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個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個人法律地位
概念
類別
社會政治學

個人,是具有某些能力或屬性的人類個體,例如理性道德意識自我意識,並且是文化上建立的社會關係形式(例如親屬關係、財產所有權法律責任)的參與者。[1][2][3][4]人格的定義特徵以及因此使一個人算作一個人的原因,在不同文化等背景及脈絡下有很大差異。[5]

除了人格問題之外,是什麼讓一個人被視為一個人,還有關於個人身份自我的進一步問題:關於是什麼使任何特定的人成為特定的人而不是另一個人,以及是什麼使一個人成為一個人—儘管有任何干預性變化,但某個時間的人仍與他們在另一時間或將成為同一個人(參見人格同一性)。

英語中,Person的複數形式“people”,常用於指整個民族族群(如“a people”),這是該詞的本義;它隨後被用作表示複數形式的人。另一複數形式“persons”經常用於哲學法律寫作中。

参见

[编辑]

參考來源

[编辑]
  1. ^Personhood. obo. [2021-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2)(英语). 
  2. ^De Craemer, Willy.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on Personhood. The 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terly. Health and Society. 1983,61 (1): 19–34 [2021-12-19].ISSN 0160-1997.doi:10.2307/3349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 
  3. ^Christian Smith. 2003. Moral, Believing Animals: Human Personhood and Cul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Carrithers, Michael, Steven Collins, and Steven Lukes, eds. 1985. The category of the person: Anthropology, philosophy, histor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 Press.
  5. ^Richard A. Shweder/Edmund J. Bourne. 1982. Does the Concept of the Person Vary Cross-Culturally?, in: Anthony J. Marsella/Geoffrey M. White (eds), Cultural Conceptions of Mental Health and Therapy, Dordrecht, S. 97-137.
各地
学术
小作品圖示这是一篇與哲學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小作品圖示这是一篇與社会学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個人&oldid=84495753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