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中太古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太古代
3200 – 2800百万年前
中太古代时期的地球大陆重建,c. 3 Ga.[來源請求]
在中太古代形成
地质年代
-4500 —
-4000 —
-3500 —
-3000 —
-2500 —
-2000 —
-1500 —
-1000 —
-500 —
0 —
拟议重新定义3490–2780 Ma
Gradstein et al., 2012
建议的细分Vaalbaran Period, 3490–3020 Ma

Gradstein et al., 2012
Pongolan Period, 3020–2780 Ma

Gradstein et al., 2012
词源
名称是否正式Formal
替代拼写Mesoarchaean
具体信息
天体地球
适用区域全球 (ICS)
适用时标ICS Time Scale
定义
地质年代单位
年代地层单位
名称是否正式正式
下边界定义以时间定义
上边界定义以时间定义

中太古代太古宙的第三個,前一個是古太古代,後一個是新太古代[1],時間介於32~28之間。這一段時期是以計時學定義,而非地球的特定岩層。在澳洲的化石紀錄顯示疊層石在這個年代開始出現。朋哥拉冰河時期發生於29億年前[2]。目前理論上存在的第一個超大陸瓦巴拉大陸在冰河期間的28億年前分裂。

構造學

[编辑]

環境條件

[编辑]

早期微生物生命

[编辑]
中太古代假設的瓦巴拉大陸,在新太古代分裂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万天丰著. 中国大地构造学.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11.07: 30.ISBN 978-7-116-07219-0.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2. ^Robert E. Kopp, Joseph L. Kirschvink, Isaac A. Hilburn, and Cody Z. Nash.The Paleoproterozoic snowball Earth: A climate disaster triggered by the evolution of oxygenic photosynthesi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5,102 (32): 11131–6 [2013-12-24].Bibcode:2005PNAS..10211131K.PMC 1183582可免费查阅.PMID 16061801.doi:10.1073/pnas.0504878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8). 



冥古宙(46亿至40亿年前)
(未有任何年代分段被國際地層委員會承认)
太古宙(40亿至25亿年前)
元古宙
(25亿至5.41亿年前)
古元古代(25亿至16亿年前)
中元古代(16亿至10亿年前)
新元古代(10亿至5.41亿年前)




5.41
亿




古生代
(5.41亿至2.52亿年前)
寒武纪(5.41亿至4.85亿年前)
奥陶纪(4.85亿至4.44亿年前)
志留紀(4.44亿至4.19亿年前)
泥盆纪(4.19亿至3.59亿年前)
石炭纪(3.59亿至2.99亿年前)
二叠纪(2.99亿至2.52亿年前)
中生代
(2.52亿至6600万年前)
三叠纪(2.52亿至2.01亿年前)
侏罗纪(2.01亿至1.45亿年前)
白垩纪(1.45亿至6600万年前)
新生代
(6600万年前至今)
古近纪(6600万至2303万年前)
新近纪(2303万至258万年前)
第四紀(258万年前至今)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太古代&oldid=87035917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