灌区是中国三大灌区之一,总灌溉面积1,000万亩,其中六安境内占70%。

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均气温15.6℃,1月平均气温2.4℃,7月平均气温28.1℃;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主要集中在5-8月;年均日照时数2,000-2,300小时;无霜期210-230天。

六安市气象数据(1971年至2000年)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22.5
(72.5)
26.9
(80.4)
32.5
(90.5)
34.7
(94.5)
37.6
(99.7)
38.4
(101.1)
40.6
(105.1)
39.4
(102.9)
40.0
(104.0)
34.1
(93.4)
30.0
(86.0)
23.8
(74.8)
40.6
(105.1)
平均高温 °C(°F)6.8
(44.2)
8.8
(47.8)
13.3
(55.9)
20.9
(69.6)
26.0
(78.8)
29.1
(84.4)
32.1
(89.8)
31.6
(88.9)
26.8
(80.2)
21.8
(71.2)
15.5
(59.9)
9.7
(49.5)
20.2
(68.4)
日均气温 °C(°F)2.6
(36.7)
4.5
(40.1)
9.1
(48.4)
16.0
(60.8)
21.2
(70.2)
24.8
(76.6)
27.8
(82.0)
27.2
(81.0)
22.4
(72.3)
17.0
(62.6)
10.6
(51.1)
4.9
(40.8)
15.7
(60.2)
平均低温 °C(°F)−0.5
(31.1)
1.3
(34.3)
5.5
(41.9)
11.7
(53.1)
17.0
(62.6)
21.2
(70.2)
24.4
(75.9)
23.9
(75.0)
18.9
(66.0)
13.2
(55.8)
6.7
(44.1)
1.4
(34.5)
12.1
(53.7)
历史最低温 °C(°F)−13.6
(7.5)
−11.6
(11.1)
−3.1
(26.4)
0.2
(32.4)
8.0
(46.4)
12.1
(53.8)
18.0
(64.4)
16.8
(62.2)
10.7
(51.3)
1.7
(35.1)
−4.7
(23.5)
−11.7
(10.9)
−13.6
(7.5)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40.5
(1.59)
54.7
(2.15)
86.5
(3.41)
83.8
(3.30)
113.9
(4.48)
162.3
(6.39)
185.6
(7.31)
137.3
(5.41)
83.4
(3.28)
77.3
(3.04)
55.2
(2.17)
27.3
(1.07)
1,107.8
(43.6)
平均降水天数(≥ 0.1 mm)8.68.813.011.311.612.113.011.210.49.28.06.4123.6
数据来源:Weather China

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45.5%,活立木蓄积量3,800万立方米。已探明矿藏40余种,其中霍邱铁矿探明储量25亿吨,居华东第一;金寨钼矿探明储量220万吨,居亚洲第二。水资源总量100亿立方米,五大水库总库容67亿立方米。

政治

[编辑]

现任领导

[编辑]
六安市四大机构现任领导人
机构
中国共产党
六安市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六安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六安市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六安市委员会
职务书记主任市长主席
姓名方正[11]付新安[12]刘洪洁[13]陈家本[14]
民族汉族汉族汉族汉族
籍贯安徽省桐城市湖北省孝感市安徽省利辛县安徽省芜湖市
出生日期1967年10月(57—58歲)1965年10月(59—60歲)1974年9月(51歲)1963年2月(62歲)
就任日期2023年11月2021年2月2025年5月2021年2月

历任领导

[编辑]
市委书记

市长

行政区划

[编辑]

六安市下辖3个市辖区、4个

六安市行政区划图
区划代码[15]区划名称汉语拼音面积[註 2][16]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註 3][17]
(2020年普查)
政府驻地邮政编码乡级行政区划[18]
街道
办事处
341500六安市Lù'ān Shì15,450.824,393,699金安区237000108743
341502金安区Jīn'ān Qū1,668.54829,236望城街道2370005116
341503裕安区Yù'ān Qū1,907.95923,301平桥乡2370003127
341504叶集区Yèjí Qū562.45216,229史河街道237400231
341522霍邱县Huòqiū Xiàn3,239.66944,985城关镇237400219
341523舒城县Shūchéng Xiàn2,109.51697,250城关镇231300156
341524金寨县Jīnzhài Xiàn3,918.96496,501梅山镇2373001211
341525霍山县Huòshān Xiàn2,043.76286,197衡山镇237200133
六安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安徽省  政府驻地:金安区
县级行政区
市辖区
金安区
5街道
14镇
3乡
裕安区
3街道
12镇
7乡
叶集区
2街道
3镇
1乡
霍邱县
25镇
5乡
舒城县
15镇
6乡
金寨县
13镇
10乡
霍山县
13镇
3乡

人口

[编辑]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37.9万人,[19]比上年末减少2.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0.5%,提高1.0个百分点。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393,699人[20]。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603,585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209,886人,下降4.56%,年平均增长率为-0.47%。其中,男性人口为2,257,485人,占总人口的51.38%;女性人口为2,136,214人,占总人口的48.6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5.68。0-14岁的人口为814,090人,占总人口的18.53%;15-59岁的人口为2,645,572人,占总人口的60.21%;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34,037人,占总人口的21.26%,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40,901人,占总人口的16.86%。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130,346人,占总人口的48.4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263,353人,占总人口的51.51%。

民族

[编辑]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377,775人,占99.6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5,924人,占0.3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13,153人,下降4.64%,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9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3,267人,增长25.81%,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9个百分点。

经济

[编辑]

2024年,六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6.6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836.4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1184.5亿元,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2.4︰36.3︰51.3。[21]

农业

[编辑]

六安市是安徽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已形成以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皖西白鹅霍寿黑猪等为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2024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367.5万吨,茶叶产量4.75万吨(其中六安瓜片1.6万吨),蔬菜产量145.8万吨,水果产量38.5万吨。[22][23]

工业

[编辑]

2024年,六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质生产力领域贡献突出,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及“合六经济走廊”工业增加值占比近九成,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民营企业增加值占比达79.5%,是工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7%,其中橡胶和塑料制品、酒饮料茶、食品制造及电力热力供应四个行业合计拉动利润增长15个百分点。[24]

服务业

[编辑]

202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3.7亿元。旅游业持续发展,现拥有天堂寨万佛湖2家5A级景区,以及包括皖西大裂谷大别山石窟九公寨大别山风情谷龙井沟佛子岭水库南岳山大别山玉博园万佛山大别山主峰(白马尖)燕子河大峡谷铜锣寨梦幻海洋大世界安徽省皖西博物馆横排头悠然蓝溪悠然南山东石笋响洪甸水库小南京乡村示范区梅山水库临淮岗霍山大峡谷独山革命旧址红军广场昭庆寺等在内的27家4A级景区,另有23家3A级景区。2024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870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21.67亿元,旅游外汇收入464.16万美元。[25][26]

交通

[编辑]

铁路

[编辑]

六安市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铁路网络,主要线路包括:

公路

[编辑]

航空

[编辑]

六安市距离合肥新桥国际机场(4E级)约70公里,车程约50分钟。目前正在规划建设金寨支线机场[28]

水运

[编辑]
  • 淮河航道霍邱段可通行2,000吨级船舶[29]
  • 在建的周集综合码头设计年吞吐能力超过500万吨,规划建设4个1000吨级(水工结构兼顾2000吨级)泊位,使用岸线360米,陆域用地167亩,配套建设散货仓库、件杂货仓库、堆场及相关辅助设施[3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
  • 李氏庄园:位于中国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马店镇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民国时期皖西大地主李梦庚家族所建、集居住与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地主庄园,其规模宏大、布局严谨、融汇中西的建筑风格,是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形态、宗法制度及江淮地区民居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遗存。
  • 六安汉代王陵墓地:位于中国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双墩村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西汉所封六安国第一代王刘庆及其家族的同茔异穴合葬墓群,其完整墓园结构与出土“六安王”金印、漆器等遗存,是研究西汉诸侯王葬制及江淮地区汉代历史文化的关键考古实证。
  • 程端忠墓:位于中国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汤家汇镇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组成部分),为南宋抗金将领程端忠的纪念性墓葬(现存墓碑为明代重立),是研究大别山地区宋代历史人物、葬制葬俗及徽文化传承的重要实物遗存。
  • 独山和金寨革命旧址群:分布于中国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及金寨县境内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1932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的重要遗存,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维埃政权建设、军事斗争及苏区社会生活,是研究大别山革命史的核心实物见证。
  • 霍山文庙:位于中国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城关镇、始建于明代并经历代重修(现存主体为清代建筑)的官学祭祀场所,为现存较完整的以大成殿为核心的明清古建筑群,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研究当地儒学教育及古建筑艺术的重要实例。
  • 寿春城遗址(霍邱部分):位于中国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境内、作为战国晚期楚国都城寿春城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垣与附属遗迹遗存,是研究楚国晚期政治军事防御体系及寿春城空间布局的关键考古实证。
  •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位于中国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汤家汇镇的国家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1932年正式成立并早期指挥作战的核心场所,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历史见证。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沿指挥部:位于中国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天堂寨镇的革命旧址,为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实施战略反攻、千里跃进大别山期间的重要指挥场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淠史杭灌区:位于中国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以淠河、史河、杭埠河为主要水源,于1958年动工兴建的世界最大灌区之一,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发电、供水、航运、水产等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水利工程系统。[31]

文化与特产

[编辑]

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辑]
  • 庐剧:发源于六安及周边皖西地区的地方戏曲,为安徽代表性剧种之一(原称"倒七戏"),属西路流派。其唱腔高亢质朴,表演贴近生活,是江淮地区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已被列入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大别山民歌:流传于皖西大别山区的传统民间音乐,包含高亢的山歌、婉转的小调及丰富的劳动号子,生动展现当地人民的生活情感。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2]
  • 霍邱柳编:源自霍邱县的传统手工艺,以其精湛的编织技艺闻名,已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3]
  • 六安瓜片制作技艺:传承百年的传统制茶工艺,以其独特的单片叶加工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色产品

[编辑]
  • 六安瓜片: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绿茶类。其独特之处在于仅选用单片嫩叶制作,不含芽头和茶梗,茶叶形似瓜子片,色泽宝绿,香气清高。
  • 霍山黄芽:产自霍山县黄茶类名茶,唐代即被列为贡茶。茶叶形似雀舌,汤色黄绿透亮,具有独特的"栗香透兰"风味,2018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34]
  • 皖西白鹅:原产皖西地区的优良鹅种,属肉毛兼用型。其羽绒品质优异,绒朵大而蓬松,2010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当地重要的特色农产品。
  • 金寨猕猴桃:产自金寨县中华猕猴桃红心品种,果肉莹绿透红,酸甜适度,2017年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 舒城小兰花:产自舒城县烘青绿茶,创制于明清时期。其外形芽叶相连似兰草,具有独特兰花香,2015年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

教育

[编辑]

高等教育

  • 皖西学院:位于中国安徽省六安市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为创建于1918年的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皖西联合大学、六安师范专科学校和六安师范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现为安徽省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以应用型学科为特色,重点发展农林、材料化工、中药学等区域支柱产业相关专业。设有15个二级学院,65个本科专业。
  •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位于中国安徽省六安市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始建于1974年,2003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现为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院校,隶属于安徽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主要承担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军民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任务。
  •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中国安徽省六安市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成立于2001年6月,由原六安联合大学、六安工业学校和六安经济贸易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现为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培养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位于中国安徽省六安市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培养医学相关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六安卫生学校,于2009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现为皖西地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 六安应用科技职业学院:位于中国安徽省六安市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2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由安徽六安技师学院、安徽金寨技师学院组建而成,现有六安和金寨二个校区。

基础教育: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计1488所(截止2024年数据)。其中六安一中2000年被评为安徽省示范高中,有4个校区,创办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35][36]

友好城市

[编辑]

注释

[编辑]
  1. ^“六安”的“六”读“liù”或“lù”存在争议,详见名称读音一节。
  2. ^土地面积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数据。
  3. ^常住人口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参考文献

[编辑]
  1. ^市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确定市树、市花. www.lasrd.gov.cn. [2022-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2). 
  2. ^“六安”地名的读音. 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所. 2017-03-08 [2017-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9). 
  3. ^词典取消六安“lu”读法改读“liu” 网友抗议. 新安晚报. 2013-08-26 [2013-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4. ^“六安”读音再起争议,安徽媒体发声:“六”在这里应读lù. 澎湃新闻. 2021-05-18 [2021-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8). 
  5. ^关于六安市的地名拼音,民政部区划地名司给出了权威说法. 澎湃新闻. 2021-05-20 [2021-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0). 
  6. ^6.006.016.026.036.046.056.066.076.086.096.10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0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7. ^7.007.017.027.037.047.057.067.077.087.097.10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1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8. ^《史记·黥布列传》. 
  9.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南北朝》. 
  10.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隋唐五代》. 
  11. ^方正任六安市委书记(图/简历). 中国经济网. [2023-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5). 
  12. ^付新安当选六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澎湃新闻. [2023-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9). 
  13. ^刘洪洁当选六安市市长. 新华网. [2025-05-11]. 
  14. ^陈家本当选六安市政协主席 黄昕当选副主席. 中国经济网. [202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3).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19-11 [2020-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16. ^《六安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 六安市国土资源局. [2018-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3). 
  17. ^六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 六安市人民政府. [2021-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3).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8年10月.ISBN 978-7-5087-5594-6. 
  19. ^六安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中国统计信息网. www.tjcn.org. [2023-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2). 
  20. ^六安市统计局、六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六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2023-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5). 
  21. ^六安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六安市统计局. [2025-08-17]. 
  22. ^经济篇_六安市人民政府. 市统计局. [2025-08-20]. 
  23. ^我市持续提升茶产业综合竞争力. 皖西日报. [2025-08-20]. 
  24. ^稳增长动能强劲 提质效结构优化——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市统计局. [2025-08-20]. 
  25. ^旅游篇_六安市人民政府. 六安市文旅局. [2025-08-17]. 
  26. ^2024年全市消费品市场回升向好. 六安市统计局. [2025-08-23]. 
  27. ^六庆铁路力争年内全面开工建设. 芜湖日报. [202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19). 
  28. ^金寨机场_金寨县人民政府. 金寨县人民政府. [202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11). 
  29. ^安徽霍邱:复线船闸交工验收,“黄金水道”扬帆启航. 霍邱县交通局. [2025-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0-12). 
  30. ^建设周集综合码头 高质量打造江淮干线水运通道. 安徽科技新闻网. [2025-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05). 
  31. ^淠史杭灌区现代化建设首例特许经营项目落地六安. 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政府. 2023-12-29 [2025-07-29]. 
  32. ^【文化中国行】大别山民歌:飘荡在山水之间的艺术精灵_金寨县人民政府. 六安新闻网. [2025-08-17](中文(简体)). 
  33. ^霍邱柳编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5-07-29](中文(简体)). 
  34. ^六安市地理标志农产品获证名录(数据截至2023年). 六安市农业农村局. [2024-08-15]. 
  35. ^六安市2024年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情况. 六安市教育体育局. [2025-08-15]. 
  36. ^六安一中_六安市人民政府. 六安市人民政府. [2025-08-15]. 
  37. ^毕小彬率团访问欧洲三国 推进对外友好合作-安徽省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38. ^安徽省缔结友好城市情况一览表(截至2017年10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2017-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5). 

外部链接

[编辑]
淮南市阜阳市
湖北省黄冈市河南省信阳市合肥市
西
 六安市  
安庆市
六安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安徽省  政府驻地:金安区
县级行政区
市辖区
金安区
5街道
14镇
3乡
裕安区
3街道
12镇
7乡
叶集区
2街道
3镇
1乡
霍邱县
25镇
5乡
舒城县
15镇
6乡
金寨县
13镇
10乡
霍山县
13镇
3乡
安徽省行政区划
地级行政区
地级市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滁州市
阜阳市
宿州市
六安市
亳州市
池州市
宣城市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安徽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华北地区
直辖市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直辖市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台湾
  • 台北市
  • 新北市
  • 桃园市
  • 台中市
  • 台南市
  • 高雄市
中南地区
特别行政区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西南地区
直辖市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注:台湾省台澎地区)由中华民国自1945年统治至今,未实际控制。釣魚臺列嶼周边海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及日本政府船只交替控制。根据《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自然资规〔2023〕2号)第八条第一项规定:台湾省在地图上应当按省级行政单位表示。台北市作为省级行政中心表示(图例中注省级行政中心)。台湾省的新北市、桃园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按照地级行政中心表示。相关背景请参阅臺灣問題

参见:地级行政区数据地级行政区列表城市建制城市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会员城市
旅游景区
城市新区
交通
公路运输
公共交通
铁路运输
轨道交通
航空运输
水路运输
高校
国家园林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设立的城市荣誉称号。
北京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青海省
甘肃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注1:截至2019年公布第二十一批国家园林城市,|住建部已经累计授予了376个国家园林城市,11个国家园林区。
注2:划线者为因行政区划调整撤销的城市。
北京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山东省
江西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四川省
重庆市
贵州省
云南省
陕西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省
西藏自治区
注1:截至2022年1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对中国大陆境内219座城市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注2:划线者为因行政区划调整撤销的城市。
第一批
2005年
(12个)
副省级市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二批
2008年
(14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三批
2011年
(27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四批
2014年
(34个)
省会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第五批
2017年
(89个)
省会、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
地级市辖区、
县、
第六批
2020年
(133个)
省会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和县
第七批
2025年
(202个)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直辖市城区
县级市和县
注1:中央文明办自2005年开始每隔三年分别评选出一批全国文明城市,至2025年已经产生7批。
注2:从第二批起每一批评选时均会对之前评选的城市进行复查,删除线为未通过最近一次复查确认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城市。
注3:方框内为因行政区划调整被裁撤的行政区。
国际
各地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六安市&oldid=89431273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