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清宁年间(1055年-1064年)改代北、云、塑招讨司设置云内州。治所在柔服县(今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西北)。包括今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等地。1123年,辽天祚帝逃到云内州,元朝不辖县。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废除云内州。
| 上京道 |
| ||||||||||
|---|---|---|---|---|---|---|---|---|---|---|---|
| 东京道 |
| ||||||||||
| 中京道 |
| ||||||||||
| 南京道 |
| ||||||||||
| 西京道 |
| ||||||||||
| 上京路 |
| ||||||||
|---|---|---|---|---|---|---|---|---|---|
| 中都路 |
| ||||||||
| 东京路 |
| ||||||||
| 北京路 |
| ||||||||
| 西京路 |
| ||||||||
| 南京路 |
| ||||||||
| 河北東路 |
| ||||||||
| 河北西路 |
| ||||||||
| 山東東路 |
| ||||||||
| 山東西路 |
| ||||||||
| 大名府路 |
| ||||||||
| 河東北路 |
| ||||||||
| 河東南路 |
| ||||||||
| 京兆府路 |
| ||||||||
| 咸平路 |
| ||||||||
| 鳳翔路 |
| ||||||||
| 鄜延路 |
| ||||||||
| 庆原路 |
| ||||||||
| 臨洮路 |
| ||||||||
| |||||||||||||||||||||||||||||||||||||||||||||||||||||||||||||||||||||||||||||
| |||||||||||||||||||||||||||||||||||||||||||||||||||||||||||||||||||||||||||||
| |||||||||||||||||||||||||||||||||||||||||||||||||||||||||||||||||||||||||||||
鄂尔多斯历史沿革 | |
|---|---|
| 时代 | 地区名称 |
| 夏商时代 | |
| 西周时代 | 戎狄联邦 |
| 东周时代 | |
| 秦朝 | |
| 西汉时代 | |
| 东汉时代 | |
| 魏晋时代 | 羌胡联邦 |
| 五胡时代 | |
| 北朝时代 | |
| 隋唐时代 | |
| 西夏时代 | |
| 元朝 | |
| 鞑靼时代 | |
| 清朝 | |
| 民国时代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注1:一切地区名按最大涵盖现行地区为原则,每一行为每一时期该地区的名称。 注2:当在一个时代中,今鄂尔多斯地区只属于一个国家,则该时代名称为“X朝”(中华人民共和国例外);若否则称呼“X时代”。 注3:若在“X时代”中,同一时期每一国家都分列表示,用竖线隔开;国名格式为:历史区别名(上标)+国号+国家性质名(下标);若该国在该地区设立多个行政区,则用点隔开。 注4:属国不按国名格式表示;若某一时代该地区属于若干个短暂的政权,则不列出国名(如西夏时代的夏州、民国时代的伊克昭盟) 注5:短暂的地区名不列出;X时代并非X政权贯穿的时代(如西夏时代并非西夏国贯穿的时代,其涵盖时间面超过西夏的建国史)。 | |
| 这是一篇關於内蒙古行政区划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