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族 | |
|---|---|
| 總人口 | |
| 6,290,204(2020年)[1] | |
| 分佈地區 | |
| 内蒙古、东北三省、河北、北京、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 | |
| 語言 | |
| 蒙古语、汉语 | |
| 宗教信仰 | |
| 絕大多数为藏傳佛教、萨满教; 極少部分为伊斯兰教的蒙古回回(今仅有阿拉善盟的蒙古族穆斯林,保安族與東鄉族不計入) | |
| 相关族群 | |
| 蒙古族、布里亞特人、卡尔梅克人 |


蒙古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定的56个少數民族之一,为居住在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蒙古族。人口约600万,主要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地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等地。
中國一些未識別民族如使用蒙古語分支的卫拉特(俄罗斯将卡爾梅克人独立识别)和布里亞特人以及使用突厥語的圖瓦人和阿爾泰人也被政府登記為蒙古族。
| 时间 | 人口/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
|---|---|
|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 | 146.30[2] |
|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 | 196.58[3] |
|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 480.68[4] |
|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 581.39[5] |
|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 598.18[6] |
|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 | 629.02[7] |
按省级行政区:
除内蒙古自治区以外,蒙古族在中国还有不少自治州、自治县,乃至民族乡。
3个自治州:
8个自治县:
1个民族乡:
雖然是以蒙古為名的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裡面只有17%人口是蒙古族,有將近八成的人是漢族。此外,在中國大陸並不是所有蒙古族都會講蒙古語,在1980年代初期,有些以前登記為漢族的人可以聲稱祖父母為蒙古族,而將他們的註冊更改為蒙古族,但他們大多數不屬於蒙古社會圈子,幾乎沒有人會講蒙古語。而本來就登記為蒙古族的人也不是全部都會說蒙古語,長期以來使用人口逐步下降,許多蒙古語學校關閉或轉型。1988年為止,據估計有近80%的蒙古族以蒙古語為母語。目前這一比例下降到大約60%。隨著蒙古族與漢族通婚的增加,如今有40%的婚姻是與漢族伴侶締結的,在這類家庭中也較難使用蒙古語。不過,在大部分蒙古族社區多為同族婚姻,和異族通婚的很少,蒙漢通婚的大部份是在城市或非蒙古族社區。[8]
明清时代有多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回回,今仅有阿拉善盟的蒙古回回仍属蒙古族。此外,还有一些民族的语言属于蒙古语系,但这些蒙古语族群并未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纳入蒙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