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乔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乔石
蒋志彤
乔石委员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第6任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任期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任期
1993年3月27日—1998年3月16日
副职
秘书长曹志
前任万里
继任李鹏
选区北京市
多数票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任期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
任期
1987年11月2日—1997年9月18日
总书记赵紫阳江泽民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共十二届五中全会增选)
任期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
任期
1985年9月24日—1997年9月18日
总书记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
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
(1982年9月12日当选为候补书记
1989年6月24日起主持常务工作)
任期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
任期
1985年9月24日—1992年10月18日
总书记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
前任胡启立
继任胡锦涛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任期
1987年11月2日—1992年10月18日
总书记赵紫阳江泽民
前任陈云(第一书记)
继任尉健行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
任期
1985年7月—1992年11月
总书记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
前任陈丕显
继任任建新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党校校长
任期
1989年3月—1993年2月
总书记赵紫阳江泽民
前任高扬
继任胡锦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任期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任期
1986年4月—1988年4月
总理赵紫阳李鹏(代理)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24-12-24)1924年12月24日
 中華民國江苏省上海县
逝世2015年6月14日(2015-06-14)(90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東城區北京醫院
墓地北京市八寶山革命公墓
籍贯浙江定海
民族汉族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配偶郁文
儿女蒋小明(子)
乔晓溪(女)
亲属翁祖望(岳父)
陈若希(岳母)
居住地北京
母校华东联合大学
加拿大里賈納大學名譽法學博士(1996年)
职业政治人物
专业文学

乔石(1924年12月24日—2015年6月14日),原名蒋志彤浙江定海人,出生于上海市[1]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原正国级领导人。曾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纪委书记、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要职[1]。他被外界视为党内的偏改革派。在六四事件中,他立场中立。法轮功事件中,他与江泽民意见产生分歧。

生平

[编辑]

早年生活

[编辑]

蒋志彤1924年12月24日生于上海[2],家有四兄妹,母亲为纱厂女工,父亲为小职员。1940年8月在光华大学附中从事抗日地下工作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改名蒋乔石,后在华东联合大学从事地下中共活动时,去蒋名乔石。

抗战时期

[编辑]

就读中学的乔石於1940年8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与中共学生地下党的工作[1];曾先后在上海南方中學(今上海市敬业中学),光华大学附中(今华东师大一附中)担任学校地下党支部书记[1][3]。大学就读于华东联合大学文学系。国共内战时期任同济大学地下党总支部书记、上海地下党学委总交通等职,领导学生运动[4]

1952年與翁郁文結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编辑]

1954年至1962年,乔石曾在鞍山钢铁建设公司工作,担任鞍山钢铁公司技术处处长。之后在酒泉钢铁公司担任设计院院长兼钢铁研究院院长,后升任酒泉钢铁公司陕西工程管理处党委书记等职位。[5]1962至1963年,在中共中央高级党校理论班学习[6]

文化大革命时期

[编辑]

1965年起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喬石因為與陈布雷的关系而受殘酷迫害,遭隔離審查和拘禁,兩次下放五七幹校[7]

改革开放时期

[编辑]

乔石是中国共产党内的国际问题专家,1963年至1982年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员,副局长,局长,副部长。1982年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83年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1984年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1985年俞強聲事件后,接替被撤职的陈丕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负责全国政法和治安、情报、司法工作。1986年,兼任國務院副總理。1987年11月2日,62岁的乔石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第三)、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纪委书记保留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职务,成为正国级领导人,在党内排名仅次于总书记赵紫阳和总理李鹏

1989年兼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

“六四”时期

[编辑]

六四天安门事件,五常委中李鹏姚依林支持出兵镇压,赵紫阳胡启立反对,乔石中立。[8]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教授丁学良表示,乔石虽对学生民主运动持同情态度,但在邓小平、李鹏等人强硬政策下,他选择沉默,“因为乔石在关键时候尽力阻止使用军队来镇压学生的抗议。当然最后他要服从党的决定。但是他明确地表示不赞成镇压做法。”[9][註 1]1989年6月24日,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乔石在改组后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继续位列第三。

南巡时期

[编辑]

邓小平南巡后,1992年3月2日,乔石在中央党校发表《学习邓小平同志南方重要谈话,加快我国建设和改革步伐》讲话,一时间很多人相信政治局常委会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江泽民和李鹏的位置将被会乔石和朱镕基分别取代,“江落石出”说法甚嚣尘上。江泽民、陈云表态支持南巡讲话精神后,才保得人事稳定。[11]

1992年10月19日,乔石在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连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党内排名维持第三位,仅次于总书记江泽民和总理李鹏。乔石随后不再兼任中共中央纪委书记和中央政法委书记等职务。

全国人大时期

[编辑]

1993年3月,乔石接替万里出任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內通過憲法修正案,把加快經濟立法作為第一要務,推出一批重要經濟法律,初步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框架。同时乔石任内全国人大废除刑法中颇具争议的流氓罪反革命罪投机倒把罪口袋罪,并废除收容审查制度。

退休

[编辑]

1997年9月19日,72岁的乔石因为年龄原因在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卸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在1998年3月卸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职务后退休,由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接任。

逝世

[编辑]

2015年6月14日上午7时8分,喬石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0岁[12]。中共官方发布的讣告如下[13]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沉痛宣告: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书记,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乔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6月14日7时0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14]

乔石的遗体于6月19日火化,当天天安门、新华门、人民大会堂、外交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所在地,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各边境口岸、对外海空港口,中国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15]同日告别仪式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胡锦涛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他的告别仪式[16]

2024年12月16日,纪念乔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讲话[17]

任职

[编辑]

家庭

[编辑]

榮譽与著作

[编辑]
荣誉
著作
  • 《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上下册,2012年人民出版社
  • 《乔石谈改革与发展》2017年人民出版社
  • 《乔石谈党风与党建》2017年人民出版社
  • 《乔石文集》2025年人民出版社[20]

影响与评价

[编辑]

正面

[编辑]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在乔石逝世后发布的讣告中称,“乔石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坚贞不渝,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对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鞠躬尽瘁。”[14]
  • 前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评价他:“工作稳重,为人厚道,光明磊落”。[21]

负面

[编辑]
  • 西班牙最高法院於2013年11月19日對喬石以及中共中央原總書記江澤民、国务院原總理李鵬等其他4個前中國領導人發出逮捕令,指控5人涉嫌“在中國對西藏進行鎮壓罪行”[22]

其他

[编辑]
  • 中国当代问题专家、旅美学者程晓农说:“乔石其实是一个温和的技术官僚,他一直兢兢业业地在他的工作岗位上做事情”;“乔石讲的所有司法观念都是在现在的政治体制范围内的,他并没有什么独特的见解。”
  • 普林斯顿大学中国学社执行主席陈奎德表示:在中国政治领导人中,乔石算是比较开明的,可是在重大事件上,他都是回应主流,即中共中央的决定。他在六四天安门事件上,虽然开始立场比较摇摆、中立,可是最后还是投了邓小平的票。在镇压法轮功问题上,乔石和江泽民的意见大为不同。[23]

注释

[编辑]
  1. ^但據知名中國民運人士,六四天安門事件學生領導人之一的王丹研究指出,在政治局常委內部投票決定是否同意支持鄧小平出兵鎮壓學運的關鍵時刻,這被認為是改革派的人物,卻投下令人不解的棄權票,以至於出現兩票對兩票的結果,使鄧小平可以十三大的內部決議直接拍板決定,因此王丹認為「中國,開始走上了遠離民主,進入權貴資本主義的時代。這一切,喬石那一張關鍵的棄權票,難辭其咎。」[10]

参考文献

[编辑]
  1. ^1.01.11.21.3乔石简历.新华网. 2003-01-18 [2005-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1-27)(中文(简体)). 
  2. ^乔石卡片读书法. [2023-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8). 
  3. ^敬业中学:上海现存最老的名校. 上海市政协 联合时报. [2012-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4. ^“一·二九”血案.同济大学档案馆. [2012-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0)(中文(简体)). 
  5. ^存档副本. 生平:中国前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 [2015-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8). 请检查|access-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6. ^柳玉秋主编. 鞍山文化丛书 鞍山古今名人.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2015.05: 93.ISBN 978-7-5131-4717-0.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7. ^乔石往事:在中联部二十年 夫人为陈布雷侄女. 网易. 2015-06-17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7). 
  8. ^赵紫阳回忆录《改革历程》
  9. ^观点:乔石在89学运的作用应更受肯定. BBC中文网. 2015年6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7日). 
  10. ^王丹:說說喬石這個人(上)蘋果日報2015-7-13
  11. ^专栏 | 夜话中南海: 许永跃回忆中的的邓陈宫斗秘辛. Radio Free Asia. [2023-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9)(中文(中国大陆)). 
  12. ^喬石逝世 曾支持出兵鎮壓六四. 香港《蘋果日報》. [2015-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5)(中文(繁體)). 
  13. ^乔石同志逝世. [2021-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14. ^14.014.1中共中央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 全国政协讣告 乔石同志逝世. 新華網. [2015-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4)(中文(简体)). 
  15. ^乔石同志遗体19日火化 天安门等地将下半旗志哀. 新华网. 2015-06-17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1). 
  16. ^乔石同志遗体在京火化. [2021-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17.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乔石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2024-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24). 
  18. ^一样的高干 两样的子女:对比乔石、李鹏两家人.博讯新闻网. 2004-12-07 [2012-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9)(中文(简体)). 
  19. ^蔣介石文膽親戚 喬石文革受迫害.香港蘋果日報上海澎湃網. 2015-06-15 [2015-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8)(中文(简体)). 
  20. ^《乔石文集》出版发行.人民日报 (北京). 新华社. 2025-02-27: 4 (2025-02-28) [2025-03-02] –通过人民网(中文(中国大陆)). 请检查|publication-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21. ^田纪云:回忆与乔石同志相处的岁月. 《南方周末》.求是理论网. 2011-12-12 [2012-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4)(中文(简体)). 
  22. ^「西班牙起訴中國前領導人並非要逮捕誰」. BBC. 2013-11-21 [2013-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23). 
  23. ^评论人士:乔石较温和 跟江泽民分歧大. 美国之音.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6). 

外部链接

[编辑]

中国政府网:

央视网:

人民网:

参见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前任:
万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1993年3月-1998年3月
繼任:
李鹏
中国共产党职务
前任:
胡启立
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
(1982年9月当选为候补书记
1989年6月起主持常务工作)

1985年9月-1992年10月
繼任:
胡锦涛
前任:
高扬
中共中央党校校长
1989年3月-1993年2月
前任:
陈云
(第一书记)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1987年11月-1992年10月
繼任:
尉健行
前任:
陈野苹
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1984年4月-1985年7月
前任:
陈丕显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
1985年7月-1992年11月
繼任:
任建新
前任:
胡启立
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
1983年6月-1984年4月
繼任:
王兆国
前任:
姬鹏飞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1982年4月-1983年7月
繼任:
钱李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排名順序
前任:
李鹏
(位列第二)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
常务委员会委员
(位列第三)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
繼任:
李瑞环
(位列第四)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
常务委员会委员
(位列第三)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中共十四大
繼任:
姚依林
(位列第四)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
常务委员会委员
(位列第三)

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繼任:
胡启立
(位列第四)
第六届
五中全会
1934年1月
  1. 博古(中央总书记至1935年)
  2. 张闻天
  3. 周恩来
  4. 项英
中央政治局会议
1943年3月
  1. 毛泽东(中央书记处主席)
  2. 刘少奇
  3. 任弼时
第七届
一中全会选举
1945年6月
  1. 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中央主席)
  2. 朱德
  3. 刘少奇
  4. 周恩来
  5. 任弼时中央秘书长
  • 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45年8月增选):陈云
  • 彭真
二中全会调整
1949年3月
  1. 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中央主席)
  2. 刘少奇
  3. 周恩来
  4. 朱德
  5. 任弼时(中央秘书长,1950年逝世)陈云(1950年代理中央书记处书记,1950年递补)
第八届
一中全会选举
1956年9月
  • 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1966年停止工作)
  1. 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小平
  2. 彭真(1966年停职)
  3. 王稼祥
  4. 谭震林
  5. 谭政(1960年遭批判,1962年撤职)
  6. 黄克诚(1959年遭批判,1962年撤职)
  7. 李雪峰
五中全会增选
1958年5月
  1. 中央书记处书记李富春
  2. 李先念
十中全会增选
1962年9月
  1. 中央书记处书记陆定一(1966年停职)
  2. 康生
  3. 罗瑞卿(1965年遭批判,1966年停职)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增选
1966年5月
  • 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陶铸
  1. 中央书记处书记叶剑英
十一中全会补选
1966年8月
1966年12月起中央书记处停止工作
第十一届
五中全会选举
1980年2月
  • 中央书记处总书记胡耀邦(1981年兼中央主席)
  1. 中央书记处书记万里
  2. 王任重
  3. 方毅
  4. 谷牧
  5. 宋任穷
  6. 余秋里
  7. 杨得志
  8. 胡乔木
  9. 胡耀邦
  10. 姚依林
  11. 彭冲
六中全会增选
1981年6月
  • 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1981年参加中央书记处工作)
第十二届
一中全会选举
1982年9月
五中全会改组
1985年9月
第十三届
一中全会通过
1987年11月
  1. 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1989年免职)
  2. 乔石
  3. 芮杏文(1989年免职)
  4. 阎明复(1989年免职)
四中全会改组
1989年6月
  1. 中央书记处书记乔石
  2. 李瑞环
  3. 丁关根
第十四届
一中全会通过
1992年10月
第十五届
一中全会通过
1997年9月
第十六届
一中全会通过
2002年11月
第十七届
一中全会通过
2007年10月
第十八届
一中全会通过
2012年11月
第十九届
一中全会通过
2017年10月
第二十届
一中全会通过
2022年10月

刘少奇
1954-1959

朱 德
1959-1976

叶剑英
1978-1983

彭 真
1983-1988

万 里
1988-1993

乔 石
1993-1998

李 鹏
1998-2003

吴邦国
2003-2013

张德江
2013-2018

栗战书
2018-2023

赵乐际
2023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1982年9月13日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1985年9月24日中共十二届五中全会改组,1982年9月至1987年11月任职
5常委会委员
胡耀邦(中央总书记至1987年)[注 1] ·邓小平(中央军委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赵紫阳(国务院总理,1987年代理中央总书记,国家体改委主任至1987年) ·李先念(国家主席) ·陈云(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20 委员
按姓氏笔划为序:
万里(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 ·习仲勋 ·方毅(国务委员) · 邓小平 ·田纪云(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秘书长至1985年) ·乔石(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1986年兼国务院副总理) ·李鹏(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教委主任) · 李先念 ·杨尚昆(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 ·杨得志(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解放军总参谋长) ·吴学谦(国务委员、外交部部长) ·余秋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 陈云 · 赵紫阳 ·胡乔木 ·胡启立(中央书记处书记) · 胡耀邦 ·姚依林(国务院副总理,1987年兼国家计委主任) ·倪志福(全国总工会主席,天津市委书记至1987年) ·彭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2 候补委员
秦基伟(北京军区司令员) ·陈慕华(国务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1. ^每人姓名后的职务,是自1985年9月24日中共十二届五中全会闭幕起,至1987年10月25日中共十三大开幕止,此人在担任政治局委员期间所兼任的职务。
« 第十二届(五中全会前)第十二届(五中全会后)第十三届 »
1987年11月2日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1987年11月至1992年10月任职
5-2+3常委会委员
赵紫阳(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至1989年,1989年撤职)[注 1] ·江泽民(1989年增选,中央总书记,上海市委书记至1989年,上海市市长至1988年,1989年兼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990年兼国家中央军委主席) ·李鹏(国务院总理,国家体改委主任至1990年) ·乔石(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1989年兼中央党校校长) ·胡启立(中央书记处书记,1989年免职) ·姚依林(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计委主任至1989年) ·宋平(1989年增选,中央组织部部长至1989年) ·李瑞环(1989年增选,中央书记处书记,天津市委书记至1989年,天津市市长至1989年)
17-2 委员
按姓氏笔划为序:
万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田纪云(国务院副总理) · 乔石 · 江泽民 · 李鹏 ·李铁映(国务委员、国家教委主任) · 李瑞环 ·李锡铭(北京市委书记) ·杨汝岱(四川省委书记) ·杨尚昆(国家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至1989年→1989年兼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 ·吴学谦(国务院副总理) · 宋平 ·赵紫阳(1989年撤职) ·胡启立(1989年免职) ·胡耀邦(1989年逝世) · 姚依林 ·秦基伟(国务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部长)
1 候补委员
丁关根(1988年兼国务院台办主任至1990年,1989年兼中央书记处书记,1990年兼中央统战部部长)
  1. ^每人姓名后的职务,是自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起,至1992年10月12日中共十四大开幕止,此人在担任政治局委员期间所兼任的职务。
« 第十二届(五中全会后)第十三届第十四届 »
1992年10月19日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1992年10月至1997年9月任职
7常委会委员
江泽民(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注 1] ·李鹏(国务院总理) ·乔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李瑞环(全国政协主席) ·朱镕基(国务院副总理,1993年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至1995年) ·刘华清(中央军委副主席) ·胡锦涛(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
20-1+1 委员
按姓氏笔划为序:
丁关根(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 ·田纪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朱镕基 · 乔石 · 刘华清 · 江泽民 · 李鹏 ·李岚清(国务院副总理) ·李铁映(国务委员、国家体改委主任) · 李瑞环 ·杨白冰 ·吴邦国(上海市委书记至1994年,1994年兼中央书记处书记,1995年兼国务院副总理) ·邹家华(国务院副总理) ·陈希同(北京市委书记至1995年,1995年撤职) · 胡锦涛 ·姜春云(山东省委书记至1994年,1994年兼中央书记处书记,1995年兼国务院副总理) ·钱其琛(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部长) ·黄菊(1994年增选,上海市市长至1995年,1994年兼上海市委书记) ·尉健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1995年兼北京市委书记至1997年) ·谢非(广东省委书记) ·谭绍文(天津市委书记,1993年逝世)
2 候补委员
温家宝(中央书记处书记) ·王汉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 ^每人姓名后的职务,是自1993年3月31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起,至1997年9月12日中共十五大开幕止,此人在担任政治局委员期间所兼任的职务。
« 第十三届第十四届第十五届 »
冷战相关人物
北美洲
 美国
 加拿大
 古巴
 尼加拉瓜
南美洲
 阿根廷
 巴西
 智利
 英国
 法國
 西德
 義大利
 挪威
 葡萄牙
西班牙 西班牙
 土耳其
 聖座
 苏联
华沙条约组织
 东德
 波蘭
 捷克斯洛伐克
 羅馬尼亞
 保加利亚
匈牙利 匈牙利
 阿尔巴尼亚
 南斯拉夫
亚洲
东亚
海峽兩岸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華民國
 日本
朝鲜半岛
 朝鲜
 韩国
 蒙古人民共和国
东南亚
越南
 北越
 南越
 印度尼西亞
 泰國
 菲律賓
 马来西亚
 新加坡
 緬甸
 柬埔寨
 老挝
南亚
 阿富汗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澳大利亞
中东及非洲
中东
 土耳其
 以色列
 埃及
 约旦
 叙利亚
 伊拉克
 沙烏地阿拉伯
伊朗 伊朗
利比亚 利比亞
 阿尔及利亚
 突尼西亞
也门
 北也門
 南也門
巴勒斯坦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撒哈拉以南
非洲
 南非
 塞内加尔
 几内亚
 科特迪瓦
 马里
 上沃尔特 布吉納法索
 加纳
 多哥
 達荷美 贝宁
 奈及利亞
 中非
 加彭
 刚果共和国 剛果人民共和國
 刚果民主共和国 扎伊尔
埃塞俄比亚 衣索比亞
 索马里
 肯尼亚
 乌干达
 坦桑尼亚
 安哥拉
 纳米比亚
 尚比亞
 羅德西亞 辛巴威
 马拉维
莫桑比克莫桑比克莫桑比克
 利比里亚
人选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
政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第一届
第二届
第三届
第四届
第五届(1978年)
第五届(1980年)
第五届(1982年)
第六届
第七届
第八届
  1. 朱镕基(兼央行行长)
  2. 邹家华
  3. 钱其琛(兼外交部长
  4. 李岚清
  5. 吴邦国(增补)
  6. 姜春云(增补)
第九届
第十届
  1. 黄菊
  2. 吴仪(兼卫生部长)
  3. 曾培炎
  4. 回良玉
第十一届
第十二届
第十三届
第十四届
总理
赵紫阳李 鹏(代理)
副总理
国务委员
秘书长
   

 1.外交部  部长:吴学谦(兼)
 2.国防部  部长:张爱萍(兼)
 3.国家计划委员会  主任:宋 平(兼)姚依林(兼)
 4.国家经济委员会  主任:张劲夫(兼)吕 东
 5.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主任:赵紫阳(兼)李铁映
 6.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主任:方 毅(兼)宋 健
 7.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主任:陈 彬丁衡高
 8.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任:楊靜仁司马义·艾买提
 9.公安部  部长:刘复之阮崇武王 芳
10.国家安全部  部长:凌 云贾春旺
11.民政部  部长:崔乃夫
12.司法部  部长:邹 瑜
13.财政部  部长:王丙乾(兼)
14.商业部  部长:刘 毅
15.对外经济贸易部  部长:陈慕华(兼)郑拓彬
16.农牧渔业部  部长:何 康
17.林业部  部长:杨 钟高德占
18.水利电力部  部长:钱正英
19.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部长:李锡铭芮杏文叶如棠
20.地质矿产部  部长:孫大光朱 训
21.冶金工业部  部长:李东冶戚元靖
22.机械工业部  部长:周建南
23.核工业部  部长:蒋心雄
24.航空工业部  部长:莫文祥

25.电子工业部  部长:江泽民李铁映
26.兵器工业部  部长:于 一邹家华
27.航天工业部  部长:张 钧李绪鄂
28.煤炭工业部  部长:高扬文于洪恩
29.石油工业部  部长:唐 克王 涛
30.化学工业部  部长:秦仲达
31.纺织工业部  部长:吴文英
32.轻工业部  部长:杨 波曾宪林
33.铁道部  部长:陈璞如丁关根
34.交通部  部长:李 清錢永昌
35.邮电部  部长:文敏生杨泰芳
36.劳动人事部  部长:赵守一赵东宛
37.文化部  部长:朱穆之王 蒙
38.新华通讯社  社长:穆 青
39.广播电视部  部长:吴冷西艾知生
40.教育部  部长:何东昌李 鹏(兼)
41.卫生部  部长:崔月犁陈敏章
42.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  主任:李梦华
43.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任:钱信忠王 伟彭珮云
44.中国人民银行  行长:吕培俭陈慕华(兼)
45.审计署  审计长:于明涛吕培俭
46.中国科学院  院长:卢嘉锡周光召
47.监察部  部长:尉健行

22直属机构
4办事机构
第五届国务院第六届国务院第七届国务院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1949年-1955年)
朱 德(1949–1955)
中国共产党党旗
中央监察委员会1书记
(1955年-1969年2
董必武(1955–1969)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3
(1978年至今)
注1:1955年3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决定设立中央监察委员会,代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注2:1969年,中共九大决定取消纪律检查机关
注3: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重新设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央政法小组组长
彭真罗瑞卿谢富治小组撤销(实际工作:康生汪东兴纪登奎
中国共产党党旗
中央政法委书记
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含中共中央组织局主任)
中国共产党党旗
中国共产党党旗
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厅主任
(1941年-1948年)
中国共产党党旗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主任
(1948年至今)
国际
各地
人物
其他
背景
思想前導
經濟變革
政治環境
經過
發展
北京外各地情况
其他地點
相關條目
中国共产党
八大元老
政治局
常務委員
地方領導
其他人士
運動成員
學生成員
其他人士
運動組織
武裝部隊
軍事將領
戒嚴部隊
相關作品
书刊
歌曲
影剧
他类
組織與網站
紀念活動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乔石&oldid=87696881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