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侯学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侯学煜
出生1912年4月2日
中國安徽省和县
逝世1991年4月16日
 中国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籍贯安徽省和县
母校国立中央大学
职业生态学家

侯学煜(1912年4月2日—1991年4月16日),安徽和县历阳镇人,中国生态学家。[1][2]

生平

[编辑]

1937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随后回到家乡,任和县初级中学中学教员。不久,任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练习生、调查员、研究员。1945年至1949年,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和博士学位。[3][1]

1950年,侯学煜回到中国,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所内创建了中国首个植物生态研究室,任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并兼任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地植物学、植被制图、植物生态学等研究工作。侯学煜历任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理事、植物生态学会和植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林学会森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国家人和生物圈委员会委员、国际土壤学会会员,并且历任《植物生态学地质物学丛刊》、《土壤学报》、《地理学报》、《自然资源》等刊物的编委。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来曾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3][1]

1980年代,侯学煜参加三峡工程专题论证,任生态与环境论证组顾问。侯学煜指出,三峡库区的“陆地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在1988年的论证中,侯学煜指出:“建坝后,沿江两岸的密集人口,势必要扩大到山坡上找出路,于是毁林开荒、陡坡种植、有增无减,随之土壤侵蚀,贫瘠化的现象加重,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强度加剧,泥石流、滑坡、干涝灾害也日益加重。”侯学煜是生态与环境论证组仅有的两位拒绝在最后的论证结论上签字的人之一。未在最后论证结论上签字者有:[4]

1991年4月16日,侯学煜在北京病逝。[3][2]

著作

[编辑]

侯学煜一生撰写专著十余本,论文三百余篇。侯学煜1954年撰写的《中国酸性土、钙质土和盐碱土指示植物》一文,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59年,与林厚萱章彗麟合著《中国150种植物化学成份及其分析方法》。他先后出版《中国植被》、《中国植被图》、《中国植被地理及优势植物化学成份》等书。他所著的《植物生态地理的内容任务概念和研究方法》,成为日本生态学家诏田真教授所著的《生态方法论》一书的主要参考书之一。[3]

侯学煜的主要著作有:

  • 侯学煜,中国境内酸性土钙质土和盐鹼土的指示植物,中国科学院,1952年
    • 侯学煜,中国境内酸性土钙质土和盐鹼土的指示植物,科学出版社,1954年
  • 侯学煜,植物生态地理学的内容任务概念和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56年
  • 侯学煜,贵州省及其邻近地区的蕨类植物生态环境的初步观察(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资料丛刊第14号),科学出版社,1957年
  • 侯学煜、林厚萱章彗麟,中国150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年
  • 侯学煜 编著,中国的植被,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
  • 侯学煜,中国植被地理及优势植物化学成分,科学出版社,1982年
  • 侯学煜 供稿编写,初级中学课本植物学教学挂图——我国的植物群落,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
  • 侯学煜,中国自然生态区划与大农业发展战略,科学出版社,1988年
  • 侯学煜,中国自然地理 植物地理(下册)(中国植被地理),科学出版社,1988年
  • 植被生态学研究编辑委员会,植被生态学研究——纪念著名生态学家侯学煜教授,科学出版社,1994年
  • 侯学煜,1:1 000 000 中国植被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01年

参考文献

[编辑]
  1. ^1.01.11.2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院士信息·已故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于2013-05-12查阅. [2012-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7). 
  2. ^2.02.1生态学家侯学煜逝世,历史上的今天,于2013-05-12查阅. [2013-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5). 
  3. ^3.03.13.23.3校友:侯学煜,中安教育网,2012年08月24日. [2013年5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5日). 
  4. ^三峡工程论证20年闪回 9位专家拒绝签字,凤凰网,2011年05月24日. [2013年5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8月30日). 
中国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生物学地学部
1955年
1957年
生物学部
1980年
1991年
1993年
1995年
1997年
1999年
2001年
2003年
生命科学
和医学学部
2005年
2007年
2009年
2011年
2013年
2015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1年
2023年
注1:蒲慕明于201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7年放弃美国籍,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018年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注2:谢晓亮于2017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23年放弃美国籍,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同年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历史
早期
汇文书院(1888–1910)金陵大学附属中学(1910–1937)
基督书院(1888–1906)
宏育书院(1906–1910)→ 1910年与汇文书院合并为金陵大学附属中学
益智书院(1888–1906)
→ 1906年与基督书院合并为宏育书院
发展
金陵大学附属中学万县金大附中驻蓉分班(1937–1945)金陵大学附属中学(1945–1951)
金陵补习学校(1939–1941)
鼓楼中学(1941–1942)同伦中学(1942–1945)南京金陵中学(1945–1946)→ 1946年与金陵大学附属中学合并
当代
风物
规划
早期
汇文书院钟楼 · 东课楼 · 西课楼 · 口子楼 · 小礼堂 ·四川大学华西校区老建筑群(西迁时期驻蓉分班)
當代
行健楼 · 行知楼 · 汇文楼 · 汇贤楼 · 汇智楼 ·曹隐云科学馆 · 体艺楼
分校
河西分校(2003-) ·金陵汇文学校(2008-) ·实验小学(2008-) ·南京实验国际学校(2008-) ·仙林分校(2012-) ·龙湖分校(2014-) ·岱山分校(2014-) ·西善分校(2014-)
人物
校长
校友
科技韩安 ·陈嵘 ·陈桢 ·吕彦直 ·任延桂 ·王家楫 ·诸福棠 ·陈封怀 ·陈鸿逵 ·戴安邦 ·黄瑞纶 ·赵敏学 ·吴友三 ·陈恩凤 ·孙明经 ·侯学煜 ·汤于翰 ·萧家捷 ·方中达 ·王金陵 ·杨槱 ·吴仲华 ·陳夢熊 ·林同骥 ·陈学俊 ·黄孝宗 ·徐僖 ·钱宁 ·何康 ·吴旻 ·经福谦 ·吕敏 ·齐康 ·李明耀 ·刁锦寰 ·李正邦 ·戴尅戎 ·陈定昌 ·祝世宁 ·傅新元 ·田刚 ·鲍哲南
人文:刘伯明 ·陶行知 ·陈裕光 ·李小缘 ·宗白华 ·盛成 ·魏學仁 ·柯象峰 ·吴景超 ·杭立武 ·王绳祖 ·黄瑞采 ·曾昭燏 ·朱凡 ·程千帆 ·恽宗瀛 ·秦岭云 ·朱启平 ·周伯埙 ·厉以宁 ·吴敬琏 ·傅二石 ·高行健 ·周小陆 ·叶继元 ·王恩涌
社会活动:黄荣良 ·许传音 ·许养秋 ·徐绍武 ·林遵 ·徐国懋 ·吴茂荪 ·陈邃衡 ·何锡麟 ·陈舜礼 ·洛辛 ·高博 ·赵洛生 ·端木正 ·安迪伟 ·万典武 ·张横江 ·田联韬 ·石庆辉 ·姜克安 ·胡敏 ·韩南鹏 ·夏道生 ·沈君山 ·彭时雄 ·李前煦 ·陈世光 ·陈良琨 ·姜澄宇 ·马肇立 ·铁竹伟 ·王洪光 ·周珉 ·何琦 ·刘忠虎 ·张寅平 ·唐勇 ·汪文斌 ·史安斌 ·孙玥 ·刘恺 ·黄晓宇 ·祖鋒 ·蒯乐昊 ·迟晶
其它:韓恢 ·孙仲逸 ·韩元佐 ·张彦 ·余永年 ·傅新元 ·卢生 ·邓芝福 ·王德明
国际
各地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侯学煜&oldid=81039924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