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兰察布市 ᠤᠯᠠᠭᠠᠨᠴᠠᠪ ᠬᠣᠲᠠ | |
|---|---|
| 地级市 | |
乌兰察布站 | |
乌兰察布市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位置 | |
| 坐标:40°59′42″N113°07′55″E / 40.995°N 113.132°E /40.995; 113.132 |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自治區 | 内蒙古自治区 |
| 設立 | 2003年12月1日 |
| 語源 | 四子王旗境內有烏蘭察布河,河名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山崖” |
| 政府駐地 | 集宁区 |
| 下级行政区 | 1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5个县、4个旗 |
| 政府 | |
| • 市委書記 | 周凯 |
| • 人大常委會主任 | 史良 |
| • 市長 | 奇飞云(女,蒙古族) |
| • 政協主席 | 岳艳美(女) |
| 面积 | |
| • 地级市 | 54,456 平方公里(21,026 平方英里) |
| • 市區 | 407 平方公里(157 平方英里) |
| 面积排名 | 全区第9位(佔全内蒙古自治区4.72%) |
| 最高海拔 | 2,349 公尺(7,707 英尺) |
| 人口(2024) | |
| • 常住 | 160.48萬人 |
| • 排名 | 全区第7位(佔全内蒙古自治区8.41%) |
| • 密度 | 38.8人/平方公里(100人/平方英里) |
| • 城镇(2024) | 99.4萬人 |
| 語言 | |
| • 官方語言 | 漢語、蒙古语 |
| • 方言 | 漢語(晋语张呼片)、蒙古语(察哈尔方言) |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 郵政編碼 | 012000 |
| 電話區號 | 474 |
| 車輛號牌 | 蒙J |
| 气候 | 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 |
| •年均温 | 4.25 ℃ |
| •年降水 | 363.9毫米 |
| 行政区划代码 | 150900 |
| 舊稱 | 老鸹嘴 |
| 国内生产总值(2022) | ¥1,017.9亿(全区第8位,佔全内蒙古自治区4.44%) 146.71亿美元(汇率) |
| •人均 | ¥43,221(全区第11位) 6,939美元(汇率) |
| 網站 | 乌兰察布市政府网站 |
| 本表面积、人口、经济数据参考《内蒙古统计年鉴-2016》 | |
乌兰察布市(蒙古语:ᠤᠯᠠᠭᠠᠨᠴᠠᠪ
ᠬᠣᠲᠠ,鲍培转写:Ulaγančab qota,西里尔字母:Улаанцав хо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市境北邻锡林郭勒盟,东界河北省张家口市,南接山西省大同市、朔州市,西临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西北达蒙古国。阴山山脉大青山横亘市境中部,北麓为内蒙古高原,称为“后山地区”,南麓为黄土高原丘陵区,称为“前山地区”,地势中部高,南北低。境内河流分属黄河、永定河、内陆河三大水系。全市总面积5.45万平方公里。“乌兰察布”是蒙古语音译,意为“红色的山崖”。雖然此名稱與清代的烏蘭察布盟有關,但目前的烏蘭察布市除四子王旗以外過去均屬察哈爾右翼四旗轄地[1]。烏蘭察布市常住人口一百餘萬,其中漢族约占總人口的96%,蒙古族约占總人口的3%。市政府驻集宁区察哈尔西街18号。
乌兰察布市辖境历史上长期处于中原王朝和游牧帝国争夺的农牧分界线上。战国时期属赵国,秦代于今境设立云中郡、代郡和雁门郡。西汉时被匈奴占据。北魏时为拓跋鲜卑所据。隋、唐時代为突厥和中原王朝交互統治。五代十國时代起先后归属契丹、女真、蒙古等征服王朝。元代设置集宁路,治今集宁区。明代中叶,蒙古達延汗于今境置土默特万户,属漠南蒙古。清崇德年间各部先后归附清廷,康熙年间四子部落、茂明安部、喀尔喀右翼部、乌喇特部前、中、后三公旗等六旗首次会盟于今四子王旗境内,因其地名“乌兰察布”(紅色山崖),遂置乌兰察布盟。康熙十四年(1675年),清廷將察哈尔部改為八旗,八旗察哈爾右翼四旗位于今乌兰察布辖境东部。

民国三年(1914年),乌兰察布盟六旗属绥远特别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属綏遠省,并将原察哈尔特别区管辖的丰镇、凉城、兴和、陶林、集宁5县划归绥远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國民政府將察哈尔盟右翼四旗劃入綏遠省,又稱綏東四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巴彦塔拉盟成立,今境属之。
1949年9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进驻绥远省,綏遠和平解放。1950年4月1日,成立乌兰察布盟自治政府,驻乌兰花镇,辖四子王旗、达尔罕旗、茂明安旗、乌拉特西公旗、中公旗和东公旗;同年8月11日改设乌兰察布盟自治区。
1952年10月,中公旗与东公旗合并为乌拉特中后联合旗;达尔罕旗与茂明安旗合并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1954年3月5日,撤销綏遠省,乌兰察布蒙古族自治区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并复称乌兰察布盟,驻固阳县。同时将原属察哈尔盟的右翼四旗划归乌兰察布盟;撤销集宁专区,改设平地泉行政区;撤销正黄旗,改设察哈尔右翼前旗;撤销镶蓝镶红联合旗、陶林县,改设察哈尔右翼中旗;撤销東四旗中心旗,改设察哈尔右翼后旗。1956年3月,撤销平地泉镇,改设縣級集宁市。
1958年3月10日,将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划归巴彦淖尔盟;同年4月2日,撤销平地泉行政区,所辖旗县市划归乌兰察布盟,盟行政公署由固阳县迁驻集宁市,辖集宁市、四子王旗、达茂旗、察右前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土默特旗、萨拉齐县、丰镇县、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凉城县、兴和县、卓资县、武川县、武东县、固阳县,共1市、6旗、11县;同年5月,萨拉齐县并入土默特旗,武东县并入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卓资县,将固阳县划归包头市。
1960年2月1日,将土默特旗划归呼和浩特市。1962年3月31日,原属河北省的商都县划归乌兰察布盟[註 1]。
1963年2月21日,呼和浩特市的土默特旗、包头市的固阳县再次划入。1966年1月1日,撤销土默特旗,分设土默特左旗和土默特右旗。1969年11月,锡林郭勒盟的苏尼特右旗、化德县、二连浩特市划入。
1971年7月,将土默特右旗、固阳县划归包头市,将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划归呼和浩特市。
1980年5月,将苏尼特右旗、二连浩特市划归锡林郭勒盟。
1990年11月15日,撤销丰镇县,设立丰镇市。
1995年12月,将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划归呼和浩特市。
1996年1月,将武川县划归呼和浩特市,将达茂旗划归包头市。
2003年12月,撤销乌兰察布盟,设立乌兰察布市;原集宁市改设集宁区。
乌兰察布属呼包银经济区和京津唐经济带的结合部,区位优越。东距首都北京320公里,西接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130公里,南倚煤都大同100公里,北与蒙古国接壤,距中国北方最大的陆路口岸二连浩特300公里,国境线104公里。
乌兰察布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是自治区东进西出的 “桥头堡 ”、北开南联的交汇点,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通往蒙古国、俄罗斯和东欧的重要国际通道。
|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气象数据(1971年至2000年) |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 历史最高温 °C(°F) | 8.0 (46.4) | 13.1 (55.6) | 18.2 (64.8) | 30.1 (86.2) | 31.9 (89.4) | 32.4 (90.3) | 33.6 (92.5) | 32.5 (90.5) | 32.4 (90.3) | 24.6 (76.3) | 18.3 (64.9) | 8.3 (46.9) | 33.6 (92.5) |
| 平均高温 °C(°F) | −6.1 (21.0) | −2.4 (27.7) | 4.0 (39.2) | 13.1 (55.6) | 20.0 (68.0) | 24.0 (75.2) | 25.4 (77.7) | 23.7 (74.7) | 18.8 (65.8) | 12.1 (53.8) | 2.7 (36.9) | −4.1 (24.6) | 10.9 (51.7) |
| 日均气温 °C(°F) | −13.0 (8.6) | −9.7 (14.5) | −2.8 (27.0) | 5.9 (42.6) | 13.2 (55.8) | 17.7 (63.9) | 19.5 (67.1) | 17.6 (63.7) | 12.1 (53.8) | 5.0 (41.0) | −3.9 (25.0) | −10.6 (12.9) | 4.3 (39.7) |
| 平均低温 °C(°F) | −18.5 (−1.3) | −15.6 (3.9) | −9.1 (15.6) | −1.1 (30.0) | 5.7 (42.3) | 10.7 (51.3) | 13.6 (56.5) | 11.9 (53.4) | 5.8 (42.4) | −1.0 (30.2) | −9.1 (15.6) | −15.8 (3.6) | −1.9 (28.6) |
| 历史最低温 °C(°F) | −32.4 (−26.3) | −30.6 (−23.1) | −24.3 (−11.7) | −14.5 (5.9) | −6.0 (21.2) | −0.1 (31.8) | 6.9 (44.4) | 0.0 (32.0) | −6.5 (20.3) | −14.5 (5.9) | −27.8 (−18.0) | −31.6 (−24.9) | −32.4 (−26.3) |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1.8 (0.07) | 3.6 (0.14) | 6.8 (0.27) | 15.0 (0.59) | 26.4 (1.04) | 56.9 (2.24) | 98.5 (3.88) | 93.8 (3.69) | 39.9 (1.57) | 14.8 (0.58) | 4.9 (0.19) | 1.5 (0.06) | 363.9 (14.32) |
| 平均降水天数(≥ 0.1 mm) | 2.0 | 2.8 | 4.1 | 4.4 | 6.1 | 11.0 | 14.7 | 13.5 | 9.0 | 4.7 | 2.5 | 2.1 | 76.9 |
| 数据来源:中国天气网[3] | |||||||||||||
| 机构 | 中国共产党 乌兰察布市委员会 | 乌兰察布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 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乌兰察布市委员会 |
|---|---|---|---|---|
| 职务 | 书记 | 主任 | 市长 | 主席 |
| 姓名 | 周凯[4] | 史良[5] | 刘海泉[6] | 岳艳美(女)[7] |
| 民族 | 汉族 | 汉族 | 汉族 | 汉族 |
| 籍贯 | 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 | 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 | 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后旗 | |
| 出生日期 | 1973年5月(52歲) | 1967年12月(57歲) | 1975年11月(49歲) | 1970年2月(55歲) |
| 就任日期 | 2024年11月 | 2021年2月 | 2025年3月 | 2024年1月 |
|
|
清代烏蘭察布盟轄有六旗,依次是:四子部落旗、喀爾喀右翼旗、茂明安旗、烏喇特中公旗、烏喇特東公旗、烏喇特西公旗。乾隆年间一度将内属的歸化土默特旗部分佐领另设一扎萨克旗参加乌兰察布盟,但随即裁撤。清中期起,随着汉民移入,当地开始蒙汉分治,乌兰察布盟各旗的汉人垦地划归归绥道各厅,属山西省管辖。
民国时期放垦政策基本延续,只是将厅改县,推行旗县并存。中共建政后,该地行政区划经历了较大调整,清代乌兰察布盟各旗中只有四子王旗留在乌兰察布市境内,现代乌兰察布市辖境的其余大部地区在清代为八旗察哈尔的右翼四旗地域。[8][9]
| 乌兰察布市行政区划图 | |||||||||||
|---|---|---|---|---|---|---|---|---|---|---|---|
| 区划代码[10] | 区划名称 传统蒙古文 | 汉语拼音 拉丁字母转写[11] | 面积[註 2][12] (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註 3][13] (2020年普查) | 政府驻地 | 邮政编码 | 乡级行政区划[14] | ||||
| 街道 办事处 | 镇 | 乡 | 其中: 民族乡 | 苏木 | |||||||
| 150900 | 乌兰察布市 ᠤᠯᠠᠭᠠᠨᠴᠠᠪ ᠬᠣᠲᠠ | Wūlánchábù Shì Ulaγančab qota | 54,455.89 | 1,706,328 | 集宁区 | 012000 | 13 | 52 | 32 | 1 | 9 |
| 150902 | 集宁区 ᠵᠢᠨᠢᠩ ᠲᠣᠭᠣᠷᠢᠭ | Jíníng Qū J̌ining toγoriγ | 393.72 | 425,059 | 新体路街道 | 012000 | 8 | 1 | 1 | ||
| 150921 | 卓资县 ᠵᠦᠸᠧᠽᠢ ᠰᠢᠶᠠᠨ | Zhuózī Xiàn J̌üvëzi siyan | 3,100.37 | 85,648 | 卓资山镇 | 012300 | 5 | 3 | |||
| 150922 | 化德县 ᠬᠤᠸᠠᠳ᠋ᠧ ᠰᠢᠶᠠᠨ | Huàdé Xiàn Quvadë siyan | 2,534.14 | 95,273 | 长顺镇 | 013300 | 3 | 3 | |||
| 150923 | 商都县 ᠱᠠᠩᠳᠤ ᠰᠢᠶᠠᠨ | Shāngdū Xiàn Šangdu siyan | 4,283.50 | 173,926 | 七台镇 | 013400 | 6 | 4 | |||
| 150924 | 兴和县 ᠰᠢᠩ ᠾᠧ ᠰᠢᠶᠠᠨ | Xīnghé Xiàn Sing hë siyan | 3,512.44 | 167,881 | 城关镇 | 013600 | 5 | 4 | |||
| 150925 | 凉城县 ᠯᠢᠶᠠᠩᠴᠧᠩ ᠰᠢᠶᠠᠨ | Liángchéng Xiàn Liyangčëng siyan | 3,451.40 | 119,061 | 岱海镇 | 013700 | 6 | 2 | 1 | ||
| 150926 | 察哈尔右翼前旗 ᠴᠠᠬᠠᠷ ᠪᠠᠷᠠᠭᠤᠨ ᠭᠠᠷᠤᠨ ᠡᠮᠦᠨᠡᠳᠦ ᠬᠣᠰᠢᠭᠤ | Cháhā'ěr Yòuyì Qián Qí Čaqar baraγun γarun emünedü qosiγu | 2,453.71 | 125,172 | 土贵乌拉镇 | 012200 | 5 | 4 | |||
| 150927 | 察哈尔右翼中旗 ᠴᠠᠬᠠᠷ ᠪᠠᠷᠠᠭᠤᠨ ᠭᠠᠷᠤᠨ ᠳᠤᠮᠳᠠᠳᠤ ᠬᠣᠰᠢᠭᠤ | Cháhā'ěr Yòuyì Zhōng Qí Čaqar baraγun γarun dumdadu qosiγu | 4,185.49 | 86,108 | 科布尔镇 | 013500 | 5 | 4 | 2 | ||
| 150928 | 察哈尔右翼后旗 ᠴᠠᠬᠠᠷ ᠪᠠᠷᠠᠭᠤᠨ ᠭᠠᠷᠤᠨ ᠬᠣᠶᠢᠲᠤ ᠬᠣᠰᠢᠭᠤ | Cháhā'ěr Yòuyì Hòu Qí Čaqar baraγun γarun qoitu qosiγu | 3,782.87 | 103,599 | 白音察干镇 | 012400 | 5 | 1 | 2 | ||
| 150929 | 四子王旗 ᠳᠥᠷᠪᠡᠳ ᠬᠣᠰᠢᠭᠤ | Sìzǐwáng Qí Dörbed qosiγu | 24,036.15 | 129,372 | 乌兰花镇 | 011800 | 5 | 3 | 5 | ||
| 150981 | 丰镇市 ᠹᠧᠩᠵᠧᠨ ᠬᠣᠲᠠ | Fēngzhèn Shì Fëngǰën qota | 2,722.11 | 195,229 | 北城区街道 | 012100 | 5 | 5 | 3 | ||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14.36万人[15]。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减少18.27万人,下降7.85%。年平均降低率为0.82%。其中,男性为109.45万人,占总人口的51.06%;女性为104.91万人,占总人口的48.9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4.37。0-14岁的人口为28.68万人,占13.38%;15-64岁的人口为162.95万人,占79.54%;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2.73万人,占10.6%。 截至2018年底,乌兰察布市常住人口209.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4.26万人,乡村人口105.3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9.7%。全年出生人口1.21万人,出生率为5.8‰;死亡人口为1.82万人,死亡率为8.7‰;自然增长率为-0.6‰。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271.1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139.2万人,女性人口为131.9万人;汉族人口为259.34万人,蒙族人口为8.96万人,其他少数民族为2.80万人。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706,328人[16][1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143,590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437,262人,下降20.4%,年平均增长率为-2.26%。其中,男性人口为869,837人,占总人口的50.98%;女性人口为836,491人,占总人口的49.0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99。0-14岁的人口为188,519人,占总人口的11.05%;15-59岁的人口为1,006,828人,占总人口的59.01%;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10,981人,占总人口的29.95%,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55,166人,占总人口的20.81%。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018,617人,占总人口的59.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87,711人,占总人口的40.3%。全市共有家庭户795 202户[註 4],集体户27,133户,家庭户人口为1,613,705人,集体户人口为92,62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0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03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64人减少0.61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621,654人,占95.04%;蒙古族人口为64,926人,占3.81%;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19,748人,占1.1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441,960人,下降21.42%,占总人口比例下降1.23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4,698人,增长5.87%,占总人口比例增加1.23个百分点。其中,蒙古族人口增加2,606人,增长4.18%,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9个百分点。
| 民族名称 | 汉族 | 蒙古族 | 满族 | 回族 | 苗族 | 彝族 | 土家族 | 达斡尔族 | 藏族 | 侗族 | 其他民族 |
|---|---|---|---|---|---|---|---|---|---|---|---|
| 人口数 | 1,621,654 | 64,926 | 8,806 | 6,889 | 572 | 427 | 410 | 403 | 242 | 240 | 1,759 |
| 占总人口比例(%) | 95.04 | 3.81 | 0.52 | 0.40 | 0.03 | 0.03 | 0.02 | 0.02 | 0.01 | 0.01 | 0.10 |
| 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 | - | 76.68 | 10.40 | 8.14 | 0.68 | 0.50 | 0.48 | 0.48 | 0.29 | 0.28 | 2.08 |
乌兰察布境内的汉语变体多属于晋语,蒙古语使用者多位于四子王旗,属蒙古语中部方言。

乌兰察布市交通发达、便利,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是“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和中欧班列重要的节点城市。
乌兰察布境内主要有京包线(含2012年通车的集包第二双线)、张集线、集二线、集通线、丰准线等铁路。以及呼張客運專线、乌大高速铁路、集二客专(规划)集赤通长高铁(规划)等多条高铁。2016年,乌兰察布开通了首列中欧班列X9053次(乌兰察布——阿拉木图)。自始发以来,已开通5条国际线路,累计开行293列(截至2020年5月6日),成为唯一非省会中欧班列节点城市。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印发呼包鄂乌“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提出将乌兰察布纳入呼包鄂一体化发展中,并提出共建轨道上的呼包鄂乌,统筹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构建高品质快速轨道交通网,12月8日,呼包鄂乌城际管内动车组列车开行铁路e卡通服务。[19][20][21]
全市通车总里程近7000公里,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以
110国道、
208国道、
335国道、
京藏高速、
京新高速和
二广高速呼满大通道为主干的公路交通网络。
乌兰察布集宁机场,通航于2016年4月25日。该机场项目总投资5.17亿元,飞行区等级为4C级,跑道长度3,200m,航站楼面积35,700㎡,可满足波音737系列及以下机型飞机起降,站坪机位可同时停放3架波音737系列的C类飞机和1架Y-12等B类飞机。在《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乌兰察布机场被列为续建机场,届时飞行区等级将升级为4E级别,并拟晋升国际机场,机场按照满足2020年吞吐量4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00吨设计。[22]

截至2019年,全市共有普通高校3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6所,普通高中25所,普通初中47所,小学118所。[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