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昌县 | |
|---|---|
| 县 | |
羊角水堡 | |
| 坐标:25°27′46″N115°44′35″E / 25.462777777778°N 115.74305555556°E /25.462777777778; 115.74305555556 |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隶属行政区 | 江西省赣州市 |
| 政府駐地 | 文武坝镇 |
| 面积 | |
| • 总计 | 2,722 平方公里(1,051 平方英里) |
| 人口(2020年)[1] | |
| • 常住 | 451,513人 |
| • 密度 | 166人/平方公里(430人/平方英里) |
| • 城镇 | 244,184人 |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 郵政編碼 | 342600 |
| 車輛號牌 | 赣B |
| 行政区划代码 | 360733 |
| 網站 | www |
会昌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赣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会昌地處江西省東南部,赣江东源上游地区,東鄰福建省,原為于都县屬地,北宋初期的982年自于都县析出成立,建制延續至今。縣人民政府駐文武坝镇東街11號。
在春秋战国期间,会昌为百越部落世居地[2],曾先后由楚国、吴国、越國统治,楚国征服越国后,会昌地成为楚国势力范围,直到秦灭六国为止[3][4]:13-14。秦灭六国后,会昌隶属于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朝廷析九江郡立豫章郡雩都县,会昌从之[4]:15-17,三国以后,会昌历属庐陵郡、南康郡,隋朝时期,因南康郡为虔州所替代,会昌地亦转由虔州管辖[5]:45,朝廷亦在当地设有九州镇(今麻州镇湘江村),归雩都县管辖,为中原往来闽粤地区的门户城镇[5]:45[6]:26。
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出于方便行政的管理需要,宋廷析九州镇成立会昌县[4]:41,其名称来自于当地民众在建县时凿井发现12块砖瓦,上写有会昌篆文,不过也有一说认为“会昌”得名于境内的会昌峡[6]:26[7]。宋绍定四年(1231年)至咸淳五年(1269年)间,会昌曾改制为军,旋即改回县制[5]:45,元大德元年,升为会昌州,管辖会昌、瑞金两县。明洪武初年,仍改会昌县,隶属赣州府。清沿明制。民国初年属赣南道。1949年9月至1952年8月属宁都行政公署,此后一直属赣州地区行政公署(赣州市)。[8]
文武坝镇、筠门岭镇、西江镇、周田镇、麻州镇、庄口镇、清溪乡、右水乡、高排乡、晓龙乡、珠兰乡、洞头乡、中村乡、站塘乡、永隆乡、富城乡、小密乡、庄埠乡、白鹅乡和 会昌县燕子窝工业园。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會昌縣市常住人口為451513人。
会昌相对于附近县市经济比较落后,人均收入较低,交通落后,206国道扩建后落后状况有些改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