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 |
|---|---|
中国共产党党徽 (1951年—1996年) | |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 |
| 地位 | 党和国家领导人 |
| 官邸 | 中南海 |
| 機關所在地 | |
| 提名者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
| 任命者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
| 任期 | 同中央委员会,无连任限制 |
| 設立法源 | 中国共产党章程 |
| 设立 | 1956年9月26日 |
| 首任 | 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 |
| 末任 | 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赵紫阳、华国锋 |
| 废止 | 1982年9月6日 |
| 中国共产党 |
|---|
| 历史 -章程 -组织 -领导 |
| 十九大→二十大→二十一大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简称中共中央副主席,是中国共产党在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期间设置的高级领导职务,其地位仅次于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产生,并由中央委员会任命,各副主席均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史 1]。
在该职务设置期间,先后有14人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其中有6人任期跨越多届,即周恩来(第八届、第十届)、林彪(第八届、第九届)、陈云(第八届、第十一届)、叶剑英(第十届、第十一届)、邓小平(第十届、第十一届)、华国锋(第十届、第十一届)。有3人在任上逝世,即林彪(第九届期间坠机身亡)、周恩来(第十届期间病逝)、康生(第十届期间病逝)。有3人未经过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任免,即邓小平(四五运动后被免职)、王洪文(怀仁堂事变后被免职)、华国锋(四五运动后被任命,怀仁堂事变后升任中央委员会主席)。有2人曾任“中央委员会唯一副主席”,即林彪(1969年4月28日至1971年9月13日期间)、叶剑英(1976年10月7日至1977年7月21日期间)。有1人曾在任内被免职后再次被任命,即邓小平(1975年1月10日被任命,1976年4月7日被免职,1977年7月21日再次被任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和国家安全考虑,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开始酝酿加强和改进中央领导体制的问题。1953年底,毛泽东提出中央领导分为一线二线的设想,并就是否增设中央副主席和总书记问题进行意见征询,但由于高饶事件而暂时搁置。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机构改革问题,讨论党中央设置副主席数量的问题。5月底,邓小平起草中共中央《关于讨论党章修改稿的通知》,将增设中央副主席数量和其他问题提请各地党委主要负责人讨论。8月22日,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毛泽东就中央领导机构组成作说明,表示中共中央将设置总书记、主席和副主席。9月13日,七届七中全会第三次会议召开,毛泽东再次就增设若干中央副主席和总书记的问题作讲话[史 2]。
1956年9月26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史 3],修改后的党章设中央委员会主席一人和副主席若干人,兼任中央政治局的主席和副主席[史 1]。9月28日,中共八届一中全会召开,选举刘少奇等4人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史 4]。1958年5月25日,中共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增选林彪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史 5]。1966年8月12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除林彪外的其他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均在该次会议上卸任[史 6]。
1969年4月28日,中共九届一中全会召开,选举第九届中央委员会,仅有林彪一人当选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史 7]直至其坠机身亡,此后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人选空缺。
1973年8月30日,中共十届一中全会召开,选举周恩来等5人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史 8]。1975年1月10日,中共十届二中全会召开,增选邓小平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史 9],批准李德生辞任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的请求[史 10]。1976年4月7日,受四五运动影响[史 11],中央政治局根据毛泽东提议,撤销邓小平包括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在内的党内外一切职务,任命华国锋为中央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史 12][史 13]。10月7日,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华国锋改任中央委员会主席的决议[史 14]。1977年7月21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恢复邓小平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在内的各项职务,追认华国锋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史 13]。
1977年8月19日,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召开,选举叶剑英等4人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史 15]。1978年12月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增选陈云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史 16]。1980年2月29日,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召开,批准汪东兴辞任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的请求[史 17]。1981年6月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增选赵紫阳、华国锋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史 18]。
1982年9月6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新党章规定中共中央只设总书记,不再设主席和副主席[史 19]。
| 届次 | 肖像 | 姓名 (生卒年份) | 籍貫 | 就任时间 (相关事件) | 卸任时间 (相关事件) | 任内要职 | 时任主席 | 资料 |
|---|---|---|---|---|---|---|---|---|
| 8 | 刘少奇 (1898—1969) | 湖南 宁乡 | 1956年9月28日 (八届一中全会) | 1966年8月12日 (八届十一中全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主席 | 毛泽东 | [人 1] | |
| 周恩来 (1898—1976) | 浙江 绍兴 | 1956年9月28日 (八届一中全会) | 1966年8月12日 (八届十一中全会) | 中共中央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 [人 2] | |||
| 朱德元帅 (1886—1976) | 四川 仪陇 | 1956年9月28日 (八届一中全会) | 1966年8月12日 (八届十一中全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 [人 3] | |||
| 陈云 (1905—1995) | 上海 青浦 | 1956年9月28日 (八届一中全会) | 1966年8月12日 (八届十一中全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中央经济工作五人小组组长 | [人 4] | |||
| 林彪元帅 (1907—1971) | 湖北 黄冈 | 1958年5月25日 (八届五中全会) | 1969年4月28日 (九届一中全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 [人 5] | |||
| 9 | 林彪元帅 (1907—1971) | 湖北 黄冈 | 1969年4月28日 (九届一中全会) | 1971年9月13日 (坠机身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 毛泽东 | [人 5] | |
| 10 | 周恩来 (1898—1976) | 浙江 绍兴 | 1973年8月30日 (十届一中全会) | 1976年1月8日 (病逝)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 毛泽东 ↓ 华国锋 | [人 6] | |
| 王洪文 (1935—1992) | 吉林 长春 | 1973年8月30日 (十届一中全会) | 1976年10月7日 (怀仁堂事变) | 四人帮成员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第三书记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市总工会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政治委员 | [人 7] | |||
| 康生 (1898—1975) | 山东 诸城 | 1973年8月30日 (十届一中全会) | 1975年12月16日 (病逝) | 中央组织宣传组组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 [人 8] | |||
| 叶剑英元帅 (1897—1986) | 广东 梅县 | 1973年8月30日 (十届一中全会) | 1977年8月19日 (十一届一中全会) |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 [人 9] | |||
| 李德生少将 (1916—2011) | 河南 新县 | 1973年8月30日 (十届一中全会) | 1975年1月10日 (十届二中全会)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司令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司令员 | [人 10] | |||
| 邓小平 (1904—1997) | 四川 广安 | 1975年1月10日 (十届二中全会) | 1976年4月7日 (四五运动) |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 [人 11] | |||
| 1977年7月21日 (十届三中全会) | 1977年8月19日 (十一届一中全会) | |||||||
| 华国锋 (1921—2008) | 山西 交城 | 1976年4月7日 (四五运动) | 1976年10月7日 (怀仁堂事变)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副主席 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部长 | [人 12] | |||
| 11 | 叶剑英元帅 (1897—1986) | 广东 梅县 | 1977年8月19日 (十一届一中全会) | 1982年9月6日 (十二大) |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委员会主任委员 | 华国锋 ↓ 胡耀邦 | [人 9] | |
| 邓小平 (1904—1997) | 四川 广安 | 1977年8月19日 (十一届一中全会) | 1982年9月6日 (十二大) |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 [人 11] | |||
| 李先念 (1909—1992) | 湖北 红安 | 1977年8月19日 (十一届一中全会) | 1982年9月6日 (十二大) |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 | [人 13] | |||
| 汪东兴少将 (1916—2015) | 江西 弋阳 | 1977年8月19日 (十一届一中全会) | 1980年2月29日 (十一届五中全会) | 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中共中央党校第一副校长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 | [人 14] | |||
| 陈云 (1905—1995) | 上海 青浦 | 1978年12月22日 (十一届三中全会) | 1982年9月6日 (十二大) |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 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 | [人 4] | |||
| 赵紫阳 (1919—2005) | 河南 滑县 | 1981年6月29日 (十一届六中全会) | 1982年9月6日 (十二大)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 [人 15] | |||
| 华国锋 (1921—2008) | 山西 交城 | 1981年6月29日 (十一届六中全会) | 1982年9月6日 (十二大) | [人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