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旦 |
|---|
| 别名 | 陽曆新年 公曆新年 國曆新年 格里曆新年 西曆新年 新曆新年 |
|---|
| 意义 | 新的一年 一年之始(公曆年) |
|---|
| 活動 | 迎接曙光 升旗典禮(臺灣、澳門、香港、中國大陸) |
|---|
| 日期 | 1月1日 |
|---|

关于传统节日,请见「
春节」。
元旦,新年,指西曆格里曆中的新年第一日。因为公曆也称为阳曆、西曆、新曆,所以元旦也是公曆新年,阳曆新年,新曆新年,是世界多數國家的法定假日,很多國家過年都是從聖誕節一直放到元旦,放假日數則依各地民情而有所不同。
“元”表示开始、最初。“旦”表示太陽剛出地平線之際,即一日之始;因此“元旦”就是一年之始、一年之第一日。而在民國建立改採西曆為國曆前,“元旦”所指是華夏新年首日,古時之春節所指是立春。
雖然“元旦”表示一年之首日的意思從未改變,但在中国历史上,“元旦”的具體日期隨朝代更替的改正朔而不同:
2009年,湖南學者黄守愚对于稱西曆1月1日為元旦提出異議[2]。因為“元旦”名稱的含義、歷史記載、文學詩詞各方面,均指夏曆的正月初一,如果不明白这点就会误解古文内容。[來源請求]
但從宣統退位開始,孫中山改元旦為西曆1月1日已經一百年了,大家對改回原名頗有爭議。[原創研究?]
在臺灣,元旦名為中華民國開國紀念日,屬於國定假日,放假一日,若與周六、日重疊則另外補假;但若與周休假期僅相隔一個工作日,則該工作日調為假期,並擇前一個星期六補班補課。[3]自2015年起,若遇周六於前一個上班日補假,遇周日於次一個上班日補假。[4]
在香港、澳門和中國大陸及全世界大部分地方,元旦為公眾假期。
在日本,新年為公眾假期,政府部門與一般企業從12月29日到1月3日放假,銀行等金融機構多從12月31日到1月3日放假。
在馬來西亞,元旦為馬來西亞公共假期之一,而在馬來西亞學校假期中也同一時間將其列為學校假期。而在西馬,比如柔佛、吉打,吉蘭丹,登嘉樓以及玻璃市為非公共假期[5]。
[在维基数据编辑]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元旦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相關條目連結 |
|---|
|
|---|
| 全国性法定节日 | |
|---|
少数民族习惯节日 (少数民族地区放假) | |
|---|
註:1、本模块仅罗列 中国大陆的法定节日,关于港澳台地区节日参见 香港節日與公眾假期、 澳門政府假期列表、 中華民國節日與歲時列表; 2、*无假期设置:全国性法定节日中的“无假期设置”栏仅列《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的不放假的节日;其餘法定节日列于「其他」栏;
3、少数民族习惯节日中低级别自治地方法定节日与高级别自治地方法定节日重复的不再列出。 |
|
|---|
| 現行公眾假日 | |
|---|
| 已取消假日 | |
|---|
法定假日原12日標註「*」及分五階段遞增至17日的標註:2022年「@1」,2024年「@2」,2026年「@3」,2028年「@4」,2030年「@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