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中央音乐学院

坐标39°54′02″N116°21′10″E / 39.90066°N 116.35289°E /39.90066; 116.3528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提示:此条目的主题不是中国音乐学院
关于以中央音乐学院地址命名的摇滚乐队,请见「鮑家街43號」。
中央音乐学院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校训勤奋 求实 团结 进取
创办时间1950年
学校标识码4111010045
学校类型公立
院長于红梅
教师人數263人(2016年10月)
学生人數2517人(2021年12月)
本科生人數1586人(2021年12月)
研究生人數931人(2021年12月)
校址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鲍家街43号
39°54′02″N116°21′10″E / 39.90066°N 116.35289°E /39.90066; 116.35289
校區市区
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網站www.ccom.edu.cn
位置
地图
中央音乐学院西门
位于鲍家街43号的中央音乐学院东门

中央音乐学院,简称央音中央院,是「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国艺术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重点高校和“211工程”建设学校,以极低的入学录取率闻名。

中央音乐学院原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00年归属教育部

学校概况

[编辑]
央音综合楼
央音西门
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

历史

[编辑]

该校1949年11月1日始建于天津,1958年迁至北京西城区鲍家街43号(清醇王府旧址、光绪皇帝出生地)。前身为建于1940年的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1945年迁至南京,改称南京国立音乐院),渊源及于建于1927年的燕京大学音乐系,建于1939年的华北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建于1946年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香港中华音乐院、上海中华音乐院,建于1948年的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系等。

专业系所

[编辑]

内部资源

[编辑]
图书馆和琴房楼

中央音乐学院是全国高校首批博士点授予单位,并于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办、人事部、教育部共同审批通过了全国艺术类中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学科(包括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和音乐表演艺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学科。学院拥有亚洲最大的专业音乐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料共计53万册。

音乐会

[编辑]

一年一度的北京现代音乐节、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和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节、中央音乐学院世界音乐周等在国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并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厅每年有来自国内外著名的音乐家举行高水平的音乐演出,许多当代重要作曲家的音乐作品在这里首演。

实践活动

[编辑]

学院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艺术实践和教学演出活动,包括在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等上演歌剧音乐会,以及参加音乐普及演出。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编辑]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创办于1958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并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性音乐期刊。该期刊致力于为海内外音乐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师生提供学术耕耘的园地。

对外交流合作

[编辑]

中央音乐学院每年都聘请许多国外著名音乐家和学者来院讲学或任教,也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和学生出国学习、讲学和演出。学院聘请了许多国际著名音乐家作为学院名誉教授,如作曲家潘德列茨基、指挥家小泽征尔祖宾·梅塔、钢琴家阿什肯纳齐、小提琴家帕尔曼大提琴罗斯特罗波维奇等。

由学院师生组成的中国青年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合唱团、附中少年交响乐团及附小室内乐团多次出访各国及地区,获得广泛赞誉。

学校还与俄罗斯莫斯科音乐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美国朱利亚音乐学院、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等世界著名音乐学院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

其他

[编辑]

师生

[编辑]

学院培养了众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作曲家、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表演艺术家,其中包括几十位国家级院、团的艺术总监、团长和音乐学院的院长、校长。

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经常参与国家重大公共活动的配乐制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便是出自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陈其钢之手。

2010年11月1日,中央音乐学院迎来70周年校庆,郎朗谭盾等校友均出席了庆祝活动。[5]

下属机构

[编辑]
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
  • 附属中学
  • 附属中学培训中心
  • 附属小学
  • 继续教育学院
  • 远程音乐教育学院
  • 社会音乐教育部
  • 海内外社会音乐考级委员会
  •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 环球音像出版社

历任院长

[编辑]

知名校友

[编辑]
  • 徐小平, 投資家,新東方聯合創辦人,1978年至1983年於音樂學系學習。
  • 黃日照,1953年進入中央音樂學院,香港管樂建基人之一
  • 刘诗昆,1957年进入钢琴系继续学习
  • 吳文光,古琴演奏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 刘秉义,1962年毕业于声乐系本科,后留校任教
  • 刘育熙,196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 劉德海,1962年畢業後留校任教,後至中國音樂學院任教,琵琶演奏家
  • 李双江,1963年毕业于声乐系本科
  • 張汝鈞,1963年毕业于声乐系本科
  • 吴雁泽,1964年毕业于声乐系本科
  • 殷承宗,1965年毕业
  • 吕思清,1977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
  • 黃安源,1959年入學,著名胡琴演奏家
  • 赵季平,1978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 谭盾叶小纲陈其钢张小夫郭文景陈怡刘索拉,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 余青欣,1984年畢業於民樂系,中央民族樂團古琴獨奏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 迪里拜尔,1980年考入声乐歌剧系,1987年获硕士学位
  • 关牧村,女中音歌唱家,1987年毕业于声乐系本科
  • 郎朗,著名鋼琴家,1991年進入中央音樂學院
  • 汪峰,著名搖滾歌手,199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专业
  • 荒井十一,香港著名音樂製作人、打擊樂手 ,2000年進入中央音樂學院西洋打擊樂專業就讀
  • 曹恩齐,演員,201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
  • 黄霄雲,歌手,201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
  • 張超,美聲歌手,声入人心成員之一,201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
  • 福禄寿乐队,三姐妹乐团,其中杜冰兒,杜飞儿就读作曲系,杜雪儿就读竖琴系。

注释

[编辑]
  1. ^最初为1953年在鲍家街成立的北京铁路职工子弟中学,1955年因铁二中成立而更名为北京铁路职工子弟第一中学,1985年1月撤销普通中学建制并改为北京铁路师范学校[2],2002年2月1日更名为北京铁路运输学校[3],仍为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编辑]
  1. ^《天津地方志》《天津通志:大事记》. 天津: 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 2007年. 
  2. ^二、建国后北京铁路中小学的发展. 北京市普通教育年鉴 1949-1991 (北京出版社). 1992: 942–943.ISBN 7-200-01840-6. 
  3. ^贾云平. 北京铁路运输学校挂牌. 北京铁路局年鉴 (北京铁路年鉴社). 2003: 232. 
  4. ^北京铁路运输学校并入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教育年鉴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05: 316.ISBN 7-80133-976-2. 
  5. ^中央音乐学院建校70年硕果累累. 新华网. 2010年11月1日 [2017年1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10月26日). 
  6. ^中央第三轮巡视已查80多人 多名纪委书记被“连坐”. 中国新闻网. 2015年12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2月5日). 
  7. ^沈国华任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于红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www.moe.gov.cn. [2025-06-10].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中央音乐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本科艺术院校
独立设置本科电影学院
独立设置本科艺术学院
独立设置本科美术学院
独立设置本科音乐学院
独立设置本科舞蹈戏曲学院
参照独立设置本科
艺术院校管理的高校
军事院校
中央部属
普通高校
教育部
其他中
央部门
或单位
市属
本科高校
独立学院
市属
专科高校
中央部属
成人高校
市属
成人高校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原985工程院校   原211工程院校   原全国重点大学
:办学层次为本科的高校;:办学层次为专科的高校;:民办高校;:成人高校;(分):高等院校的分校或校区,不具备独立备案资格。
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主管部门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校址位于河北省。
截至2017年5月31日,北京市有普通高校92所(其中民办普通高校16所),成人高校23所。
  1. ^可使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名称
建设周期:1995年-2016年
(共112所)注1
华北29+3
东北11
华东30+1
中南18
西南10
西北13
第二轮建设周期(2022年—2027年)
华北
东北
华东
中南
西南
西北
黃牌:有“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建设学科”的高校。下划线:非本地备案学校。*:非中央部属高校,隶属所在地省、自治区、市、兵团。未标者均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华北26-2
东北12-3
华东26
中南15-1
西南10-4
西北9
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
國立
大學
獨立學院
專科學校
省市立
大學及獨立學院
專科學校
私立
大學
獨立學院
專科學校
国际
各地
地理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央音乐学院&oldid=87683531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