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光禄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光禄寺中國古代掌理膳食的官署。光禄寺原稱為光祿勳,由漢朝郎中令演變而來,統屬宮廷宿衛及侍從等。至僅存其名,北齊則易名為光祿寺,職責亦變為掌理皇室膳食。自此各代均保留此制,僅時曾易名為崇祿寺,則職屬宣徽院

各朝概況

[编辑]

漢朝

[编辑]

唐朝

[编辑]

光祿寺乃掌管酒醴饈膳之事的機構。

屬官及所轄機構

[编辑]
  • 卿,一人。從三品。光祿寺的長官。
  • 少卿,二人。從四品上。光祿寺的副長官,負責輔佐光祿寺卿。
  • 主簿

所轄機構

  • 太官署
  • 珍羞署
  • 良酝署
  • 掌醢署

宋朝

[编辑]

元朝

[编辑]

明朝

[编辑]

洪武元年(1368年)改宣徽院為光祿寺,永樂年間光禄寺位於北京皇城東安門內,明代光祿寺負責的是御膳食材的採買,凡祭饗、宴勞、酒醴、膳羞之事,都由光祿寺「辨其名數,會其出入,量其豐約,以聽於禮部。」食材的來源是上林苑,歲取孳生鵝一萬八千隻、鴨八千隻、雞五千隻。光祿寺的司牧局設有乳牛廠,供應皇室牛乳及乳製品,另外順天府宛平縣每年須上貢核桃百斤,紅棗百斤,另外上林苑四署供給不足時,光禄寺需要向京城舖行買辦,洪武朝即規定按市價加十文購買,而行頭、報頭壓榨拖欠舖行坐賈行商之事時有所聞[1]弘治四年(1491年)明孝宗下令:「買辦供應,即宜給價,不許行頭用強賒買。今後但有指稱報頭等名目,強賒害人,所司嚴以法治之。」。但弘治十四年(1501)四月,韃靼小王子,火篩諸部連兵大舉擾邊,太倉庫、內帑用銀優先挪用於軍費,仍出現光祿寺拖欠行戶豬羊銀三萬多兩的情形,光祿寺為用錢的單位,特殊年分此類情事亦在所難免。

清朝

[编辑]

清朝因另有內務府掌責內廷祭祀,光祿寺僅職司外廷,管理祭祀食品。

順治元年(1644年)沿襲明制設立,隸屬於禮部康熙三年(1664年)由禮部分出為獨立衙門,設管理光祿寺事務大臣一人、光祿寺卿二人、少卿二人、典簿二人、署正八人、署丞八人、筆帖式十八人、司庫二人、庫使八人、堂書四人、經承十五人。下設大官署珍饈署良醞署掌醢署典簿廳當月處、銀庫、黃冊房、司牲司等機構。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裁撤,事務併歸禮部。

清朝光祿寺職掌:

  • 祭祀前會同太常寺卿監察御史禮部司員監視宰殺祭牲。
  • 祭祀後將祭肉進呈皇帝、分送各處衙門。
  • 三大節期及皇帝大婚等典禮時備辦宴席。
  • 喪禮時備辦奠筵、僧道誦經。
  • 備辦供筵、齋筵。
  • 供給官員、藩部及朝貢使節各種食禮。
  • 年終時分送蒙古王公肉品、魚乾等禮物。
  • 飼養供應豬隻。
  • 管理寺屬官莊、果園,徵收莊園地租銀兩。
  • 備置祭禮存儲器皿、食物。
  • 管理寺屬官員俸祿、文移、用印、費用核銷。

參見

[编辑]

腳註

[编辑]
  1. ^《明孝宗實錄》卷五七

参考文献

[编辑]
  • 黃本驥《歷代職官表》(臺北,樂天出版社,1974)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光祿寺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小作品圖示这是一篇關於政府官制演進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九卿九寺
九卿

太常 |光祿勳 |卫尉 |宗正 |太仆 |廷尉 |大鴻臚 |大司農 |少府

九寺

太常寺# |光禄寺# |衛尉寺 |宗正寺 |太仆寺# |大理寺# |鸿胪寺# |司農寺 |太府寺

注:#者为明清五寺

三公三師
宰相
三省/六省
吏部
戶部
禮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其他機構
御史臺
九寺
五监
朝廷中央武装力量(禁軍
南衙十六卫
北衙十軍
宗人府
三公
  1. 太师正一品
  2. 太傅正一品
  3. 太保正一品
三孤
  1. 少師從一品
  2. 少傅從一品
  3. 少保從一品
太子三师
  1. 太子太師從一品
  2. 太子太傅從一品
  3. 太子太保從一品
太子三少
詹事府
太醫院
上林苑
  • 监正正五品
  • 监副正六品
女官
六局一司
尚宫局
尚仪局
尚服局
尚食局
尚寝局
尚功局
宫正司
中書省
(洪武废)
內閣
[首辅]
六部
[详表]
吏部
戶部
禮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五寺
大理寺
太常寺
  1. 正三品
  2. 2少卿正四品
  3. 2寺丞正六品
光禄寺
  1. 從三品
  2. 2少卿正五品
  3. 2寺丞從六品
北平行太仆寺
太仆寺
  1. 從三品
  2. 3少卿正四品
  3. 4寺丞正六品
辽东行太仆寺
  1. 從三品
  2. 少卿正四品
  3. 寺丞正六品
山西行太仆寺
  1. 從三品
  2. 少卿正四品
  3. 寺丞正六品
陕西行太仆寺
  1. 從三品
  2. 少卿正四品
  3. 寺丞正六品
甘肃行太仆寺
  1. 從三品
  2. 少卿正四品
  3. 寺丞正六品
鸿胪寺
  1. 正四品
  2. 左右少卿從五品
  3. 左右寺丞從六品
都察院
通政使司
翰林院
国子监
钦天监
  1. 1监正正五品
  2. 1監副正六品
  3. 五官正正六品
五軍都督府
  1. 左右都督正一品
  2. 都督同知從一品
  3. 都督僉事正二品
南京留都时期)
南京宗人府
南京六部
南京吏部
南京户部
南京禮部
南京兵部
南京刑部
南京工部
南京五寺
南京大理寺
南京太常寺
南京光禄寺
南京太仆寺
滁州
南京鸿胪寺
南京都察院
南京通政使司
南京翰林院
南京国子监
南京钦天监
南京太医院
南京五軍都督府
  1. 左右都督正一品
  2. 都督同知從一品
  3. 都督僉事正二品
长史司
(以上各所副官,嘉靖四十四年并革。)
标注:*无定员
旧官制
中枢部
佐理部
帝室部
新官制
(1911年)
内阁
其他
参考:蕭一山. 《清代通史》修订本1. 台北. 1962: 503.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光禄寺&oldid=85401753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