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佤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隱藏内容,或許有礙讀者閱覽。請協助改善條目,以符合维基百科标准。(2015年9月12日)
一般應該僅由特定標準化模板提供摺疊資料表格,勿因故事劇情或項目混雜而隱藏;內容應該考慮其他方式呈現。重複記載、過度細節與無助了解主題的堆砌內容等需要考慮除去。
佤族
總人口
約120萬
分佈地區
 緬甸60万以上[1]
 中國42.9709万[2]
 泰國[3]10000
語言
佤語漢語西南官話缅甸语
宗教信仰
万物有灵基督教上座部佛教
相关族群
德昂族布朗族
翁丁村——位于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佤族村落

佤族佤文Ba Rāog[4] / si viex[5] / Brāog / Vax Ba Rāog / Vāx qux (口语) / (文学语),旧佤文:Praok /Va;中国标准罗马字母:Va[6])是亞洲的一個跨國民族,主要分佈在瀾滄江薩爾溫江之間的山地,分屬於緬甸中國[1]。在緬甸境內超過60萬人,主要分佈於佤邦,也分布於撣邦其他地区。在中國約43萬人,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南部的西盟佤族自治縣滄源佤族自治縣,其餘分佈在瀾滄孟連雙江耿馬鎮康等縣。传统上佤族人信仰萬物有靈,现在则多信仰基督教佛教。有木鼓崇拜。佤族使用佤語,佤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有巴饒克、佤和阿佤3個方言。中國的佤族原來沒有文字,1956年創製了一套以巴饶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岩帅语音为标准音的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

歷史

[编辑]

佤族在兩千年前就與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的先民一起居住在高黎貢山瀾滄江地區。先秦時為「百濮」的一支,唐代稱「濮子蠻」,宋代稱「濮蠻」,明代稱「古剌」,清代稱「嘎剌」、「哈瓦」,也被記載為「野𱭶」。佤族分為兩種,一是「𱭶𱭵」(佧佤),保有獵人頭的習俗,所以又稱「野佧」;另一是「卡喇」(佧喇),常與鄰族(尤其是傣族,舊稱「擺夷」)接觸,且已革除獵人頭的習俗,又稱「熟佧」,他們受傣文化的影響而接受了南傳上座部佛教信仰。[7]「野佧」依獵頭方式又分兩種:「濕頭」用殺人的方式取得人頭,「乾頭」則以購買或挖掘墳墓的方式取得。[8]他們自稱「佤」「巴饒克」「阿佤」等,都有「住在山上的人」的意思。當地傣族與國外老族撣族稱其為「佧佤」,「佧」在傣語中意為奴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一稱為佤族。佤族最后一次有记录的猎头在1950年代末[9]

他們本来也生活在景棟,後被孟萊王孫兒征服,成為掸族詔法的奴隶。

佤族民族學家趙明生提出了與傳統史籍相異的觀點,他認為晉朝永昌郡的永壽城不僅是普通縣城,而是晉朝時歸順中原政權的佤族地方民族政權,可能是民間傳說的佤族古城[10]

佤族分布

[编辑]

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南部和缅甸的佤邦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两个纯佤族自治县、三个佤族与其他少数民族联合自治县:

习俗

[编辑]
沧源佤族自治县中医佤医医院

佤族的传统有播种节新米节新火节新水节叫谷魂拉木鼓[11]

佤族相关文藝作品

[编辑]
  • 柏楊於1961年出版的暢銷小說《異域》講述孤軍的故事,其中包括國軍退到佤族地區,以及反攻大陸時岩帥田興武、岩城王屈鴻齋率領大批佤族青年加入孤軍的事蹟。
  • 阿佤人民唱新歌》,佤族民歌改編的中國大陆歌曲。此歌曲在改編前是佤族的祝酒歌,后解放军通讯兵杨正仁在1964年改編後傳唱至今,也是雲南省西盟佤族自治縣縣歌。
  • 孔雀飛來阿佤山》,中國大陆電影,1976年峨嵋電影製片廠攝製。電影拍攝地點為雲南省景洪市,內容講述中國人民解放軍在1950年代進入阿佤山佤族居住的山寨、趕走國軍部隊的故事。
  • 佤族和众多西南地区少数族群一样不为绝大多数人所认知,值得一提的是在90年代初期,有一批佤族青年前往深圳表演佤族的歌舞,其中包括一种名叫甩发舞的舞蹈,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佤族名人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1.01.1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村寨網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劉子愷:《「栽新房」(sum nyiex saox):雲南班洪佤族房子的社會建構》
  4. ^颜其香等.《佤汉简明词典》.云南民族出版社. 1981 [201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6). 
  5. ^颜其香等.《佤汉简明词典》.云南民族出版社. 1981 [201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6). 
  6. ^GB 3304-91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早期佤族族稱的歷史. 村寨網. [2017-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8. ^Harold Mason Young.Burma Headhunters. Xlibris. 2014-12-12: 14.ISBN 978-1-5035-1419-5. (英文)
  9. ^荡气回肠的信念之美_昭通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10. ^趙明生, 永壽考一. 永昌郡治永壽縣今地考.
  11. ^邵桦; 杨京彪; 薛达元.佤族传统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 生物多样性. 2021,29: 1120–1127 [2021-09-12].doi:10.17520/biods.202048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6). 

外部連結

[编辑]

参见

[编辑]
语言系属划分
汉藏语系
汉语
白語支
藏緬語族
藏语群
羌语支
侬语支
緬彝語群
其他
壯侗語系
壮傣语支
布依族 ·壮族(含沙人 ·儂族等) ·傣族模板(含傣那傣端 ·掸族 ·泰族在港)等)
侗水语支
仡央语支
其他
苗瑶语系
蒙古语系模板
满-通古斯语系
北通古斯語族
南通古斯語族
突厥語系
葛逻禄语支
西伯利亞語支
钦察语支
烏古斯語支
南亚语系
南島語系
台灣南島語族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
馬來-松巴哇語群
菲律賓語族
印欧语系
斯拉夫语族
印度-伊朗语族
罗曼语族
日耳曼語族
其它語系
相关条目
粗體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方認定的56個民族(包括汉族少數民族
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模板 ·
主题中国模板
緬甸境內的族群
(按語言系屬分類)
漢藏語系
漢語族
果敢族(撣) ·汉族(緬華) ·潘泰人(回族) ·勐稳人(緬)
薩爾語群
克欽族(克欽) ·景颇族(克欽) ·高伊族(克欽) ·卡庫族(克欽)
儂語支
日旺族(克欽) ·达永族(克欽)
緬語支
馬尤族(克欽) ·勒期族(克欽) ·阿齊族(克欽) ·緬族(緬) ·土瓦英语Taungyo(緬) ·曼達族(撣)
彝語支
傈僳族(克欽) ·拉祜族(撣)
克倫語支
克耶族(克耶) ·扎延族(克耶) ·加揚族(克耶) ·蓋哥族(克耶) ·蓋巴族(克耶) ·巴亞伊族(克耶) ·馬努馬瑙族(克耶) ·因達萊族(克耶) ·因包族(克耶) ·克伦族(克倫) ·白克倫族(克倫) ·巴萊枝族(克倫) ·孟克倫族(克倫) ·斯高克倫族(克倫) ·達萊布瓦族(克倫) ·巴古族(克倫) ·貝族(克倫) ·毛內布瓦族(克倫) ·莫布瓦族(克倫) ·波克倫族(克倫) ·勃欧族(撣)
庫基-欽語支
欽族(欽) ·奧瓦卡米族(欽) ·卡米族(欽) ·加林高(盧謝)族英语Mizo people(欽) ·欽丹族(欽) ·燦贊族(欽) ·扎杭族(欽) ·燦丹族(欽) ·佐佩族(欽) ·佐族英语Zo people(欽) ·庫基人英语Kuki people(欽)
唐库尔语支
馬因族(欽) ·丹春族(欽)
藏语支
缅甸藏人(克欽)
其他語族
达朗族缅甸语ဒလောင်လူမျိုး(克欽,儂語支?) ·杜因族(克欽,萨尔語群?) ·梅泰族(克欽) ·察蘭族(欽) ·考諾族(欽) ·康索族(欽) ·康燦欽族(欽) ·誇欽姆族(欽) ·昆利(欽姆)族(欽) ·甘代族(欽) ·圭代族(欽) ·溫族(欽) ·齊山族(欽) ·達邦族(欽) ·贊尼亞族(欽) ·毛撣族(撣) ·那加族(欽)
南島語系
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
南亞語系
孟-高棉語族
孟族(孟) ·佤族(撣) ·克木族(撣)
侗傣語系
泰語支
撣族(撣) ·泰沅(撣)
印歐語系
印度-雅利安語支
日耳曼语族
羅曼语族
亞非語系
粗體字為緬甸政府認定的八大族群135個民族,未获政府承认的民族有緬甸華人果敢人勐稳人除外),巴裔孟加拉裔缅甸人卡曼人除外,为来自孟加拉国的混血民族,缅甸政府被指对他们种族压迫)等。
緬甸古代民族
漢藏語系
(阿)薩克语支缅甸语Luish languages
原始藏緬語
緬甸僑民
亚太
東亞
大洋洲
亞西
欧洲
美洲
云南主题
历史
地理
政治
经济
文化
社会
交通
规范控制数据库:各地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佤族&oldid=86381532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