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中華民國教育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中华民国教育部
教育部
(國家語言部名列表)
Ministry of Education英語
教育部部徽
機構概要
成立时间1911年
管轄范围中華民國
驻地100217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5號
年度預算新臺幣2383.97億元(107年度)
首长
任命者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
上级部门行政院
內部單位8司、6處、1任務編組
下設机构
  • 部屬機關:2署
    部屬機構:1院、1臺、9館
    駐外機構:共30處
授權法源
網站www.edu.tw
影像资料

教育部大樓

教育部中華民國有關教育學術青年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並監督各地方政府教育行政機關。

沿革

  • 中華民國成立之初,將清朝的「學部」改名為「教育部」,當時底下設有「承政廳」、「普通教育司」、「專門教育司」及「社會教育司」,從事國內教育興革相關工作。至1926年3月,國民政府廣州成立後,再由「教育行政委員會」接管相關任務。
  • 1927年國民政府奠都南京後,「中華民國大學院」接替教育行政委員會,成為全國最高學術教育機關,由「秘書」、「高等教育」、「中央研究所」等部門分別負責國人的教育事項。
  • 1928年12月8日,國民政府公布《教育部組織法》,再次成立教育部為全國學術、文化及教育行政事務的最高機關,從此正式以「教育部」為正式名稱。
  • 1949年,教育部隨中央政府各部門機構遷往臺灣後,起初在臺北市內各地租借房舍辦公,並無固定之辦公場所。之後,教育部與國立臺灣大學協議借用其校地,以臺大「藥學大樓」名義興建辦公廳舍,即今教育部大樓(由建築師王大閎設計;原址為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在1971年完工啟用[1][2]
  • 2013年1月,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及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降編改制為「教育部體育署」與「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為因應十二年國教實施,教育部中部辦公室整併國民教育司、中等教育司等相關單位,改制為「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教育部的附屬機構也同步進行組織調整。7月23日,原隸屬教育部的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改隸屬衛生福利部,並改制更名為「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 2014年4月7日,原隸屬教育部的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改隸屬文化部,並改制更名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
  • 2015年1月5日,原隸屬教育部體育署的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改制更名為行政法人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設置於教育部轄下。
  • 2022年5月26日,行政院院會通過《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設置條例》草案,預計設置行政法人「國家運動科學中心」[3]
  • 2023年9月16日,緊鄰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的行政法人國家運動科學中心揭牌,2024年1月1日正式運作。
  • 2024年8月15日,行政院宣布教育部體育署未來將再次升格改制為、成立體育暨運動發展部籌備小組,經諮詢小組會議後確定名稱為「運動部」[4]。11月28日,立法院初審通過《教育部組織法修正草案》。
  • 2025年1月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教育部組織法修正草案》,本次修法是配合原教育部體育署升格改制為運動部後組織調整;1月24日公布修正《教育部組織法》。9月9日,教育部體育署脫離教育部升格為運動部,行政法人國家運動科學中心、國家運動訓練中心一同改由運動部負責。

組織架構

臺北市大安區青田街8巷5號的教育部部長官邸,位於蒙藏文化館側。

教育部本部設6處、8司及相關任務編組單位,部外設有14個附屬機關/機構,另有部屬之國立學校338所與駐外機構共25處。

  • 部長(1名,特任
    • 政務次長(2名,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
    • 常務次長(1名,簡任第十四職等)
      • 主任秘書(1名,簡任第十二職等)
      • 參事(7名,簡任第十二職等)
      • 督學(8名,簡任第十二職等)
      • 司長(8名,簡任第十二職等)
      • 處長(2名,簡任第十二職等)
      • 副司長(8名,簡任第十一職等)
      • 副處長(2名,簡任第十一職等)
      • 專門委員(31名,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 高級分析師(3名,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 科長(50名,薦任第九職等)
        • 秘書(8名,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內3人得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 技正(2名,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
        • 專員(99名,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
        • 分析師(12名,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
        • 設計師(12名,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
        • 科員(107名,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
        • 技士(2名,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
          • 助理員(22名,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內10人得列薦任第六職等)
          • 助理設計師(3名,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內2人得列薦任第六職等)
          • 技佐(1名,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
          • 書記(4名,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部內單位

業務單位
  • 綜合規劃司
  • 高等教育司
  • 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 終身教育司
  • 國際及兩岸教育司
  • 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
  • 資訊及科技教育司
  • 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

行政單位
  • 秘書處
  • 人事處
  • 政風處
  • 會計處
  • 統計處
  • 法制處
常態性任務編組
  • 學校法人及其所屬私校教職員退撫離職資遣儲金監理會

所屬機關(構)

三級機關
三級機構
四級機構
駐境外教育機構:
駐加拿大代表處教育組
駐溫哥華辦事處教育組
駐美國代表處教育組
駐波士頓辦事處教育組
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駐芝加哥辦事處教育組
駐休士頓辦事處教育組
駐洛杉磯辦事處教育組
駐舊金山辦事處教育組
駐巴拉圭大使館教育參事處
  • 歐洲地區:
駐俄羅斯代表處教育組
駐法國代表處教育組
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教育組
駐德國代表處教育組
駐英國代表處教育組
駐瑞典代表處教育組
駐奧地利代表處教育組
駐波蘭代表處教育組
  • 亞洲地區:
駐日本代表處教育組
駐大阪辦事處派駐人員
駐福岡辦事處派駐人員
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
駐印度代表處教育組
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教育組
駐越南代表處教育組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教育組
駐澳大利亞代表處教育組
駐泰國代表處教育組
駐印尼代表處教育組
駐菲律賓代表處教育組
駐香港辦事處派駐人員

所屬國立學校

在國民教育學制內的中小學由國教署負責(包含尚未完成改隸直轄市立的臺南市高雄市內屬原高雄縣域的國立高級中等學校)

歷任首長

臨時政府北洋政府教育部

次序職稱肖像姓名到任時間備註
1教育總長蔡元培
(1868–1940)
1912年1月3日
2范源濂
(1876–1927)
1912年7月29日
3兼署總長劉冠雄
(1861–1927)
1913年1月28日海軍總長兼署
4陳振先
(1876–1938)
1913年3月27日農林總長兼署
5代理部務董鴻褘
(1878–1916)
1913年4月次長代理
6教育總長汪大燮
(1859–1929)
1913年9月
7嚴修
(1860–1929)
1914年2月20日未就職
8署總長蔡儒楷
(1869–1923)
1914年2月20日嚴未到任前,派蔡暫署
9教育總長湯化龍
(1874–1918)
1914年5月
10兼代總長章宗祥
(1879–1962)
1915年9月湯請假
11教育總長張一麐
(1867–1943)
1915年10月
12張國淦
(1876–1959)
1916年4月
13代理部務吳闓生
(1878–1949)
1916年6月次長代理
14教育總長范源濂
(1876–1927)
1916年7月12日
15代理部務袁希濤
(1866–1930)
1917年6月次長代理
16教育總長傅增湘
(1872–1949)
1917年12月
17代理部務袁希濤1919年5月15日次長代理
18傅嶽棻
(1878–1951)
1919年6月5日次長代理
19教育總長范源濂1919年8月11日
20代理部務馬鄰翼
(1864–1938)
1921年5月29日次長代理
21教育總長黃炎培
(1878–1965)
1921年12月25日未就職
22兼署總長齊耀珊
(1865–1954)
1921年12月25日內務總長兼署
23周自齊
(1869–1923)
1922年4月8日國務總理兼署
24教育總長黃炎培1922年6月12日未就職
25兼代總長高恩洪
(1875–1943)
1922年6月12日交通總長兼代
26代理部務湯爾和
(1878–1940)
1922年7月25日次長代理
27署總長王寵惠
(1881–1958)
1922年8月5日
28湯爾和1922年9月19日
29彭允彝
(1878–1943)
1922年11月29日
30黃郛
(1880–1936)
1923年9月4日
31教育總長范源濂1924年1月12日
32張國淦
(1876–1959)
1924年1月21日
33兼任總長黃郛1924年9月14日
34署總長易培基
(1880–1937)
1924年11月10日
35教育總長王九齡
(1879–1951)
1924年11月24日1925年3月16日到任,到任後4月14日開始請假
36代理部務馬敘倫
(1884–1970)
1924年11月25日次長代理
37兼署總長章士釗
(1881–1973)
1925年4月14日司法總長兼署
38署總長章士釗1925年7月28日
39教育總長易培基1925年12月31日
40馬君武
(1881–1940)
1926年3月4日未就職
41胡仁源
(1883–1942)
1926年3月31日
42王寵惠
(1881–1958)
1926年5月13日
43任可澄
(1879–1946)
1926年6月22日
44劉哲
(1880–1954)
1927年5月

國民政府時期

教育行政委員會委員(採8人合議制)
姓名時間備註
陳公博(1892–1946)
甘乃光(1897–1956)
許崇清(1888–1969)
金曾澄(1879–1957)
鍾榮光(1866–1942)
褚民誼(1884–1946)
韋慤(1896–1976)
經亨頤(1877–1938)
1926年2月
蔡元培(1868–1940)1927年4月27日中国教育会事务长
大學院院長(仿制,不設教育部,而設大學院)
任次姓名時間
1蔡元培1927年10月12日
2蔣夢麟
(1886–1964)
1928年10月3日
教育部部長
任次姓名時間備註
1蔣夢麟1928年10月25日
2高魯
(1877–1947)
1930年12月4日未到任,1931年8月辭職
3蔣中正
(1887–1975)
1930年12月6日行政院院長兼理部長職務
4李書華
(1890–1979)
1931年6月19日
5朱家驊
(1893–1963)
1931年12月30日1932年2月20日到任
代理段錫朋
(1896–1948)
1932年1月9日次長代理
6翁文灝
(1889–1971)
1932年10月28日未就職
7朱家驊1932年11月交通部長兼任
8王世杰
(1891–1981)
1933年4月
9陳立夫
(1900–2001)
1938年1月
10朱家驊1944年12月

教育部部長(行憲後)

任次肖像姓名政黨上任時間卸任時間備註
1朱家驊
(1893–1963)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1948年6月1日1948年12月22日行憲後首任
2梅貽琦
(1889–1962)
1948年12月22日1949年3月21日未就任
代理陳雪屏
(1901–1999)
1948年12月30日1949年4月7日代理部務
3杭立武
(1903–1991)
1949年4月7日1950年3月16日
4程天放
(1899–1967)
1950年3月16日1954年6月1日
5張其昀
(1901–1985)
1954年6月1日1958年7月19日
6梅貽琦1958年7月19日1961年3月1日
7黃季陸
(1899–1985)
1961年3月1日1965年1月25日
8閻振興
(1912–2005)
無黨籍1965年1月25日1969年7月1日
9鍾皎光
(1907–1996)
1969年7月1日1971年4月16日
10羅雲平
(1915–1984)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1971年4月16日1972年6月1日
11蔣彥士
(1915–1998)
1972年6月1日1977年4月25日
12李元簇
(1923–2017)
1977年4月25日1978年6月1日
13朱匯森
(1911–2006)
1978年6月1日1984年6月1日
14李煥
(1917–2010)
1984年6月1日1987年7月4日
15毛高文
(1936–2019)
1987年7月4日1993年2月27日
16郭為藩
(1937–)
1993年2月27日1996年6月10日
17吳京
(1934–2008)
1996年6月10日1998年2月9日
18林清江
(1940–1999)
1998年2月9日1999年6月15日
19楊朝祥
(1947–)
1999年6月15日2000年5月20日
20曾志朗
(1944–)
無黨籍2000年5月20日2002年2月1日
21黃榮村
(1947–)
2002年2月1日2004年5月20日
22杜正勝
(1944–)
2004年5月20日2008年5月20日
23鄭瑞城
(1946–)
2008年5月20日2009年9月10日
24吳清基
(1951–)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2009年9月10日2012年2月6日
25蔣偉寧
(1957–)
無黨籍2012年2月6日2014年7月16日
代理
陳德華2014年7月16日2014年8月6日政務次長代理
26吳思華
(1955–)
2014年8月6日2016年5月20日
27
潘文忠
(1962–)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2016年5月20日2018年4月14日
代理
姚立德
(1962–)
無黨籍2018年4月14日2018年4月19日政務次長代理
28吳茂昆
(1949–)
2018年4月19日2018年5月29日
代理
姚立德2018年5月29日2018年7月16日政務次長代理
29
葉俊榮
(1958–)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2018年7月16日2018年12月26日曾任內政部部長
代理
姚立德無黨籍2018年12月26日2019年1月13日政務次長代理
30
潘文忠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2019年1月14日2024年5月20日二度擔任教育部部長
31
鄭英耀
(1955–)
無黨籍2024年5月20日現任

参考文献

引用

  1. ^當年因要反攻大陸不蓋樓 教育部借樓36年.星島環球網.2007-06-11Archive.today存檔,存档日期2012-09-10
  2. ^邱瓊平.佔用臺大土地36年? 教育部:基於管用合一政策.NOWnews.2007-06-11Archive.today存檔,存档日期2012-07-12
  3. ^提高運動科學支援選手量能 政院通過「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設置條例」草案. 行政院官方網站. 2022-05-26 [2022-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1). 
  4. ^加速籌備運動部 7法規拚最快17日行政院會通過. [2024-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06). 
  5. ^教育部駐境外機構轄區一覽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7-08-31

来源

維基文庫中与此條目相關的原始文獻:

參見

外部鏈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中華民國教育部
(行政院院本部)
二級機關
委員會
獨立機關
其他機關
三級獨立機關
 中華民國教育部所屬機關
所屬機關
所屬機構
教育部教育總長
臨時政府時期
蔡元培范源廉刘冠雄(代理)陳振先(代理)董鴻褘(代理)汪大燮
北洋政府時期
汪大燮严修(未就任)蔡儒楷(代理)汤化龙章宗祥(代理)張一麐张国淦吳闓生(代理)范源廉袁希濤(代理)傅增湘袁希濤(代理)傅嶽棻(代理)范源廉马邻翼(代理)黄炎培(未就任)齊耀珊(代理)周自齊(代理)黄炎培(未就任)高恩洪(代理)湯爾和(代理)王寵惠(代理)湯爾和(代理)彭允彝(代理)黄郛(代理)范源廉张国淦黄郛易培基(代理)王九齡(代理)马叙伦(代理)章士釗(代理)易培基马君武胡仁源王寵惠任可澄劉哲
教育行政委員會委員
大學院院長
教育部部長
國民政府時期
蒋梦麟高魯(未就任)蔣中正(代理)李书华朱家驊段锡朋(代理)翁文灝(未就任)朱家驊王世杰(代理)陳立夫朱家驊
中華民國政府時期
亚洲各国家和地區教育部
聯合國會員國
聯合國观察员國
未受国际普遍承认国家
属地和其他特殊政區
臺北車站周邊設施
行政機關
公營事業
交通
景點
公園
古蹟
寺廟
展館
地標
商場
百貨
商圈
金融
(總行)
飯店
醫療
国际
各地
其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華民國教育部&oldid=89681098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