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民國國道一號 | |
|---|---|
| 汐止五股高架道路 | |
中華民國汐止五股高架道路的路線圖 | |
| 道路信息 | |
| 長度 | 19.6公里(12.2英里) |
| 存續 | 1995年7月至今 |
| 歷史 | 2013年4月20日最近一次通車 |
| 限制 | 車速限制:最高:100公里每小時 最低:60公里每小時 |
| |
| 起點 | 汐止端(主線13.0k) |
| 終點 | 五股轉接道(主線32.6k) |
| 位置 | |
| 地區 | 臺灣 |
| 公路系統 | |
汐止五股高架道路,又稱汐止五股高架橋,簡稱汐五高架,是臺灣中山高速公路(簡稱中山高)汐止至五股之間的高架拓寬路段,也是中山高第一個高架拓寬路段。


汐五高架位於中山高臺北平地路段,主要為了解決該路段原本嚴重的長短程交通混雜之擁塞問題而興建。
由於通車後效益明顯,後續又從五股轉接道向南延伸新的高架拓寬路段五股楊梅高架道路。
其中第18標淡水河大橋段因為在1992年發生十八標弊案致知名度大增,使本路線因而被一般民眾俗稱為「十八標」。
本路線透過汐止端及五股轉接道與中山高主線相連接,並禁止大貨車通行。
南下車輛可由汐止端、堤頂及環北等交流道進入汐五高架,於五股轉接道匯入中山高主線或續行五股楊梅高架道路。
北上車輛可由五股轉接道、堤頂交流道進入汐五高架,於汐止端匯入中山高主線。
國道一號汐止五股高架道路路線設施里程一覽表 | ||||||||
| 標誌 | 里程 | 名稱 | 順樁預告 | 逆樁預告 | 形式 | 通車日 | 銜接道路 →聯絡地區 | |
|---|---|---|---|---|---|---|---|---|
| ↑主線成為中山高速公路 | ||||||||
| 13 汐止端 | 13.0 | 汐止端 | 台北 內湖(平面) 堤頂大道 五股(高架) 高架道路起點 | 汐止 高架道路終點 | 匝道 | 1997年 | ||
| 18 堤頂 | 18.6 | 堤頂 | 堤頂大道 | 堤頂大道 | 匝道 | 1996年8月3日(北上) 1997年(南下) | 堤頂大道[a]、舊宗路 →內湖區、松山區、南港區 內湖科技園區、南港軟體園區 | |
| 19.1 內湖橋 | ||||||||
| 20 下塔悠 | 20.2 | 下塔悠 | (僅北上出口) | 濱江街 | 匝道 | 1996年8月3日 | 濱江街、撫遠街、塔悠路 →松山區 | |
| 23.8 圓山橋 | ||||||||
| 25 環北 | 25.8 | 環北 | (僅北出南入) | 環河北路 | 匝道 | 1995年7月(北上) 1996年8月3日(南下) | 環河北路 →士林區、大同區 | |
| 26.0 淡水河橋 | ||||||||
| 31.0 洩洪橋 | ||||||||
| 32 五股轉接道 | 32.6 | 五股轉接道 | 林口(平面) 高架道路終點 | (僅南出北入) 高架道路起點 | 分叉轉換式 | 2013年4月20日 | ||
| (下接五股楊梅高架道路) | ||||||||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lower-alpha">标签或{{efn}}模板,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 />标签或{{notelist}}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