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中華民族致公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2019年8月31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中華民族致公黨"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此條目體裁或許更宜作散文而非列表(2020年10月25日)
如有餘力,请协助将此条目改写为散文查看编辑帮助
中華民族致公黨
中華民族致公黨标志
英語名称For Public Good Party
主席陳玉山
成立(2000-12-18)2000年12月18日(24年313天)
总部 中華民國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一段21號6樓之1
党员不詳
意識形態中华民族主义[1]
社會保守主義[1]
民族保守主義[1]
中國統一[1]
一國兩制[1]
九二共識[1]
反台獨[1]
政治立場右翼极右翼[1]
立法院席次
0 / 113
直轄市長人數
0 / 6
縣、市長人數
0 / 16
地方議會席次
0 / 912
鄉鎮市區長人數
0 / 204
鄉鎮市區民代表選舉結果
0 / 2,149
村里長
0 / 7,754
官方网站
fpgparty.org
中華民國政治
政党 ·选举

中華民族致公黨,簡稱致公黨,前称中國台灣致公黨,是中華民國的一个政黨,政黨編號98號。支持臺灣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中國大陸各黨派有較多交流。2018年11月,中華民族致公黨第一次參與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

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国致公党同樣起源自洪門致公堂


歷史

[编辑]

中華民族致公黨的前身為洪門致公堂。2000年,洪門華台山山主王瑞陞在台灣成立中國台灣致公黨,任首任黨主席。2015年,陳柏光接任中國台灣致公黨黨主席。2017年12月16日,中國台灣致公黨改名中華民族致公黨。2022年10月16日,陳玉山接任第六屆黨主席。

  • 2000年12月,開始籌備成立「致公黨」
  • 2002年4月21日,「中國台灣致公黨」奉內政部核定成立,政黨編號98號,由王瑞陞擔任第一任黨主席。
  • 2015年12月13日,於台北圓山大飯店舉行十五週年黨慶暨新任黨務幹部就職典禮,陳柏光接任黨主席
  • 2016年5月27日至6月2日,第一期青年幹部研習營—北京
  • 2016年9月24日至30日,第二期青年幹部研習營—北京
  • 2016年12月2日至7日,第三期青年幹部研習營—北京
  • 2016年12月18日,於台北圓山大飯店舉行致公黨建黨十六週年黨慶活動
  • 2017年2月19日,於台中葳格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丁酉年新春晚會(2000餘黨員代表出席)
  • 2017年4月7日至13日,第四期青年幹部研習營—北京
  • 2017年6月9日至11日,於貴州舉辦第三屆貴州省青年創新創業投資博覽會開幕式暨海峽兩岸(貴州)青年創新創業高峰論壇
  • 2017年6月24日,中華民族致公文化總會成立
  • 2017年9月3日,主席陳柏光率黨員百餘人於台北圓山忠烈祠祭拜革命先烈
  • 2017年10月24至30日,台桂兩地青年創業交流團訪問廣西桂林
  • 2017年11月7日至13日,第五期青年幹部研習營—福建
  • 2017年11月26日,致公黨黨員代表大會於圓山飯店舉行
  • 2017年12月2日至3日,於北投捷運會館舉辦黨務幹部研習營
  • 2017年12月16日,於台北圓山飯店舉行十七週年黨慶並正式更名為「中華民族致公黨」
  • 2017年12月21日至25日,第六期青年幹部研習營—遼寧
  • 2018年1月27日至28日,於北投捷運會館舉辦第一期「致力為公青年參政研習營」,主席陳柏光親自主持始業式、結業式,並與來自全台參加的年輕學員暢談致公黨的願景與發展
  • 2018年3月3日,台商黨部主委陳玉山於江蘇崑山舉辦台商黨部新春團拜活動
  • 2018年3月29日,忠烈祠春祭活動,由倪國緯秘書長帶領黨內幹部一行參加
  • 2018年3月31日至4月1日,於北投捷運會館舉辦第二期「致力為公青年參政研習營」
  • 2018年3月26日至4月2日,第七期青年幹部研習營—湖南
  • 2018年4月28日至29日,於北投捷運會館舉辦第三期「致力為公青年參政研習營」
  • 2018年5月17日,中華民族致公文化總會台南分會成立
  • 2018年5月19日,中華民族致公文化總會台中分會成立
  • 2018年6月24日,中華民族致公文化總會桃園分會成立
  • 2018年6月30日,中華民族致公黨第五屆第一次黨代會在圓山飯店舉行,陳柏光連任第五屆黨主席
  • 2018年7月2日,中華民族致公文化總會金門分會成立
  • 2018年8月6日,舉辦致公青年改變市政研習營
  • 2018年8月23日,中華民族致公黨金門黨部成立大會
    • 2018年8月28日至9月3日,第八期青年幹部研習營—北京
    • 2018年8月30日,中華民族致公黨首次參選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提名之議員參選人、鎮民代表參選人及里長參選人正式登記參選
  • 2018年9月1日,主席陳柏光參加美國舊金山五洲洪門致公總堂170周年慶典
  • 2018年9月3日,忠烈祠秋祭活動,由倪國緯秘書長帶領黨內幹部一行參加
  • 2018年10月11日,本黨提名台北市中山/大同區議員候選人王鴻芸競選總部成立大會
  • 2018年11月14日至20日,第九期青年幹部研習營—廈門
  • 2018年11月24日,中華民族致公黨第一次參與台灣地方選舉,共有22名黨員當選民意代表
  • 2018年12月20日,主席陳柏光召開「致力為公 國政建言」調查系列10「九二共識與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走向」民調記者會
  • 2018年12月24日,於台北圓山飯店舉行中華民族致公黨建黨十八週年黨慶活動
  • 2019年2月26日,於台北世貿三館舉辦新春團拜,3000餘黨員代表出席
  • 2019年3月2日,台商黨部主委陳玉山於江蘇崑山舉辦台商黨部新春團拜活動
  • 2019年3月12日,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94週年,主席陳柏光率領幹部及黨員前往台北國父紀念館,向國父銅像致敬
  • 2019年3月28日至4月3日,第十期青年幹部研習營—北京
  • 2019年3月29日,忠烈祠春祭活動,主席陳柏光率黨員百餘人參加
  • 2022年10月16日,陳玉山接任第六屆黨主席
  • 2022年10月21日,陳玉山主席召開第六屆第一次中央委員會

黨組織

[编辑]

2000年台湾第一次政黨輪替後,政治風氣大為開放,成立政黨甚至比社團法人還容易,政黨紛紛創設,展現多元政治文化特性。曾經參與反清复明国民大革命的洪門組織,也在此民主轉型過程中重新成立政黨。

历史上曾經存在的九個致公黨迄今只在台湾建立了四个不同派系的致公黨,包括:中國台灣致公黨(後改名為中華民族致公黨)、中國洪門致公黨、忠義致公黨、中華博愛致公黨等。

2002年王瑞陞創立中國台灣致公黨,並於2015年延請陳柏光擔任主席。陳柏光接任後為避免統獨爭議而能致力為公,曾經舉辦多次研討會與國政建言之民調發布系列,並延請諸多藍綠學者專家(包括: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楊泰順教授、東華大學民族事務發展學系施政峰、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教授劉兆隆、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教授莊伯仲、國立海洋大學海法所教授謝立功、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趙建民...等人)提供政策建言。最終,在各界建議下於2017年11月26日召開黨員代表大會,修訂黨名與黨綱等,通過中華民族致公黨改名一案。[2]

現中華民族致公黨設黨主席一人,由全體黨員以無記名投票單記法選舉出來。任期為每四年一次。中央最高執行機關為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產生中央常務委員會,由黨主席兼任中常會主席,現任主席為陳玉山、首席顧問為張善政[3]

参考文献

[编辑]
  1. ^1.01.11.21.31.41.51.61.7中華民族致公黨 for public good party——兩岸融合,再創新機(中文). |中華民族致公黨 for public good party——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推動國家統一,民族復興(中文). 
  2. ^簡訊/中華民族致公黨擬參選「九合一」. www.takungpao.com.hk. [2024-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3). 
  3. ^洪翠蓮.中共統戰台青網絡曝光 張善政任顧問致公黨赫然在列. 新頭殼newtalk. 2022-10-28 [2022-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4). 

外部链接

[编辑]
立法院(113)
直轄市(市)長(22)
直轄市、縣市議會議員(910)
民代表、村里長
關於其他中華民國政黨,參見:模板:中華民國政黨
(括號數字)顯示目前立委和直轄市、縣市首長/議會總席次,其他主要參選政黨依2024年立委選舉不分區政黨登記表順序排序,數字相同部分則依以下標準排序:
一、2024年立委選舉不分區政黨票得票數
二、2022年地方選舉直轄市、縣市首長席次總數
三、2022年地方選舉直轄市、縣市議會席次總數
四、2022年地方選舉直轄市、縣市議會得票總數
全部政黨名單:中華民國政黨列表
僅包含向內政部民政司登記在案者
圖例:現存主要政黨現存其他政黨、失聯、解散、撤銷備案或廢止備案政黨
1990年代前
臺灣解嚴
臺灣解嚴後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2020年代
關於主要政黨在各級民意機關的席次分布,參見:{{中華民國主要政黨}}
關於前全國性政治團體,參見:{{中華民國全國性政治團體}}
關於民國初年政黨,參見:{{中華民國初期政黨}}
概述
組織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黨
其他團體
中華民國
政黨
派出機構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澳門中華民國兩岸四地之間的派出機構
中华人民共和国 依照海峽兩岸協議成立中華民國
中国大陆派駐台湾
台湾派駐中国大陆
中央人民政府派驻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派驻内地
澳門特别行政区政府派驻内地
備註:刪除綫表示已停止運作之機構。
術語
一个中国
中国统一
两个中国
一中一臺
臺灣獨立
其他
歷史
1949年前
1949-1979
1979-1996
1996-2008
2008-2016
2016至今
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
海峽兩岸
美國
美国美國國會所認可通過之臺灣相關重要文件中華民國
基於《美國憲法》之三權分立政府權限
其他
其他
政治
交通
現行規劃
已廢止
流行文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華民族致公黨&oldid=84918812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