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ke Gyllenhaal 」的各地常用譯名 中国大陸 杰克·吉伦哈尔 香港 積克·哲寧賀 積·佳蘭賀[ 1] [ 2] 臺灣 傑克·葛倫霍
雅各·班傑明·「傑克」·葛倫霍 (英語:Jacob Benjamin "Jake" Gyllenhaal ,又譯為吉倫荷 [ 註 1] ,1980年12月19日—),美国 男演員 。葛倫霍從七歲開始演戲,正式出道後在短時間內接演了許多風格迥異的角色。他曾獲頒英國電影學院獎 ,也曾獲得奧斯卡金像獎 提名。
葛倫霍首次在大型電影中演出是1999年的《十月的天空 》,在電影中他飾演荷默·希坎姆 ,一个夢想是與朋友們一起製造並且試射火箭 ,迫於現實環境,曾經一度放棄後,再度在老師的鼓勵下,重新完成夢想的角色。之後在2004年的賣座電影《明天過後 》中,他扮演一位遭遇劇烈全球寒冷化 現象的學生,在片中葛倫霍和丹尼斯·奎德 合作演出。之後他一改之前的角色形象,在電影《鍋蓋頭 》(2005年)中飾演感到失意困惑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員 ;同一年,葛倫霍也以在《斷背山 》中的同性戀 牛仔角色獲得贏得評論的讚賞。
葛倫霍也多次參與支持各種政治和社會運動。他在美國民主黨 為2004年總統大選 所企劃的「Rock the Vote」宣傳廣告中現身,他也參與了環境保護 活動和美國公民自由聯盟 的宣傳。
葛倫霍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 ,父親是電影導演史帝芬·葛倫霍 ,母親是電影製作人和編劇娜歐蜜·芳納 [ 3] [ 4] 。他的姊姊瑪姬·葛倫霍也是演員。葛倫霍的父親在一個斯維登堡哲學思想 家庭中成長,他同時也是瑞典 貴族家庭的後裔[ 5] [ 6] ;該家族最後一個瑞典籍祖先是他的曾曾曾祖父安得斯·李奧納多·葛倫霍 (Anders Leonard Gyllenhaal)[ 7] 。葛倫霍的母親來自紐約市 的美國猶太人 家庭[ 8] [ 9] [ 10] [ 11] ,她是哥倫比亞大學 歷史學教授艾瑞克·方納 (Eric Foner)的前妻 。
葛倫霍在猶太教 的環境下成長,而他成為律法之子 (B'nai Mitzvah)的儀式是在遊民收容中心舉行,是因為父母希望他能夠對於現在優渥的生活知所感恩[ 12] [ 13] [ 14] 。葛倫霍的父母堅持他必須在暑假打工供應自己的生活,於是他便在家族朋友經營的餐廳擔任警衛和服務生[ 15] 。
由於他的家人與電影工業有不淺的淵源,葛倫霍幼时便經常接觸電影製作。十一歲時,葛倫霍將首次演出獻給了1991年喜劇片《城市鄉巴佬 》,飾演比利·克里斯托 的兒子。他的雙親不同意他演出1992年的電影《野鴨變鳳凰 》,因為葛倫霍將因此必須離家兩個月[ 4] 。接下來的二年,他的雙親准許葛倫霍進行角色試鏡,但禁止他在被選中後帶他們到現場[ 15] 。他們多次讓葛倫霍出現在他父親的電影。葛倫霍曾於1993年電影《危險的情人 ( 英语 : A_Dangerous_Woman_(1993_film) ) 》(與姐姐美姬·佳蘭賀 同演)、1994年的影集《謀殺:街上的故事 》(Homicide: Life on the Street)、1998年的喜劇《王牌追殺令 》(Homegrown)中演出,並曾與母親、姐姐美姬在義大利的烹飪節目《摩托·瑪莉歐》(Molto Mario)中出現過兩集。而在就讀高中前,葛倫霍唯一演過不是父親執導的電影是《喬許與S.A.M.》(Josh and S.A.M.)。
1998年,葛倫霍於位於洛杉磯的哈佛西湖學校 (Harvard-Westlake School)畢業,隨後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 ,攻讀東方宗教以及哲學,並於兩年後輟學、把精力專注於演藝事業上,待來日再完成學位[ 4] 。葛倫霍首次領銜主演的電影是改編自荷默·希坎姆 自傳《火箭男孩 》(Rocket Boys )、由乔·约翰斯顿 執導的《十月的天空 》,葛倫霍在片中飾演一位來自西維吉尼亞州 、一心一意想獲得科學獎學金以避免成為一位煤礦工人 的年輕人。該片票房達到三千兩百萬美元,薩克拉門托新聞與評論並形容該片是葛倫霍的「突破之作」[ 16] [ 17] 。
2006年,葛倫霍以《斷背山 》提名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不過當時風采全被希斯·萊傑 搶走,葛倫霍不但不介意,私底下與萊傑有著深厚交情,還是對方小孩的教父,萊傑過世時,他更在喪禮上與萊傑的妻子蜜雪兒·威廉絲 互相攙扶痛哭。2015年,他宣傳新片《震撼擂台 》,提到萊傑也感性表示:「只要我還活著,我就會一直想他。」讓人見到他重情義的一面。他曾在接受訪問時,聊到《斷背山 》片中跟萊傑的床戲,他敬業表示:「雖然很不自在,我們都深深相信電影想闡述的意念與想法,畢竟他不是我們的電影,而是所有人的電影[ 18] 。」
葛倫霍在描述現今全球嗜血化的媒體 環境現狀的電影《獨家腥聞 》中,首次擔綱製片,除了擔綱製片外也是本片的男主角,葛倫霍本人更為了這部電影爆瘦了30磅(約13.6公斤)以達成效果,而葛倫霍激烈減重的方法便是每天從家中跑到片場。葛倫霍在本片的表現獲得各界好評,多名影評人表示這是葛倫霍繼《十月的天空 》後從影以來最突破之作,葛倫霍也因為本片入圍了第72屆金球獎 戲劇類最佳男主角。[ 19] 如今為漫威宇宙的反派角色「神秘客」。
2007年初葛倫霍曾和知名女星瑞絲·薇斯朋 交往,兩人交往了兩年多,最後在2009年11月分手。 葛倫霍曾和美國創作歌手泰勒絲 於2010年間交往過,兩人是透過葛妮絲·派特洛 牽引下認識,但交往一個多月隨即分手,隔年年初葛倫霍本人有意願想要復合但遭到拒絕,泰勒絲收錄在專輯《Red 》中的火紅單曲〈We Are N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 〉及〈All Too Well 〉等歌曲便是在描述他們之間的短暫戀情。
^ 在台灣,代理片商最初將Gyllenhaal譯為「葛倫霍」,並一直沿用,但該姓氏實際發音為Ji-len-hall ['dʒɪlənhɑl ]。 ^ 42歲積佳蘭賀驚現UFC賽事飛膝踢擊敗對手 超強爆肌身形震撼網民 . [2023-03-2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3-25). ^ 躺着也中槍!積佳蘭賀放童年照即被舊愛粉絲圍攻 . 2020-09-30 [2023-03-2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3-22). ^ Rookwood, Dan.Jake Gyllenhaal On The Toughest Role Of His Career: 'Sometimes I Took It Too Far' . GQ Australia. January 11, 2018 [April 22, 201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4-28). ^4.0 4.1 4.2 弗雷德·史切努爾 (2005年10月30日),"傑克的發展"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保護者 。2006-9-19查閱。 ^ Gilbert, Gerard.Maggie Gyllenhaal on her new role in BBC2 spy drama The Honourable Woman . The Independent. July 2, 2014 [April 24, 201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4-24). ^ Adams, Tim.Jake Gyllenhaal: ‘Pushing myself is part of my life’ . The Guardian. April 24, 2016 [April 22, 201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4-22). ^ Nate Bloom(2004年6月11日),Rootsweb.co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6年9月19日引用查證 ^ Josephs, Susan.‘Bee’ Spells Family D-y-s-f-u-n-c-t-i-o-n-a-l . Jewish Journal. November 10, 2005 [April 22, 201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6-24). ^ Pfefferman, Naomi.Maggie Gyllenhaal stars in SundanceTV’s “The Honorable Woman” . Jewish Journal. July 23, 2014 [April 24, 201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4-24). ^ Applebaum, Stephen.Jake Gyllenhaal: Going big — with a giant pig . The Jewish Chronicle. June 22, 2017 [April 22, 201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4-22). ^ Christie, Janet.Maggie Gyllenhaal: Acting for self-discovery . The Scotsman. June 22, 2014 [April 22, 201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4-22). ^ Contact Music(2005年9月6日),Gyllenhaal's Homeless Shelter Bar-Mitzvah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6年9月19日引用查證。 ^ Lipworth, Elaine.Jake Gyllenhaal: My family values . The Guardian. January 1, 2011 [April 22, 201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7-30). ^ Nate Bloom(2004年6月11日),Celebrity Jew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ewish News Weekly ,2006年9月19日引用查證。 ^15.0 15.1 史蒂芬·霍恩(2004),"傑克·吉倫荷的採訪"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gn.com 。2006-9-19查閱。 ^ 多明尼哥·威爾斯(2006),"J傑克·吉倫荷的傳記"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9-02-12.,Tiscali.com ,第5頁。2006-9-16查閱。 ^ 馬克·哈維森(1998),十月的天空評論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ws & Review 。2006-9-21查閱。 ^ 高睿希.挑戰全方位演技 傑克葛倫霍野心看得見 . 聯合報. 2015-09-17 [2015-09-1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8-11)(中文(繁體)) . ^ 傑克葛倫霍「瘦13KG」秘訣:從家跑到片場 . ETtoday新聞雲. [2014-12-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9-24)(中文(臺灣)) .
1968–1980 1981–2000 2001–2020 2021–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