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元代音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元代音系,是指元代時期中原漢語的音韻體系,屬於近代漢語

構擬方法

[编辑]

對於元代中原音系的構擬,學術界主要是根據周德清的《中原音韻》以及卓從之的《中州音韻》等韻書

《中原音韻》成書於1324年,1333年後正式刊行。作者周德清是江西高安人,但因其久居大都,並且從事戲劇創作,所以周德清是根據大都音而編撰《中原音韻》一書的。

《中州音韻》的成書年月不詳,有看法認為這本書是根據周德清的《中原音韻》改編而成的。但1351年楊朝英在《朝野新聲太平樂府》中提及「燕山卓氏《北腔韻類》」,即卓從之的《中州樂府音韻類編》(《中州音韻》),所以改編之說被認為是不可靠的。[1]

《中原音韻》和《中州音韻》兩本韻書的語音系統完全相同,因此這兩本書被利用來證明元代的大都音。

聲母

[编辑]

元代音系一共有二十五個聲母,如下表:

雙唇唇齒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後舌面前舌根
塞音不送氣p
t
k
送氣


鼻音m
n
邊音l
閃音ɽ
r
塞擦音不送氣ʦ

ʨ
送氣ʦʰ
tʂʰ
ʨʰ
穿
擦音清音f
s
ʂ
ɕ
x
濁音v
半元音w
j

韻母

[编辑]

元代音系的韻母體系比之前代音系發生了大量簡化。古代漢語的輔音韻尾-p/-t/-k全部丟失,但陽聲韻尾-m/-n/-ŋ依然保留。

韻部開口合口齊齒撮口
東鐘
江陽uaŋiaŋ
支思ɹ̩
齊微uii
魚模uy
皆來aiuaiiai
真文ənuəniənyən
寒山anuanian
桓歡uɔn
先天iɛnyɛn
蕭豪ɑuiɑu
auiau
歌戈ɔ
家麻auaia
車遮
庚青əŋuəŋiəŋyəŋ
尤候əuiəu
侵尋əmiəm
監咸amiam
廉纖iɛm

聲調

[编辑]

元代是漢語聲調大轉變的時期,其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古入聲的消失。古代漢語的平、上、去、入四聲變為(陰、陽)平、上、去四聲,古入聲被并入平上去三聲。周德清直接說:「平上去入四聲。音韻無入聲,派入平上去三聲。」但同時他又說明:「入聲派入平上去三聲者,以廣其押韻,為作詞而設耳。然呼吸言語之間,還有入聲之別。」

大都話的後裔——今日的北京話完全沒有入聲的痕跡,且入聲收音於喉塞音與陰聲韻收音於元音差別很大,語音上很不諧和。因此王力認為,周德清是怕被人批評其不依古代平仄押韻的舊法,而做出的一番辯詞。[2]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陸志書,《釋中原音韻》,《燕京學報》31期
  2. ^王力《漢語語音史》,387頁

書目

[编辑]

參見

[编辑]
注音
音節結構
声母
韵母
介音
韵腹韵尾
聲調
其他
歷史
上古音
音系
相關條目
中古音
音系
相關條目
近古音
音系
相關條目
學者
其他
漢語分支
官话
北京官话
現代漢語通用語
標準形式
地方普通话和区域变体
傳統方言
东北官话
冀魯官話
胶辽官话
中原官话
兰银官话
江淮官话
西南官话
其它
晉语
粤语
方言列表
客家語
方言列表
湘语
贛語
方言列表
吴语
方言列表
闽语
沿山閩語
邵将语
闽北语
闽中语
沿海閩語
閩東語
興化語
闽南语
瓊雷語
徽语
平话和土话
广西平话
湘粤土话
其它
外語混合
非標準劃分
歷史演化
古、近代漢語通用語
演化主綫
歷史方言
書寫類型
语素文字
字形
類型
方言字
文體
文言文
文白相夾
白話文
表音文字
字母
拉丁
注音
其它
文體
半音節文字
其它
音韻(模板)
其它研究
管理机构
對外影響
外語文字
外语汉字
相关文字
外語音韵
日琉語系
朝鮮語系
南亚语系
其它語言
印歐語系
烏拉語系
亞非語系
漢藏語系
南島語系
其他語系
  1. ^陶燠民. 閩音研究(中文).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元代音系&oldid=71688386
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