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全皇后 (孙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全皇后
孫吳皇后
姓名全惠解
位號太子妃→皇后→王妃→侯夫人
出生赤乌七年(244年)
扬州吳郡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
婚年赤烏十三年(250年)
婚姻名份正室
逝世西晋永寧元年(301年)或二年(302年)
扬州吳郡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
親屬
父親全尚
母親孫氏(孫峻姊)
孫亮
夫之父孫權
夫之母潘皇后
兄弟全紀

全皇后(244年—301年或302年),名不详(一说名为惠解[1][2]),扬州吳郡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吳廢帝孫亮之皇后。

生平

[编辑]

在全公主孫魯班後嫁的全氏家族裡,有一位全尚為吳國重臣全琮族子,全尚有一個非常漂亮可愛的小女兒,很得孫魯班的喜歡,每次進宮都要把她也帶進去,按辈分来说孫魯班是她从祖母。全公主與太子孫和母子有矛盾,全公主便拉攏潘夫人,疏通孫權,讓全氏與皇子孫亮結婚,孫權因寵愛潘夫人,遂同意這門婚事,這一步得逞之後,全公主又進一步迫害太子孫和母子。於赤烏十三年(250年),廢去孫和太子位,冊立孫亮為太子,全氏也當了太子妃,翌年立太子生母潘氏為皇后。[3]

建興元年(252年)4月,孫亮即位為帝。翌年春正月丙寅日(253年2月16日)[4],全氏被册封為皇后,全氏聪明伶俐,相貌秀美,是一个绝代芳容的女子,孫亮對全氏十分寵爱,對其也是言聽計從,所以全皇后一族很受优待,[5]全皇后父全尚因外戚身份,被任命為城門校尉,封都亭侯,後升為太常,拜衛將軍,進封永平侯,錄尚書事。[6]全氏一族五人封侯,并且掌握有軍隊,被認為是自從吳國建立以來最顯赫的一支外戚。[7]

太平二年(257年),孫亮開始新政,翌年與全尚、劉丞等人謀劃誅殺權臣孫綝,結果被人告發,反為孫綝所制。[8]孙亮先后召全皇后及其兄弟全纪,痛斥二人之父全尚的无能致使事败,全纪羞愧自杀。[9]

孫綝廢吳主孫亮為會稽王,改立孫休為帝。永安三年(260年),孫亮又被貶為侯官侯,在前往侯官縣(治所在今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的途中自殺(一说被孙休派人毒死)。全氏一族在吳國也迅速衰落。[10]此後,全氏就一直居住在侯官,直至東吳滅亡(280年)後才回到家鄉。後逝世於晉惠帝永寧年間(301年-302年)。[11][12]

爭議

[编辑]

孫亮全尚、劉丞合謀誅殺孫綝一事,因被人提前向孫綝告密而失敗。依《三國志》記載,告密者即為全皇后,但《江表傳》記載為全皇后的母亲,全尚妻孫氏。[13]晉人孫盛認為《江表傳》記錄更為詳細,贊同此說。《资治通鉴》也采用了《江表传》说法。[14]清人林國贊則提出針鋒相對的意見,認為謀洩后,全尚一家僅全皇后未被流放,其他人都被逼殺,所以全皇后告密的可能性更大,但其告密导致父母被害、夫妇被废的动机也存在疑点,故推测全皇后可能与孙綝有奸情或不知父母也参与。[15]近人盧弼也認為《三國志》內容前後對照,並無矛盾之處,不應採信《江表傳》的說法。[16]

親族

[编辑]
吳郡全氏世系
孫堅孫靜
全柔孫權孫暠
全琮全公主周循孫亮孫恭
全端全翩全緝全緒全寄全懌全吳全尚孫氏孫峻
全靜全祎全儀全紀全皇后
  • 父母
    • 全尚,全皇后父,字子真,官至太常、衛將軍,封永平侯,謀誅孫綝失敗後被流放零陵,途中死去。
    • 孫氏,全皇后母,孫峻姊,孫綝從姊。
  • 兄弟
    • 全紀,全尚子,官至黃門侍郎,謀誅孫綝失敗後自殺。
  • 其它同族
    • 全琮,字子璜,全尚族父,吳國重臣,官至衛將軍、右大司馬,封錢塘侯。
    • 全緒,全琮長子,官至鎮北將軍,一子封亭侯。
    • 全寄,全琮次子,與魯王孫霸親近,後被賜死。
    • 全懌,全琮三子,全公主所生,父死後襲封為錢塘侯,後降魏,拜平東將軍,改封臨湘侯。
    • 全吳,全琮幼子,全公主所生,封都鄉侯。
    • 全端,全琮從子,後降魏。
    • 全翩,全琮從子,後降魏。
    • 全緝,全琮從子,後降魏。
    • 全靜,全緒子,後降魏。
    • 全祎,全緒子,後降魏。
    • 全儀,全緒子,後降魏。
    • 全熙,全皇后同族,後因謀劃泄漏而被殺。

注释

[编辑]
  1. ^薛福成庸庵筆記·卷五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而容色之尤姝者,实以全夫人为之冠。夫人钱唐人,讳惠解,十岁立为吴皇后。吴主既废,贬号夫人,年十八而废主卒,崎岖权臣剧寇之间,卒能保身完节,时议怜之。”
  2. ^《三国志·卷五十·吴书·妃嫔传》裴注引《吴录》曰:“亮妻惠解有容色,居候官,吴平乃归,永宁中卒。”
  3. ^《三國志•吳書•孫亮傳》:權春秋高,而亮最少,故尤留意。姊全公主嘗谮太子和子母,心自不安,因倚權意,欲豫自結,數稱述全尚女,勸為亮納。赤烏十三年,和廢,權遂立亮為太子,以全氏為妃。太元元年夏,亮母潘氏立為皇后。
  4. ^兩千年中西曆換算. [2020-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5). 
  5. ^《三國志•吳書•孫亮傳》:二年春正月丙寅,立皇后全氏
  6. ^《三國志•吳書•孫亮全夫人傳》:夫人立為皇后,以尚為城門校尉,封都亭侯,代滕胤為太常、衛將軍,進封永平侯,錄尚書事。
  7. ^《三國志•吳書•孫亮全夫人傳》曰:時全氏侯有五人,並典兵馬,其餘為侍郎、騎都尉,宿衛左右,自吳興,外戚貴盛莫及。
  8. ^《三國志•吳書•孫綝傳》:亮妃,綝從姊女也,以其謀告綝。綝率眾夜襲全尚,遣弟恩殺刘承於蒼龍門外,遂圍宮。
  9. ^《江表传》:亮召全尚息黄门侍郎纪密谋,曰:“孙綝专势,轻小於孤。孤见敕之,使速上岸,为唐咨等作援,而留湖中,不上岸一步。又委罪朱异,擅杀功臣,不先表闻。筑第桥南,不复朝见。此为自在,无复所畏,不可久忍。今规取之,卿父作中军都督,使密严整士马,孤当自出临桥,帅宿卫虎骑、左右无难一时围之。作版诏敕綝所领皆解散,不得举手,正尔自得之。卿去,但当使密耳。卿宣诏语卿父,勿令卿母知之,女人既不晓大事,且綝同堂姊,邂逅泄漏,误孤非小也。”纪承诏,以告尚,尚无远虑,以语纪母。母使人密语綝。綝夜发严兵废亮,比明,兵已围宫。亮大怒,上马,带鞬执弓欲出,曰:“孤大皇帝之适子,在位已五年,谁敢不从者?”侍中近臣及乳母共牵攀止之,乃不得出,叹咤二日不食,骂其妻曰:“尔父愦愦,败我大事!”又呼纪,纪曰:“臣父奉诏不谨,负上,无面目复见。”因自杀。孙盛曰:亮传称亮少聪慧,势当先与纪谋,不先令妻知也。江表传说漏泄有由,於事为详矣。
  10. ^《三國志•吳書•孫亮全夫人傳》曰:及魏大將诸葛誕以壽春來附,而全懌、全端、全祎、全儀等並因此際降魏,全熙謀泄見殺,由是諸全衰弱。
  11. ^《三國志•吳書•孫亮全夫人傳》:會孫綝廢亮為會稽王,後又黜為侯官侯,夫人隨之國,居侯官。
  12. ^《吳錄》曰:亮妻惠解有容色,居侯官,吳平乃歸,永寧中卒。
  13. ^《江表傳》:紀承詔,以告尚,尚无遠慮,以語紀母。母使人密語綝。綝夜發嚴兵廢亮,比明,兵已圍宮。
  14. ^《三國志·吳書·孫綝傳》裴松之注:孫盛曰:《亮傳》稱亮少聰慧,勢當先與紀謀,不先令妻知也。《江表傳》說漏洩有由,於事為詳矣。
  15. ^《三國志集解》引林國贊注:據本傳,則泄亮謀者尚女,注引《江表傳》則云尚妻。攷《妃嬪傳》,此謀既洩,尚女與亮俱廢,故自无恙,尚家屬概見逼殺。向令洩謀者尚妻,非尚女,綝詎肯殺彼釋此?然要謂尚女亦可疑,此不與綝奸,即未知父母與天子合謀,否則目睹父母合謀,而反洩之,令父母遇害,身亦與天子俱廢,庸非大愚乎!孫盛取《江表傳》,不取本傳,可謂無識。
  16. ^《三國志集解》盧弼按:全尚妻即孫峻姊,見《朱夫人傳》。亮妃為全尚女,《江表傳》誤。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前任:
大帝潘皇后
中国东吴皇后
253年-258年
繼任:
景帝朱皇后
三国皇后、皇太后(附追封及尊封皇后、皇太后)
曹魏皇后
魏文帝
魏明帝
魏少帝曹芳
魏少帝曹髦
魏元帝
蜀汉皇后
汉昭烈帝
汉孝怀帝
东吴皇后
吴大帝
吴废帝
吴景帝
吴末帝
追封及尊封皇后
魏高帝
魏太帝
魏武帝
魏文帝
汉昭烈帝
吳武烈帝
吴大帝
吴文帝
其他皇帝正室
魏武帝
魏明帝
汉昭烈帝
數位嫡妻 -夫人糜氏 -夫人孙氏#
吴大帝
吴文帝
其他皇帝生母
(列出帝王为子)
魏元帝
其他皇帝生祖母
(列出帝王为孙)
魏少帝曹芳
魏少帝曹髦
魏元帝
注:#者为(未亡国时)被废、(其夫称帝前)离婚或身后被剥夺皇后资格。
?者為可能為生母的嫡母。
陈寿著《三國志》立傳人物
卷1 武帝紀
卷2 文帝紀
卷3 明帝紀
卷4 三少帝紀
卷5 后妃传
卷6 董二袁劉传
卷7 呂布臧洪传
卷8 二公孫陶四張传
卷9 諸夏侯曹传
卷10 荀彧荀攸賈詡传
卷11 袁張涼国田王邴管传
卷12 崔毛徐何邢司馬传
卷13 鍾繇華歆王朗传
卷14 程郭董劉蒋劉传
卷15 劉司馬梁張温賈传
卷16 任蘇杜鄭倉传
卷17 張樂于張徐传
卷18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传
卷19 任城陳蕭王传
卷20 武文世王公传
卷21 王衛二劉傅传
卷22 桓二陳徐衛盧传
卷23 和常楊杜趙裴传
卷24 韓崔高孫王传
卷25 辛毗楊阜高堂隆传
卷26 滿田牽郭传
卷27 徐胡二王传
卷28 王毌丘諸葛鄧鍾传
卷29 方技传
卷30 烏丸鮮卑東夷传
卷31 劉二牧传
卷32 先主传
卷33 後主传
卷34 二主妃子传
卷35 諸葛亮传
卷36 关張馬黄趙传
卷37 龐統法正传
卷38 許糜孫簡伊秦传
卷39 董劉馬陳董呂传
卷40 劉彭廖李劉魏楊传
卷41 霍王向張楊費传
卷42 杜周杜許孟来尹李譙郤传
卷43 黄李呂馬王張传
卷44 蒋琬費禕姜維传
卷45 鄧張宗楊传
卷46 孫破虜討逆传
卷47 吴主传
卷48 三嗣主传
卷49 劉繇太史慈士燮传
卷50 妃嬪传
卷51 宗室传
卷52 張顧諸葛步传
卷53 張严程闞薛传
張紘張尚)・严畯裴玄)・程秉徵崇)・阚泽唐固)・薛綜薛珝薛瑩
卷54 周瑜魯肃呂蒙传
卷55 程黄韓蒋周陳董甘淩徐潘丁传
卷56 朱治朱然呂範朱桓传
卷57 虞陸張駱陸吾朱传
卷58 陸遜传
卷59 吴主五子传
卷60 賀全呂周鍾離传
卷61 潘濬陸凱传
卷62 是儀胡綜传
卷63 吴範劉惇趙達传
卷64 諸葛滕二孫濮陽传
卷65 王楼賀韋華传
地理
分區建制
歷史建制
地點
Fuzhou day skyline
重要建筑
古蹟
經貿
商務区
購物
文體娛樂
游乐
觀光
文教設施
體育場館
教育科研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科研院所
交通
轨道交通
道路交通
水上交通
交通枢纽
本土文化
本土畜禽
老字號
名人
歷史事件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全皇后_(孙吴)&oldid=89490829
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