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何勇 (1940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于名为何勇的其他人物,請見「何勇」。
2006年的何勇

何勇(1940年10月—),男,河北迁西人,中国共产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原副国级领导人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系精密仪器与机械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195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十五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中纪委副书记,十六、十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

生平

[编辑]

早年经历

[编辑]

1958年12月,还在河北老家读中学的何勇,刚满十八周岁就成为中共预备党员。1960年9月,他考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系,所选专业是精密仪器与机械,学制为六年。在学习期间,何勇曾因故退学了一年,因而又赶上了“文革”。这样,在离开学校时,何勇已经是28岁了。

在等待了一年后,1968年7月,何勇被分配到第五机械工业部(即后来的兵器工业部)坦克局设在湖北的直属兵工厂——国营二三八厂工作。何勇在这家当时的“一级保密单位”前后工作了十五年;历任计量室技术员,厂部生产秘书,厂党委常委、兼政治处主任,厂党委副书记、兼厂长等职。在那个“又红又专”的年代,能够进入这样的一家单位工作,而且被迅速获得重用,可见何勇的政治敏锐度不一般。

进入政坛

[编辑]

在担任了五年国营二三八厂厂长的职务后,1983年,何勇调任湖北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副主任。两年后,国务院在原第五机械工业部的基础上新组建的兵器工业部邹家华出任部长。受人推荐,时年45岁已具有27年党龄的何勇受到邹家华的重视,从而进入兵器工业部,并出任干部司司长。不久,刚刚接任中组部部长的尉健行也看中了何勇的政治资历,于是就向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推荐,调中组部任职。这样,一个专业技术人才转成了党工干部。

初获重用

[编辑]

1986年6月,中共中央正式任命何勇为中组部副部长,同年10月又兼任党政外事干部局局长,负责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各部委选拔、培养、考察副部级以上的负责人,及驻外使馆一等秘书、参赞、总领事以上级別的干部。随着胡耀邦下台中组部内人事大变动;宋平接任部长,何勇和尉健行一起被调离。不久,国务院准备重组监察部尉健行任部长,何勇被安排为排名第三位的副部长。1992年任中央纪委常委,1997年升任中纪委副书记(排名第三)。在监察部任职十年后的1998年,他正式升任部长的职务。

中纪委和书记处

[编辑]

在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大上,由于十五届中纪委排名前两位的副书记韩杼滨曹庆泽因为年龄因素全部退休,何勇晋升为排名第一的中纪委副书记,并同时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晋升为党和国家领导人

中共十七大上,何勇连任中央书记处书记,排名由十六届的第七位(末位)晋升到了第五位,并第三次出任中纪委副书记。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后,72岁的何勇不再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纪委副书记,正式退休。

参考文献

[编辑]
中国共产党职务
前任:
韩杼滨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2002年11月-2012年11月
繼任:
赵洪祝
前任:
曹庆泽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1997年9月-2002年11月
繼任:
李至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职务
前任:
曹慶澤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部长
1998年3月-2003年3月
繼任:
李至伦
第六届
五中全会
1934年1月
  1. 博古(中央总书记至1935年)
  2. 张闻天
  3. 周恩来
  4. 项英
中央政治局会议
1943年3月
  1. 毛泽东(中央书记处主席)
  2. 刘少奇
  3. 任弼时
第七届
一中全会选举
1945年6月
  1. 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中央主席)
  2. 朱德
  3. 刘少奇
  4. 周恩来
  5. 任弼时中央秘书长
  • 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45年8月增选):陈云
  • 彭真
二中全会调整
1949年3月
  1. 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中央主席)
  2. 刘少奇
  3. 周恩来
  4. 朱德
  5. 任弼时(中央秘书长,1950年逝世)陈云(1950年代理中央书记处书记,1950年递补)
第八届
一中全会选举
1956年9月
  • 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1966年停止工作)
  1. 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小平
  2. 彭真(1966年停职)
  3. 王稼祥
  4. 谭震林
  5. 谭政(1960年遭批判,1962年撤职)
  6. 黄克诚(1959年遭批判,1962年撤职)
  7. 李雪峰
五中全会增选
1958年5月
  1. 中央书记处书记李富春
  2. 李先念
十中全会增选
1962年9月
  1. 中央书记处书记陆定一(1966年停职)
  2. 康生
  3. 罗瑞卿(1965年遭批判,1966年停职)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增选
1966年5月
  • 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陶铸
  1. 中央书记处书记叶剑英
十一中全会补选
1966年8月
1966年12月起中央书记处停止工作
第十一届
五中全会选举
1980年2月
  • 中央书记处总书记胡耀邦(1981年兼中央主席)
  1. 中央书记处书记万里
  2. 王任重
  3. 方毅
  4. 谷牧
  5. 宋任穷
  6. 余秋里
  7. 杨得志
  8. 胡乔木
  9. 胡耀邦
  10. 姚依林
  11. 彭冲
六中全会增选
1981年6月
  • 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1981年参加中央书记处工作)
第十二届
一中全会选举
1982年9月
五中全会改组
1985年9月
第十三届
一中全会通过
1987年11月
  1. 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1989年免职)
  2. 乔石
  3. 芮杏文(1989年免职)
  4. 阎明复(1989年免职)
四中全会改组
1989年6月
  1. 中央书记处书记乔石
  2. 李瑞环
  3. 丁关根
第十四届
一中全会通过
1992年10月
第十五届
一中全会通过
1997年9月
第十六届
一中全会通过
2002年11月
第十七届
一中全会通过
2007年10月
第十八届
一中全会通过
2012年11月
第十九届
一中全会通过
2017年10月
第二十届
一中全会通过
2022年10月
总理
4副总理
5国务委员
秘书长
   
17直属机构
7办事机构
中直机关
加挂牌子
9直属事业单位
19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中直机关
下属机构
19议事协调机构
(括注承担具体工作
的机构)
1949年谭平山1 1954年钱瑛 1959年监察部被撤销 1987年尉健行 1993年曹慶澤 1998年何勇 2003年李至伦 2007年马馼 2013年黄树贤 2016年杨晓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何勇_(1940年)&oldid=87564294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