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全球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Translated page}}标签。

全球史(英語:Global History),也称世界史World History)、国际史International History),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领域,从全球视角审视历史。早期作者包括伏尔泰黑格尔卡尔·马克思阿诺德·J·汤因比。20世纪后期,全球史在大学教学、教科书、学术期刊和学术协会方面变得更加活跃。不要与比较史学混淆,后者与全球史一样,涉及多种文化和民族的历史,但不在全球范围内。全球史寻找出现在所有文化中的共同模式,全球史学家关注主题(theme),有两个主要焦点:即整合(全球历史进程如何将人类聚集在一起)和差异(全球史的模式如何揭示了人类经验的多样性)。[1]

简介

[编辑]

宾利(J. H. Bentley)注意到,“世界史这个词从来都不是一个明确的、具有稳定指称的能指”,这个词的使用与普遍史、比较史、全球史、大歷史、宏观史和跨国史等有重叠。[2]

世界史作为一个独特的学术研究领域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但在1980年代步伐加快。[3][4]少数几所大学创建了世界史协会和研究生课程。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世界史领域的学术出版物、专业和学术组织以及研究生课程激增。《世界史》经常在美国高中和大学的必修课程中取代《西方文明》,并得到采用世界史方法的新教科书的支持。

世界史试图识别和解决对专业历史写作产生深远影响的两种结构:一是倾向于利用当前的民族国家来设定过去研究的界限和议程,二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假设的深刻遗产(在西方历史写作中尤其如此,但不仅限于西方历史写作)。

因此,世界史倾向于研究跨越传统历史研究边界(如语言、文化和国界)的网络、联系和系统。世界史经常关注探索导致人类社会发生大规模变化的社会动态,例如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的传播,并分析此类大规模变化如何影响世界不同地区。与20世纪下半叶的其他历史写作分支一样,世界史的范围远远超出了历史学家对政治、战争和外交的传统关注,涵盖了性别史、社会史、文化史等众多主题和环境历史。[3]

「世界史」概念和研究的演變

[编辑]

被譽為歷史之父的古希臘歷史学家希羅多德所著《歷史》一書,雖然只記述部份歐洲地中海沿岸、西亞等地中心的地區所發生的波希戰爭,卻已發展出國與國間的相對關係,是目前所知較早具有世界史觀念的著作。但因這些記載多來自口耳相傳,故也有人認為著作《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修昔底德才是歷史之父。

在東方中國歷史著作司馬遷的《史記》,大體以中國為中心,僅略提及四夷(外族),但也可大致代表當時中國人所知的世界。

中世紀以後,西方史學受到基督教影響,開始出現把全世界視為統一的,將世界歷史作為走向天國歷程的觀念。最明顯受此影響的是艾克哈德英语Ekkehard of Aura的《世界編年史》,可以說是最早的一本「世界史」著作。

但早期的「世界史」不大可能記述本身文明之外的歷史,因此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史,則必須要待近世的地理大發現以後才逐漸出現,但早期受文藝復興的影響,是先開始對各地區而不是整體的世界歷史產生興趣,而啟蒙運動則促使西方真正對於全世界的歷史發展產生興趣,到十九世紀史學更進一步發展,並形成許多解釋世界歷史的理論,雖然當時對於世界史的了解,常是西方中心及進化史觀式的,但是已近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

這種世界史的概念也在西方向外發展的過程中影響到世界各地,如日本在十九世紀末開始研究世界史,中國知識分子也開始探求世界歷史,但在歐洲,一直到二十世紀中後期,歐洲史仍然是學術主流,直到1980年代以來,打破以西方為中心的觀念後,歐洲以及美國的歷史課程主流,才開始由西洋史轉向世界史

唯物史观中,世界历史是指各民族、各国家通过普遍性的交往,打破相互孤立、相互隔绝的状态,进入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世界整体化的历史[5]

参考资料

[编辑]
  1. ^Ramesh, Aditya; Raveendranathan, Vidhya.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works in colonial India: Towards a conceptual history. History Compass. 2020-05-05,18 (6).ISSN 1478-0542.doi:10.1111/hic3.12614. 
  2. ^Jerry H. Bentley, 'The Task of World History', inThe Oxford Handbook of World History, ed. by Jerry H. Bentle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pp. 1-14,doi:10.1093/oxfordhb/9780199235810.013.0001 (p. 1).
  3. ^3.03.1Jerry H. Bentley, 'The Task of World History', inThe Oxford Handbook of World History, ed. by Jerry H. Bentle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pp. 1-14,doi:10.1093/oxfordhb/9780199235810.013.0001 (p. 2).
  4. ^Peter Gran.The Rise of the Rich: A New View of Modern World History.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28 February 2009: XVI [25 May 2012].ISBN 978-0-8156-3171-2. 
  5.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45.ISBN 9787040599008. 
各地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全球史&oldid=86246406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