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卡尔·亚尔马·布兰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亚尔马·布兰廷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2013年11月23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2022年8月5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Translated page}}标签。
亞爾馬·布蘭廷
Hjalmar Branting
瑞典 第16任瑞典首相
任期
1920年3月10日—1920年10月27日
君主古斯塔夫五世
前任尼爾斯·埃登
继任格哈尔德·路易斯·德·吉尔
任期
1921年10月13日—1923年4月19日
君主古斯塔夫五世
前任奥斯卡·冯·叙多
继任Ernst Trygger
任期
1924年10月18日—1925年1月24日
君主古斯塔夫五世
前任Ernst Trygger
继任理卡德·桑德勒
个人资料
出生卡尔·亚尔马·布兰廷
Karl Hjalmar Branting

(1860-11-23)1860年11月23日
 瑞典斯德哥爾摩
逝世1925年2月24日(1925-02-24)(64歲)
 瑞典斯德哥爾摩
政党瑞典社會民主工人黨
配偶安娜·耶德琳(Anna Branting)
宗教信仰信義宗/瑞典信義會
签名

卡尔·亚尔马·布兰廷瑞典語Karl Hjalmar Branting,1860年11月23日—1925年2月24日),瑞典政治家和社会民主运动先驱,1921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他曾在斯德哥尔摩乌普萨拉学习,1882年毕业于乌普萨拉大学天文学系,在斯德哥尔摩天文台当助理。但1884年他放弃科学工作成为一位新闻工作者。1886年他担任《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1889年和奥古斯特·帕尔姆(August Palm)成为瑞典社会民主工党的主要组织者之一。1896年~1902年当选为下议院议员。

1907年~1925年他一直担任社会民主工党主席。1905年当危机来临,他铸造了口号 "Hands off Norway, King!",社会民主人士组织一次总罢工反对战争。他主张瑞典执行严格的中立政策,并谋求通过各国社会民主党恢复国际关系。他曾几次参加社会党国际会议,并同荷兰社会党领导人特里尔斯特拉成了中立国的主要发言人。通过对交战国双方社会党人冲突的调解,他成为国际社会民主党人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1917年他任埃登联合政府的财政大臣。1920年、1922年-1923年和1924年-1925年他三次组阁,任内阁首相兼外交大臣。他是第一个瑞典社会民主工党政府。

他为建立国际联盟而积极活动,认为国际联盟可以实现全面裁军与和平,也是瑞典第一个鼓动参加国际联盟的代表,由于他对国际联盟的和平事业所做出的努力,他获得1921年诺贝尔和平奖。1923年他成为国际联盟理事会的成员,并当选为1924年国际劳工组织会议的主席。

布兰廷支持二月革命

1925年1月布兰廷不得不因健康原因辞去首相职务,一月之后,他在斯德哥尔摩去世。为了纪念他,在斯德哥尔摩诺拉·邦广场上塑了一座很大的布兰廷铜像。

前任:
尼爾斯·埃登
瑞典首相
1920
繼任:
格哈尔德·路易斯·德·吉尔
前任:
奥斯卡·冯·叙多
瑞典首相
1921-1923
繼任:
Ernst Trygger
前任:
Ernst Trygger
瑞典首相
1924-1925
繼任:
理卡德·桑德勒
1876年—1974年
1975年—至今
1901年—1925年

1901年:杜南帕西 /1902年:迪科門戈巴特 /1903年:克里默 /1904年:國際法研究院 /1905年:蘇特納 /1906年:羅斯福 /1907年:莫内塔雷诺 /1908年:阿诺尔德松巴耶尔 /1909年:貝爾納特德康斯坦 /1910年:国际和平局 /1911年:阿赛尔弗里德 /1912年:羅脫 /1913年:拉方丹 /1917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1919年:威爾遜 /1920年:布儒瓦 /1921年:布蘭廷朗格 /1922年:南森 /1925年:張伯倫道斯

1926年—1950年

1926年:白里安施特雷澤曼 /1927年:比松克维德 /1929年:凯洛格 /1930年:瑟德布卢姆 /1931年:亚当斯巴特勒 /1933年:安吉尔 /1934年:亨德森 /1935年:奧西茨基 /1936年:薩維德拉·拉馬斯 /1937年:塞西爾 /1938年:南森国际难民办公室 /1944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1945年:賀可德 /1946年:巴尔奇穆德 /1947年:英国教友会美国教友会 /1949年:奧爾 /1950年:本奇

1951年—1975年

1951年:儒奧 /1952年:史懷哲 /1953年:馬歇爾 /1954年:联合国难民署 /1957年:皮爾遜 /1958年:皮爾 /1959年:諾埃爾-貝克 /1960年:盧圖利 /1961年:哈馬舍爾德(颁奖前身故) /1962年:鮑林 /1963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 /1964年: /1965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1968年:卡森 /1969年:國際勞工組織 /1970年:勃勞格 /1971年:勃蘭特 /1973年:基辛格黎德壽(拒绝领奖) /1974年:麥克布賴德佐藤荣作 /1975年:薩哈羅夫

1976年—2000年

1976年:威廉斯科里根 /1977年:國際特赦組織 /1978年:萨达特贝京 /1979年:德蕾莎修女 /1980年:佩雷斯 /1981年:联合国难民署 /1982年:默达尔加西亚 /1983年:瓦文萨 /1984年:图图 /1985年:国际防止核战争医生组织 /1986年:維瑟尔 /1987年:阿里亞斯 /1988年: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1989年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1990年:戈尔巴乔夫 /1991年:昂山素季 /1992年:門楚 /1993年:曼德拉德克勒克 /1994年:阿拉法特佩雷斯拉宾 /1995年:帕格沃什科学和世界事务会议罗特布拉特 /1996年:西门内斯·贝洛奥尔塔 /1997年:国际反地雷组织威廉斯 /1998年:休姆特林布尔 /1999年:無國界醫生 /2000年:金大中

2001年至今

2001年:联合国安南 /2002年:卡特 /2003年:艾芭迪 /2004年:馬塔伊 /2005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巴拉迪 /2006年:尤努斯孟加拉乡村银行 /2007年:戈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2008年:阿赫蒂萨里 /2009年奧巴馬 /2010年刘晓波 /2011年:约翰逊-瑟利夫格鲍伊卡曼 /2012年:欧洲联盟 /2013年:禁止化學武器組織 /2014年:薩塔亞提优素福扎伊 /2015年突尼斯全國對話四方集團 /2016年:桑托斯 /2017年: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 /2018年穆奎格穆拉德 /2019年阿比 /2020年世界糧食計劃署 /2021年雷萨穆拉托夫 /2022年:比亚利亚茨基纪念公民自由中心 /2023年:穆罕默迪 /2024年: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 /2025年:马查多

注:年份不一定是實際獲獎時間,1912年、1919年、1925年、1929年、1933年、1935年、1944年、1952年、1954年、1960年、1962年、1976年的獎項都延後一年頒發。
国际
各地
艺术家
人物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卡尔·亚尔马·布兰廷&oldid=89031139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