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龙县 | |
|---|---|
| 县 | |
沘江“太极图” | |
云龙县(红色)在大理州(粉色)和云南省的位置 | |
| 坐标:25°53′N99°22′E / 25.883°N 99.367°E /25.883; 99.367 |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隶属行政区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
| 政府駐地 | 诺邓镇人民路46号 |
| 下级行政区 | |
| 政府 | |
| • 县委书记 | 任敏[1] |
| • 县长 | 白庆武[2] |
| 面积 | |
| • 总计 | 4,370 平方公里(1,690 平方英里) |
| 海拔 | 1,640 公尺(5,380 英尺) |
| 人口(2020年)[3] | |
| • 常住 | 182,977人 |
| • 密度 | 41.9人/平方公里(108人/平方英里) |
| • 城镇 | 51,298人 |
| 民族 | |
| • 民族比例 | 白族72.7% 汉族11.98% 彝族6.58% 傈僳族5.70% |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 郵政編碼 | 672700 |
| 電話區號 | 872 |
| 車輛號牌 | 云L |
| 行政区划代码 | 532929 |
| 气候 | 亚热带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 |
| •年均温 | 16.1 ℃ |
| •年降水 | 781.4毫米 |
| •年日照 | 2088.3小時 |
| 国内生产总值(2020) | ¥70.43亿 |
| 毗邻 | 东:洱源县、漾濞县 南:永平县、保山市 西:怒江州泸水市 北:剑川县、怒江州兰坪县 |
| 網站 | 云龙县人民政府 |
| 主要参考资料:[4][5] | |
云龙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县人民政府驻诺邓镇。云龙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西北部,全县面积4370平方千米,2020年总人口18.30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6.23%,以白族为主。
“云龙”二字得名于澜沧江,因“澜沧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以升起如龙”故名。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设比苏县,属益州郡。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起至西晋,比苏县属永昌郡。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从永昌郡中分出比苏县,设置西河郡,梁末废比苏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属南宁州总管府,称为尹州。唐麟德元年(664年)改属姚州都督府,仍称尹州。南诏境内澜沧江以东属剑川节度,澜沧江以西属永昌节度。大理国属胜乡郡,称“云龙赕”。元末设置云龙甸军民总管府并防送千户所,隶属金齿宣慰司。明洪武十七(1384年)改为云龙州,明朝皇帝朱元璋授大理国第一代国王段思平的二十四代孙段保为云龙土知州,属大理府。明正统间,改属蒙化府,后仍归大理府。民国二年(1913年)改州为县,属腾越道。民国18年(1929年)改县公署为县政府,直属省。1950年属大理专区,1956年属大理白族自治州。1958年撤销云龙县并入永平县,1961年恢复云龙县建制,仍属大理白族自治州。
云龙县地处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西北部边缘,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结合部。云龙县东连洱源县和漾濞县,南邻永平县和保山市,西交怒江州泸水市,北接剑川县和怒江州兰坪县。云龙县位于东经98°52′—99°46′,北纬25°28′—26°23′之间,东西最大跨距91.8千米,南北最大跨距109千米。云龙县城距州府大理市158公里,距省会昆明市518公里。云龙县国土总面积4,400.95平方千米。[6][5]
全县最高点是苗尾乡的喇嘛枯山,海拔3,663米,最低点为民建乡的红旗坝,海拔730米,县城所在地海拔1,640米[6]。
云龙县属于亚热带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降水量781.4毫米。[5]
| 云龙县气象数据(1981−2010) |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 历史最高温 °C(°F) | 26.4 (79.5) | 28.2 (82.8) | 31.5 (88.7) | 33.0 (91.4) | 35.0 (95.0) | 35.6 (96.1) | 34.5 (94.1) | 33.3 (91.9) | 33.5 (92.3) | 31.4 (88.5) | 27.5 (81.5) | 24.6 (76.3) | 35.6 (96.1) |
| 平均高温 °C(°F) | 18.6 (65.5) | 20.0 (68.0) | 22.8 (73.0) | 25.5 (77.9) | 27.8 (82.0) | 28.4 (83.1) | 27.5 (81.5) | 27.4 (81.3) | 26.5 (79.7) | 24.7 (76.5) | 21.4 (70.5) | 18.9 (66.0) | 24.1 (75.4) |
| 日均气温 °C(°F) | 8.4 (47.1) | 10.5 (50.9) | 13.8 (56.8) | 16.9 (62.4) | 20.3 (68.5) | 22.3 (72.1) | 22.0 (71.6) | 21.4 (70.5) | 20.1 (68.2) | 17.2 (63.0) | 12.4 (54.3) | 8.9 (48.0) | 16.2 (61.1) |
| 平均低温 °C(°F) | 1.1 (34.0) | 3.1 (37.6) | 6.5 (43.7) | 10.1 (50.2) | 14.2 (57.6) | 18.0 (64.4) | 18.6 (65.5) | 18.0 (64.4) | 16.5 (61.7) | 12.8 (55.0) | 6.7 (44.1) | 2.3 (36.1) | 10.7 (51.2) |
| 历史最低温 °C(°F) | −3.5 (25.7) | −2.9 (26.8) | −0.3 (31.5) | 4.0 (39.2) | 7.5 (45.5) | 11.0 (51.8) | 14.1 (57.4) | 11.5 (52.7) | 8.9 (48.0) | 4.2 (39.6) | 0.3 (32.5) | −4.2 (24.4) | −4.2 (24.4) |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9.6 (0.38) | 17.3 (0.68) | 29.4 (1.16) | 22.4 (0.88) | 56.0 (2.20) | 102.9 (4.05) | 154.4 (6.08) | 165.1 (6.50) | 118.5 (4.67) | 74.9 (2.95) | 23.1 (0.91) | 7.0 (0.28) | 780.6 (30.74) |
| 平均相對濕度(%) | 61 | 57 | 54 | 57 | 60 | 70 | 77 | 81 | 80 | 77 | 72 | 68 | 68 |
|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7] | |||||||||||||
诺邓镇、功果桥镇、漕涧镇、白石镇、宝丰乡、关坪乡、团结彝族乡、长新乡、检槽乡、苗尾傈僳族乡和民建乡。
2022年,云龙县生产总值达77.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3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9.20亿元,下降2.8%;第三产业增加值29.61亿元,增长1.9%。三次产业结构为23.9∶37.8∶38.3。人均生产总值42,591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8,277元、13,728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11,945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0亿元,人均1,875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78亿元,人均9,806元。[9]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云龙县总人口(常住人口)共有182,977人,城镇人口51,298人(占28.04%),乡村人口131,679人(占71.96%)。共有男性94,841人、女性88,136人,性别比为107.61。0—14岁人口共32,035人(占17.51%),15—59岁人口共119,165人(占65.13%),60岁及以上人口共31,777人(占17.3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共23,467人(占12.83%)。大学专科学历及以上人口有13,305人,15岁以上的文盲有6,659人,占15岁以上人口的4.41%。[10][11]2020年末统计,云龙县户籍人口共有208,277人[6]。
云龙县境内有汉族、白族、彝族、傈僳族、阿昌族、苗族、傣族、回族8个世居民族[4]。
| 民族 | 汉族 | 白族 | 彝族 | 傈僳族 | 阿昌族 | 苗族 | 傣族 | 回族 | 其他民族 |
|---|---|---|---|---|---|---|---|---|---|
| 人口 | 24,953 | 150,700 | 13,699 | 11,866 | 2,932 | 1,758 | 1,275 | 435 | 659 |
| 占总人口比例 | 11.98% | 72.36% | 6.58% | 5.70% | 1.41% | 0.84% | 0.61% | 0.21% | 0.32% |
| 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 | --- | 82.20% | 7.47% | 6.47% | 1.60% | 0.96% | 0.70% | 0.24% | 0.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