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中華民國文化部

坐标25°03′22″N121°26′35″E / 25.0559994°N 121.4431653°E /25.0559994; 121.443165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化部
(國家語言各語部名)
Ministry of Culture英語
文化部部徽
機構概要
成立时间1981年11月11日
前身机构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類型中央二級行政機關
管轄范围中華民國
驻地中華民國臺灣
242030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南棟13樓25°03′22″N121°26′35″E / 25.0559994°N 121.4431653°E /25.0559994; 121.4431653
人员数315人
年度預算新臺幣283億元
(109年度)
首长
任命者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
任期無任期保障
上级部门行政院
內部單位7司、1中心、5處、駐外文化單位
下設机构
  • 2局、8館、2中心、1處、1樂團、3籌備處
任務編組1會
授權法源
網站www.moc.gov.tw
影像资料

文化部本部所在的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
文化部
Ministry of Culture
标音
官话
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Wénhùabù
威妥瑪拼音Wên2-hua4-pu4
闽语
閩南語白話字Bûn-hòa pō͘
閩北語羅馬字Uǒng-hua̿ bù
客語
客家话拼音Vùn-fa phu
文化建設委員會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标音
官话
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Wénhuà Jiànshè Wěiyuánhuì
威妥瑪拼音Wên2-hua4 Chien4-shê4 Wei3-yüan2-hui4
闽语
閩南語白話字Bûn-hòa Kiàn-siat Úi-oân-hōe
客語
客家话拼音Vùn-fa kien-sat Ve-yèn-fi

文化部中華民國有關文化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負責國家各項文化振興、藝術發展、出版相關業務,以及廣播影視產業的推廣輔導工作(監理業務另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負責)。其前身為1981年成立的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2年升格為

歷史

[编辑]

文化部的機關直接前身,是1981年成立的「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但其同質機關的最早歷史,可追溯至1967年至1973年期間設置的「教育部文化局」。

文化局時期(1967年-1973年)

[编辑]

1965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已有籌設文化事務機關的構想。[3]:268「文化局組織條例草案,政院專案小組通過,即可送立法院審議。據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文化局將掌理全國文化事宜,係隸屬教育部的一個機構,有獨立的預算和編制,該局組織條例草案中所列員額編制為四十至五十人。……」(《聯合報》,1966年11月21日[3]:267)然而上述報導僅代表政府決策討論的其中一個面向;關於這一機構的預算及人員規模(文化司或文化局),甚或成立直屬行政院的一級單位(文化部),當時仍未有定論。[3]:273

1967年6月,「教育部文化局組織條例草案」始送立法院審議;8月26日,立法院完成三讀[3]:26911月10日,「教育部文化局」在臺北市掛牌成立,王洪鈞為首任局長。[3]:269文化局是中華民國第一個中央級別的文化事務專責機關[4],根據條例,首要業務為配合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舉辦各類活動,其次是文學、音樂、美術、攝影、舞蹈及戲劇等各領域藝文活動,後續才是電影、廣播、電視等。[3]:281

囿於彼時政治情勢,教育部文化局甫一成立便遭多方制肘。其中,業務涉及文化行政的相關單位多達12個,事權過度分散;黨、政、軍各股勢力的立場各異,加以相關法令仍未完備,致使文化事務推動窒礙難行。[3]:2891973年5月,「組織條例」業已預備廢止。[3]:2907月31日,教育部文化局被裁撤,廣播電視與電影事務主管機關(即該局第3業務單位)改組為行政院新聞局,部分文化藝術相關業務改隸教育部社會教育司。

文建會時期(1981年-2012年)

[编辑]

1981年11月11日,行政院臺北市中正區愛國東路100號(大孝大樓)成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簡稱「文建會」),當時主要任務為提供藝文工作者和團體的補助與獎勵。

1993年,聲樂家申學庸接任文建會主委,文建會的文化政策進入轉型期,包括公共藝術設置計畫、成立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建立國立文化藝術機構、發展地方性的藝術季(全國文藝季)與國際小型展演活動等等。

1999年,因台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臺灣省政府文化處併入文建會為「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文化處所屬「臺灣省立交響樂團」、「臺灣省立台中圖書館」、「臺灣省立博物館」、「臺灣省立美術館」、「臺灣省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及建設廳所屬「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隨同改隸文建會,並分別更名為「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國立臺中圖書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國立臺中圖書館自2008年8月改隸教育部。

2001年8月,文建會遷至臺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30之1號(匯泰大樓)[5]

陳水扁政府時期,2008年2月,由王拓接任文建會主委,致力於促成「文化觀光部」[6]

2011年6月29日,因應行政院組織再造規劃,總統令公布《文化部組織法》和文化部各所屬機關組織法[7]

升格文化部(2012年至今)

[编辑]

2012年5月20日,文建會升格為「文化部」,並於5月21日正式掛牌成立[8][9],本部設於文建會原址;除了原有的文化行政與推廣事務外,亦統一接手原行政院新聞局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管的廣播電視、電影與中華民國政府出版品事務;也是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第一個新組成的

2013年3月25日,文化部宣布啟動藝術銀行,藝術銀行政策交由國立臺灣美術館執行[10]。5月23日,文化部舉行「5年5億紀錄片行動計畫─臺灣影視新亮點」記者會,邀請2013年以《少年PI的奇幻漂流》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李安為臺灣紀錄片發聲,計畫於2014年開始實行[11]

2014年1月16日,文化部本部與相關所屬機關搬遷至新北市新莊副都心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12][13]。4月7日,文化部成立行政法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先將原教育部監督之行政法人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今國家兩廳院)納入管理,隸屬文化部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則待完工後才納入管理;原隸屬臺中市政府文化局的臺中大都會歌劇院(今臺中國家歌劇院),2016年國有化的法定程序完成後已納入管理[14]。4月13日,文化部藝術銀行在臺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50號開幕,收藏作品只租不賣[15]

2017年9月15日,文化部在蒙藏委員會原址成立蒙藏文化中心,承接蒙藏委員會文化相關業務[16][17][18]

2019年11月8日,行政法人文化內容策進院揭牌成立[19]

2020年5月19日,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改制為行政法人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2021年4月20日,由國立臺灣美術館負責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成立,臺北館設於原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5月11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將國立臺灣文學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從四級機關升為三級機關[20]

2023年10月20日,成立四級機關「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12月23日設於臺中刑務所建築群的國漫館東側基地正式開展。

圖集

[编辑]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時期會徽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時期會徽
  • 文建會初成立時設於大孝大樓
    文建會初成立時設於大孝大樓
  • 2012年至2014年的文化部部址匯泰大樓
    2012年至2014年的文化部部址匯泰大樓

歷任首長

[编辑]
任別圖片姓名政黨就職時間卸任時間領域出身
教育部文化局 局長
1
王洪鈞無黨籍1968年12月1975年10月新聞學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主任委員
1
陳奇祿無黨籍1981年11月11日1988年7月26日人類學家、中研院院士
2
郭為藩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1988年7月27日1993年2月26日教育學
3
申學庸1993年2月27日1994年12月14日聲樂家、音樂教育家
4
鄭淑敏無黨籍1994年12月15日1996年6月9日中視董事長、
華視企劃室經理
5
林澄枝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1996年6月10日2000年5月19日教育家、國民大會代表
6
陳郁秀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2000年5月20日2004年5月19日鋼琴、音樂教育家
7
陳其南2004年5月20日2006年1月24日人類學家
8
邱坤良無黨籍2006年1月25日2007年5月20日文學家、戲劇學家
9
翁金珠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2007年5月21日2008年1月31日立法委員彰化縣長
10
王拓2008年2月1日2008年5月19日鄉土文學家、立法委員
11
黃碧端無黨籍2008年5月20日2009年11月15日英美文學家、教育家
12
盛治仁2009年11月16日2011年11月27日政治學家、政治評論家
13
曾志朗2011年11月28日2012年2月5日心理學家、教育部長
代理
林金田2012年2月6日2012年2月14日副主委代理,畫家兼東海大學教授
14
龍應台2012年2月15日2012年5月19日英美文學家、作家
文化部 部長
1
龍應台無黨籍2012年5月20日2014年12月8日英美文學家、作家
代理
洪孟啟2014年12月8日2015年1月25日政務次長代理
22015年1月26日2016年5月20日政務次長代理真除和法學、史學家
3
鄭麗君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2016年5月20日2020年5月19日曾任立法委員、青輔會主委、最長任期的文化部部長,現任行政院副院長
4
李永得2020年5月20日2023年1月30日曾任公共電視總經理、高雄市副市長、客委會主委、行政院政務委員,現任中央社董事長
5
史哲2023年1月31日2024年5月20日曾任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保險局總經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高雄市副市長、行政院政務委員,現任臺灣高鐵公司董事長
6
李遠無黨籍2024年5月20日現任作家編劇、影視工作者,筆名小野

組織

[编辑]
  • 部長
    • 次長政務次長兩名,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常務次長一名,列簡任第十四職等)
      • 主任秘書(一名,列簡任第十二職等同司處長)

部內單位

[编辑]
業務單位
輔助單位
  • 秘書處
  • 人事處
  • 政風處
  • 主計處
  • 資訊處
派出單位
任務編組
  • 法規委員會

駐外文化單位[21]

附屬機關(機構)

[编辑]
附屬三級機關
附屬三級機構

附屬四級機構

監督及公設法人機構

[编辑]
監督之行政法人機構
公設文化影視事業財團法人機構

所屬園區

[编辑]

參考文献

[编辑]
  1. ^行政院組織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全國法規資料庫
  2. ^文化部組織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全國法規資料庫
  3. ^3.03.13.23.33.43.53.63.7黃, 翔瑜.教育部文化局之設置及其裁撤(1967-1973). 臺灣文獻季刊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10-09-30,61 (4): 259-298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7). 
  4. ^教育部部史.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7). 
  5. ^吳垠慧,文化部打包搬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國時報,2014-01-15
  6.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的文化政策發展脈絡,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個案論壇,2010-11-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公報查詢. 總統府. 2011-06-29 [2023-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4)(中文(臺灣)). 
  8. ^許雅筑,文化部揭牌 見證歷史時刻,中央社,2012-05-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鄭景雯,文化部成立 龍應台:世紀團隊,中央社,2012-05-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藝術,請進! 文化部啟動藝術銀行 活絡臺灣藝術創作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化部,2013-03-25
  11. ^龍應台推紀錄片計畫 李安支持.中央社. 2013-05-23 [2013-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1). 
  12. ^聯絡窗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化部
  13. ^文化部交通地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化部
  14. ^蓄勢待發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四月成立 雲豹插翅 龍應台期許董事會帶動藝術起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化部,2014-03-27
  15. ^首家「藝術銀行」開張 作品只租不賣.聯合報. 2014-04-14 [2015-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7). 
  16. ^文化部成立蒙藏文化中心 續推蒙藏文化並培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蘋果日報,2017-09-15
  17. ^蒙藏文化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化部
  18. ^新單位 「蒙藏文化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國時報,2017-08-14
  19. ^發產沿革. 文化內容策進院. [2023-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3)(中文(臺灣)). 
  20. ^林良昇.立院三讀 台灣歷史博物館、台灣文學館升格三級機構. 自由時報. 2021-05-11 [2023-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3)(中文(臺灣)). 
  21. ^常見問答-駐外單位資訊. [202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1). 
  22. ^中華民國文化部組織職掌. [2020-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6). 
  23. ^台南國美館籌備處以南美館2館為基地,中央社,2025-3-18
  24. ^南國美籌備處揭牌 黃偉哲:台灣藝術發揚光大,中央社,2025-3-25
維基文庫中与此條目相關的原始文獻:

外部連結

[编辑]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献分类:中華民國文化部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中華民國文化部
(行政院院本部)
二級機關
委員會
獨立機關
其他機關
三級獨立機關
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文化部部長
中華民國文化部所屬、監督場館單位
紀念館
文史場館
藝術場館
研究機構
表演團體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華民國文化部&oldid=89681162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