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介休五岳庙

坐标37°01′38″N111°55′08″E / 37.02722°N 111.91889°E /37.02722; 111.9188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7°01′38″N111°55′08″E / 37.02722°N 111.91889°E /37.02722; 111.91889

介休五岳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山西省介休市
分类古建筑
时代
编号第六批第486项
认定时间2006年5月25日

介休五岳庙位于中国山西省介休市城东南隅草市巷(从东大街沿段家巷向南200米,向东折入草市巷90米[1])草市巷小学东侧[2]。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编辑]

介休五岳庙始建于明景泰七年(1456年),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被毁,二十八年(1763年)重建[3]

建筑

[编辑]

介休五岳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149平方米,建筑面积1462平方米。主要建筑有临街影壁、八字影壁、山门、戏楼、钟鼓楼、正殿、献殿、东西配殿、后寝殿等[4]

  • 临街影壁及海蜃楼
    临街影壁及海蜃楼
  • 影壁石雕
    影壁石雕

山门、戏楼、钟鼓楼合为一体,又称海蜃楼。戏楼面阔五间,建于高台之上。明间向北突出一间。檐下斗拱繁复华丽[1]

  • 海蜃楼
    海蜃楼
  • 海蜃楼
    海蜃楼
  • 海蜃楼
    海蜃楼
  • 海蜃楼
    海蜃楼
  • 海蜃楼
    海蜃楼
  • 海蜃楼
    海蜃楼

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顶。

  • 正殿、献殿
    正殿、献殿
  • 正殿、献殿
    正殿、献殿
  • 献殿
    献殿
  • 献殿
    献殿

保护

[编辑]

2006年5月25日,介休五岳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6-486[5]

参考文献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介休五岳庙
  1. ^1.01.1赵寿堂. 山西古建筑地图(下).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1年: 112页.ISBN 978-7-302-57109-4. 
  2. ^连达. 《寻访山西古庙》晋中、晋北篇.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年: 93–95页.ISBN 978-7-302-54762-4. 
  3. ^嘉庆《介休县志》
  4. ^国家文物局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第Ⅳ卷. 文物出版社. 2008: 474.ISBN 978-7-5010-2446-9. 
  5.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国政府网. 2006-05-25 [2020-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8). 
太原市
大同市
阳泉市
长治市
晋城市
朔州市
晋中市
忻州市
吕梁市
临汾市
运城市
跨省市区
参见: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各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索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介休五岳庙&oldid=84937475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