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偃师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2013年10月16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偃师区"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偃師」重定向至此。关于其他用法,请见「偃師 (消歧义)」。
偃师区
市辖区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分别为:偃师区天际线、偃师商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爵、玄奘故里、唐恭陵
坐标:34°43′23″N112°46′46″E / 34.72296°N 112.77955°E /34.72296; 112.77955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河南省洛阳市
政府駐地槐新街道
下级行政区
面积
 • 总计668.58 平方公里(258.14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545,632人
 • 密度816人/平方公里(2,114人/平方英里)
 • 城镇352,621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471900
電話區號379
行政区划代码410307
国内生产总值¥354亿
人均¥41,847(2009年)

偃师区,是中国河南省洛阳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位於河南省西部,洛陽盆地東隅,區人民政府駐槐新街道民主路27號。

总面积668.58平方公里,总人口約55万人;辖11镇(城关、山化首阳山邙岭岳滩翟镇顾县缑氏府店大口高龙)、1个工业区(偃师市工业区)、210个行政村、32个社区;城区面积1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4万人。

偃师区前身为偃师县。战国末年,秦灭周後设偃师县,先後隶属三川郡、河南郡、河南府、河洛道、豫西行政长官公署、河南省第十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太岳五专署、豫西一专署、洛阳专区、洛阳地区洛阳市。1993年底,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1994年4月8日,偃师市正式挂牌,由河南省委托洛阳市代管。2021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市设区。[2]

人口

[编辑]

根据(河南省)洛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区常住人口为545632人[3],男性人口占比50.54%,女性人口占比49.46%,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17.89%,15-59岁占比59.61%,60岁以上占比22.49%,65岁以上占比16.42%。

地理

[编辑]

位于河南省西部,东邻巩义市,东南部与登封市为邻,西接洛阳市洛龙区,西北接壤孟津区,南部和伊川县以万安山为界,北隔黄河孟州市相望。距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中岳嵩山佛教圣地白马寺少林寺关公埋首之地关林均近在咫尺。


偃师 (1981−2010)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平均高温 °C(°F)6.6
(43.9)
10.0
(50.0)
15.5
(59.9)
22.9
(73.2)
28.2
(82.8)
32.9
(91.2)
32.6
(90.7)
31.1
(88.0)
27.4
(81.3)
22.0
(71.6)
14.8
(58.6)
8.5
(47.3)
21.0
(69.9)
日均气温 °C(°F)0.5
(32.9)
3.8
(38.8)
9.0
(48.2)
16.1
(61.0)
21.5
(70.7)
26.4
(79.5)
27.4
(81.3)
25.9
(78.6)
21.5
(70.7)
15.5
(59.9)
8.2
(46.8)
2.2
(36.0)
14.8
(58.7)
平均低温 °C(°F)−4.0
(24.8)
−1.3
(29.7)
3.3
(37.9)
9.6
(49.3)
15.0
(59.0)
20.6
(69.1)
23.2
(73.8)
21.9
(71.4)
16.8
(62.2)
10.4
(50.7)
3.0
(37.4)
−2.4
(27.7)
9.7
(49.4)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6.5
(0.26)
10.0
(0.39)
22.3
(0.88)
26.8
(1.06)
48.9
(1.93)
60.1
(2.37)
133.1
(5.24)
98.2
(3.87)
66.7
(2.63)
40.0
(1.57)
18.1
(0.71)
6.7
(0.26)
537.4
(21.17)
平均相對濕度(%)62626162646176807571696467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数据网[4]

交通

[编辑]

行政区划

[编辑]

偃师区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9个[5]

商城街道、​槐新街道、​首阳山街道、​伊洛街道、​翟镇镇、​岳滩镇、​顾县镇、​缑氏镇、​府店镇、​高龙镇、​山化镇、​邙岭镇大口镇

沿革

[编辑]

2004年,偃师市辖13个镇、4个乡(城关镇、首阳山镇、岳滩镇、翟镇镇、佃庄镇、顾县镇、高龙镇、庞村镇、寇店镇、李村镇、诸葛镇、缑氏镇、府店镇,山化乡、邙岭乡、大口乡、佛光乡),面积948平方公里,人口约82万。

2005年,佛光乡撤销,其行政区域并入府店镇。当年年底,偃师市辖13个镇、3个乡。

2009年,诸葛镇划归洛阳市洛龙区;2010年,李村镇划归洛阳市洛龙区;2011年,庞村镇划归洛阳市洛龙区;2012年,佃庄镇、寇店镇划归洛阳市洛龙区。但在实际操作中,洛龙区并未管辖这5个镇,而是由洛阳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伊洛工业园区管委会(对外名字为“伊滨区”,未经民政部批准)管辖这5个镇、106个村、280平方公里土地、26万人口。

2012年,撤销城关镇,成立商城街道、工业区街道;撤销首阳山镇,成立首阳山街道。

2014年,偃师市辖3个街道、9个镇,共210个行政村、32个社区。

2021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市设区。

经济

[编辑]

偃师为较具实力的县市之一,其经济总量位居河南省各县(市)前列,自1993年以来,多次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35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9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1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5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596元。

在全省108县(市)首次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中,偃师综合评价排名第七位,发展结构排名第六位,发展效益和民生幸福均列第四位。

偃师市民营经济发达,主要产业有布鞋制造(主要分布在城关镇、山化镇)、三轮摩托车制造(主要分布在岳滩镇)、针织(主要在翟镇镇)、钢制办公家具(主要在庞村镇、李村镇、高龙镇)等。

大型国有及外资企业主要在火力发电行业,现有火电厂3座,分别是大唐首阳山电厂华润热电公司和华润电力首阳山有限公司,总装机容量367万千瓦。偃师成为中部地区重要能源基地,同时,也带来严重污染问题。

农业方面,种植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兼有畜牧养殖业、花卉蔬菜业、葡萄种植(主要在缑氏镇)等,特产有“银条”(主要在城关镇东寺庄、西寺庄村)。

历史文化

[编辑]

商朝开国之主的墓地位于山化镇蔺窑村;商末周初名臣伯夷叔齐曾在偃师首阳山劝阻周武王伐纣,后不食周粟而死于首阳山;周武王东征伐纣凯旋,在此筑城“息偃戎师”而得名,先后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朝代在偃师建都。传说中,还有五帝时代的帝喾高辛氏建都于高庄村。大秦相国吕不韦墓位于首阳山偃师市第一高中校园内;东汉时,班固在偃师著《汉书》,张衡在此发明地动仪、候风仪,蔡伦在首阳山镇纸庄村改进造纸术,西晋历代帝王陵在首阳山;唐代“诗圣”杜甫墓在城关镇前杜楼村;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诸葛镇独乐园编修《资治通鉴》……大批历史名人都在这里成就了英名伟业。此外,偃师也是多名著名书法家的长眠之地,包括汉章帝钟繇/钟会(有争议)、颜真卿褚遂良(有争议)、徐浩王铎等人。

刘根造像碑,北魏正光五年。本系嵌在一座砖塔上的铭记。内容分三部分,中间线刻释迦说法图,左右为“佛弟子刘根等四十一人等敬造刊记”和题名。

境内有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夏都二里头遗址斟鄩)、尸乡沟商城遗址(西亳商城遗址)、唐恭陵、滑国故城、升仙太子碑、刘国故城、洛南东汉帝陵。另外,与洛阳、孟津共有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以及邙山陵墓群。境内还有25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4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区商城路建有偃师商城博物馆,收藏上古文物精品。

偃师还是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出发地和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

名人

[编辑]
另请参见“Category:偃师人”。

相关地名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ISBN 978-7-5037-9772-9.Wikidata Q130368174(中文). 
  2. ^国务院同意洛阳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县级偃师市 设立洛阳市偃师区. 2021-03-18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3. ^中國: 河南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10-08]. 
  4. ^偃师- 气象数据 -中国气象数据网. Weather China. [2012-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9)(中文(中国大陆)). 
  5. ^行政区划搜索:偃师区.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外部链接

[编辑]
河南省行政区划
地级行政区
地级市
郑州市
开封市
洛阳市
平顶山市
安阳市
鹤壁市
新乡市
焦作市
濮阳市
许昌市
漯河市
三门峡市
南阳市
商丘市
信阳市
周口市
驻马店市
省直辖
县级行政区
注1:济源市政府与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委会省政府正厅级派出机构)合署办公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河南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区划索引:单位(代码)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洛阳市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河南省  政府驻地:洛龙区
县级行政区
市辖区
老城区
9街道
西工区
9街道
瀍河回族区
7街道
1民族乡
涧西区
11街道
洛阳高新区
3街道
洛龙区
8街道
3镇
龙门旅游区
1街道
伊滨区
5镇
洛阳高新区
1镇
偃师区
4街道
9镇
孟津区
5街道
9镇
新安县
11镇
栾川县
12镇
2乡
嵩县
12镇
4乡
汝阳县
8镇
5乡
宜阳县
12镇
4乡
洛宁县
12镇
6乡
伊川县
2街道
12镇
1乡
偃师区行政区划
街道
国际
各地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偃师区&oldid=87692378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