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民黨主席 | |
|---|---|
中國國民黨黨徽 | |
| 尊称 | 同志 |
| 地位 | 政黨領袖 |
| 機關所在地 | |
| 提名者 | 領表登記 |
| 任命者 | 黨員直接選舉 |
| 任期 | 4年(可連任1次) |
| 先前职位 | 中國國民黨總理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 中國國民黨總裁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 |
| 首任 | 蔣經國(主席) |
| 设立 | 1976年11月16日 |
| 副職 |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 |
| 中國國民黨 |
|---|
| 歷史 -黨章 -領袖 |
其他組織
|
中國國民黨主席,簡稱國民黨主席,是中國國民黨的政黨領袖,同時也是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之主席。
國民黨的最高領導人一職之名稱在歷史上有數次改變,將总會長職位永久保留予其前身興中會首任总會長楊衢雲,總理職位永久保留予首任總理孫中山,而總裁職位永久保留予首任總裁蔣中正。首任党主席为蒋经国,現任党主席為朱立倫,最近一次選舉為2025年黨主席選舉。
國民黨主席自2001年起由全體黨員直接选举選出,黨章曾規定在國民黨作為執政黨時即以總統兼任黨主席,後於2019年刪除此規定[1]。
本列表實錄中國國民黨創黨以來歷任政黨領袖,並追溯至兴中会與華興會、中国同盟会、國民黨、中華革命黨時期。
| 任次 | 職務 | 肖像 | 姓名 | 就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3] |
|---|---|---|---|---|---|---|
| 1 | 興中會主席 | 劉祥 | 1894年11月24日 | 1895年2月21日 | 孫中山成立檀香山興中會,與會華僑公推劉祥及何寬分任正副主席,後期由副主席何寬代行其職。 | |
| 臨時 | 黃詠商 | 1895年2月21日 | 1895年10月10日 | 香港興中會總會臨時主席。 | ||
| 1 | 興中會會長 | 楊衢雲 | 1894年11月24日 | 1900年1月24日 | 原香港輔仁文社社長,後與孫中山合作創立興中總會,被推選為首任總會長,孫中山擔任秘書。 | |
| 2 | 孫中山 | 1900年1月24日 | 1905年8月20日 | 楊衢雲辭職後繼任會長。 |
| 任次 | 職務 | 肖像 | 姓名 | 就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3] |
|---|---|---|---|---|---|---|
| 1 | 華興會會長 | 黄兴 | 1904年2月15日 | 1905年8月20日 | 1905年8月20日興中會與华兴会於日本东京正式合流並改組為中國同盟会。 |
| 任次 | 職務 | 肖像 | 姓名 | 就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3] |
|---|---|---|---|---|---|---|
| 1 | 中國同盟會總理 | 孫中山 | 1905年8月20日 | 1912年8月25日 | 首任中國同盟會总理。 |
| 任次 | 職務 | 肖像 | 姓名 | 就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3] |
|---|---|---|---|---|---|---|
| 1 | 國民黨理事長 | 孫中山 | 1912年8月25日 | 1914年7月8日 | 首任國民黨理事長。 | |
| 代理 | 宋教仁 | 1912年8月25日 | 1913年3月22日 | 因孫中山當時兼任全國鐵道督辦,故此實際黨務則委任宋教仁代行職權。 |
| 任次 | 職務 | 肖像 | 姓名 | 就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3] |
|---|---|---|---|---|---|---|
| 1 | 中華革命黨總理 | 孫中山 | 1914年7月8日 | 1919年10月10日 | 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失敗後流亡日本,遂將國民黨改組並重命名為中華革命黨。 |
| 任次 | 肖像 | 姓名 | 就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3] |
|---|---|---|---|---|---|
| 1 | 孫中山 | 1919年10月10日 | 1925年3月12日 | 總理兼任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任內病逝。追贈總理為永久職。 |
| 任次 | 屆次 | 姓名 | 就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3] |
|---|---|---|---|---|---|
| 1 | 1 | 廖仲恺、戴季陶、谭平山 | 1925年3月12日 | 1926年1月16日 | 1924年1月31日,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中央執行委員全體會議選舉。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去世後,由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集體領導。1925年8月20日,廖仲愷遇刺身亡。 |
| 2 | 2 | 汪兆铭、谭延闿、譚平山、蔣中正、林伯渠、胡漢民、陳公博、甘乃光、杨匏安 | 1926年1月22日 | 1926年5月19日 | 1926年1月22日,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中央執行委員全體會議選舉。 1926年5月19日,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二次中央執行委員全體會議,決議設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一職。 |
| 任次 | 屆次 | 肖像 | 姓名 | 就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 |
|---|---|---|---|---|---|---|
| 1 | 1 | 張靜江 | 1926年5月19日 | 1926年7月6日 | 首任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 | |
| 2 | 蒋中正 | 1926年7月6日 | 1927年3月11日 | 第二任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 北伐期间張靜江代理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 |
| 任次 | 職務 | 肖像 | 姓名 | 就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 |
|---|---|---|---|---|---|---|
| 3 |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 | 胡漢民 | 1935年12月7日 | 1936年5月12日 | 任內病逝,蔣中正為副主席(1935年12月7日-1938年4月1日)。 | |
| 代理 | 蒋中正 | 1936年5月12日 | 1938年4月1日 | 主席缺位時則由副主席代理之。 |
| 任次 | 職務 | 肖像 | 姓名 | 就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 |
|---|---|---|---|---|---|---|
| 1 |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4] | 汪兆铭[4] | 1939年9月29日 | 1944年11月10日 | 「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選舉汪兆铭擔任「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任內病逝。 |
| 任次 | 屆次 | 當選方式 | 肖像 | 姓名 | 就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3] |
|---|---|---|---|---|---|---|---|
| 4 | 1 | 間接選舉 | 蒋中正 | 1938年4月1日 | 1945年5月17日 | 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修改黨章,設中國國民黨總裁一職,為全黨領袖,並於選舉蒋中正為總裁。 | |
| 2 | 1945年5月17日 | 1952年10月18日 | 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蒋中正連任總裁。 | ||||
| 3 | 1952年10月18日 | 1957年10月20日 | 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蒋中正連任總裁。 | ||||
| 4 | 1957年10月20日 | 1963年11月21日 | 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蒋中正連任總裁。 | ||||
| 5 | 1963年11月21日 | 1969年4月8日 | 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蒋中正連任總裁。 | ||||
| 6 | 1969年4月8日 | 1975年4月5日 | 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蒋中正連任總裁,任內病逝。追贈總裁為永久職。 |
| 任次 | 屆次 | 當選方式 | 肖像 | 姓名 | 就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3] |
|---|---|---|---|---|---|---|---|
| 5 | 1 | 臨時中央全會通過 | 蔣經國 | 1975年4月28日 | 1976年11月16日 | 第十屆中央委員會臨時全體會議決定設中央委員會主席一職主持黨務,並選舉蔣經國為主席。 |
| 任次 | 屆次 | 當選方式 | 肖像 | 姓名 | 就任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3] |
|---|---|---|---|---|---|---|---|
| 1 | 1 | 間接選舉 | 蔣經國 | 1976年11月16日 | 1981年4月2日 | 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修改黨章,設中國國民黨主席一職,為全黨領袖,並兼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及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綜攬黨務;選舉蔣經國為首任主席。 | |
| 2 | 1981年4月2日 | 1988年1月13日 | 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蔣經國連任主席,任內病逝。 | ||||
| 代理 | 中常會通過 | 李登輝 | 1988年1月27日 | 1988年7月8日 | 時任主席蔣經國逝世之後,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決定由李登輝代理主席一職,並於同年7月8日真除。 | ||
| 2 | 3 | 間接選舉 | 1988年7月8日 | 1993年8月18日 | 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李登輝為主席。 | ||
| 4 | 1993年8月18日 | 1997年8月26日 | 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李登輝連任主席,本次係首度由黨代表以無記名單記票選方式進行主席選舉。 | ||||
| 5 | 1997年8月26日 | 2000年3月24日 | 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李登輝連任主席。2000年總統選舉,國民黨敗選,隨後李登輝於3月24日在臨時中常會上宣布辭職。後於2001年9月21日被撤銷黨籍。 | ||||
| 代理 | 中常會通過 | 連戰 | 2000年3月24日 | 2000年6月18日 | 時任主席李登輝辭職後,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決定由時任副主席連戰代理主席一職,並於當年6月18日真除。 | ||
| 3 | 間接選舉 | 2000年6月18日 | 2001年7月29日 | 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臨時會議選舉連戰為主席。 | |||
| 6 | 黨員直選 | 2001年7月29日 | 2005年8月19日 | 在2001年3月24日的主席選舉中同額競選,當選主席,成為國民黨首位以黨員直選產生的主席,於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日就任。在卸任後獲得「榮譽主席」之頭銜,成為國民黨首位「榮譽主席」,並保有頭銜至2015年1月,後因時任主席朱立倫以黨章內並無「榮譽主席」的職稱為由取消此頭銜[5]。 | |||
| 4 | 7 | 馬英九 | 2005年8月19日 | 2007年2月13日 | 2005年主席選舉擊敗時任立法院院長王金平,當選主席,成為首位在非同額競選中以黨員直選方式產生之主席,於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日就任。後捲入特別費案被檢察機關起訴,因2008年總統選舉在即,遂依承諾辭去主席職務。 | ||
| 代理 | 副主席代理 | 吳伯雄 | 2007年2月13日 | 2007年3月14日 | 時任中國國民黨第一副主席,在時任主席馬英九辭職後,按順位接任代理主席職務。後因決定投入2007年主席補選而辭職,由時任第二副主席江丙坤繼任代理主席職務。 | ||
| 代理 | 江丙坤 | 2007年3月14日 | 2007年4月11日 | 時任中國國民黨第二副主席,在時任代理主席吳伯雄辭職後,按順位接任代理主席職務。 | |||
| 5 | 黨員直選 | 吳伯雄 | 2007年4月11日 | 2009年10月17日 | 2007年主席補選擊敗立法委員洪秀柱,當選主席。2009年主席選舉放棄競選連任,在卸任後獲得「榮譽主席」之頭銜,成為國民黨第二位「榮譽主席」,並保有頭銜至2015年1月,後因時任主席朱立倫以黨章內並無「榮譽主席」的職稱為由,而取消此頭銜[5]。 | ||
| 6 (4) | 8 | 馬英九 | 2009年10月17日 | 2013年11月10日 | 2009年主席選舉同額競選,當選主席,成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改制後首位回任的中央委員會主席[6],於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日就任。 | ||
| 9 | 2013年11月10日 | 2014年12月3日 | 2013年主席選舉同額競選,連任成功,於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日就任。2014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敗選,馬英九宣布辭職,後於中常會上生效。 | ||||
| 代理 | 副主席代理 | 吳敦義 | 2014年12月3日 | 2015年1月19日 | 時任中國國民黨第一副主席,在時任主席馬英九辭職後,按順位接任代理主席職務[7]。 | ||
| 7 | 黨員直選 | 朱立倫 | 2015年1月19日 | 2016年1月18日 | 2015年主席補選同額競選,當選主席。2016年總統及立委選舉,國民黨敗選,朱立倫宣布辭職,後於中常會上生效。 | ||
| 代理 | 副主席代理 | 黃敏惠 | 2016年1月18日 | 2016年3月30日 | 時任中國國民黨第二副主席,在時任主席朱立倫、第一副主席郝龍斌辭職後,按順位接任代理主席職務,成為國民黨首位女性代理主席[8]。 | ||
| 8 | 黨員直選 | 洪秀柱 | 2016年3月30日 | 2017年7月3日 | 2016年主席補選擊敗時任代理主席黃敏惠、臺北市議員李新及立法委員陳學聖,當選主席,成為國民黨首位透過黨員直選產生的女性主席[9]。2017年主席選舉連任失利而辭職。 | ||
| 代理 | 副主席代理 | 林政則 | 2017年7月3日 | 2017年8月20日 | 時任中國國民黨第四副主席,在時任主席洪秀柱及第二副主席胡志強、第三副主席郝龍斌同時辭職,而第一副主席詹啟賢亦已於當年1月先行辭職的情形下,為進行黨務交接,按順位接任代理主席職務[10]。 | ||
| 9 | 10 | 黨員直選 | 吳敦義 | 2017年8月20日 | 2020年1月15日 | 2017年主席選舉擊敗時任主席洪秀柱、時任第三副主席郝龍斌、前副主席詹啟賢及前立法委員韓國瑜和潘維剛,當選主席,於第二十屆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日就任[11]。2020年總統及立委選舉,國民黨敗選,吳敦義率領一級黨務主管宣布總辭,後於中常會上生效[12]。 | |
| 代理 | 中常委互選 | 林榮德 | 2020年1月15日 | 2020年3月9日 | 時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在時任主席吳敦義、第一副主席曾永權及第二副主席郝龍斌辭職後,經中常委互選出任代理主席職務。 | ||
| 10 | 黨員直選 | 江啟臣 | 2020年3月9日 | 2021年10月5日 | 2020年主席補選擊敗前副主席郝龍斌,當選主席[13]。2021年主席選舉連任失利,於9月25日開票結果出爐後率領一級黨務主管宣布總辭,後中常會通過總辭案和新任主席提前就任案,惟卸任主席江啟臣10月5日須與新任主席朱立倫進行職務交接[14]。 | ||
| 11 (7) | 11 | 朱立倫 | 2021年10月5日 | 現任 | 2021年主席選舉擊敗時任主席江啟臣、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及前彰化縣縣長卓伯源,二度當選主席[15]。後中常會通過新任主席提前就任案,於10月5日完成職務交接後正式就任。2025年11月1日將與鄭麗文進行職務交接[16]。 | ||
| 12 | 12 | 鄭麗文 | 2025年11月1日 | 候任 | 2025年主席選舉擊敗前副主席郝龍斌、時任立法委員羅智強、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及前彰化縣縣長卓伯源,當選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