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饶」重定向至此。关于原名上饶县的上饶市所辖市辖区,请见「
广信区」。
上饶市,简称饶,古称饶州、信州、广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市境南界鹰潭市、抚州市与福建省南平市,西接南昌市、九江市,北邻景德镇市与安徽省池州市、黄山市,东毗浙江省衢州市。地处赣皖浙闽四省交界,地势东高西低,境内丘陵广泛分布。北部为鄣公山,中部为怀玉山,东南为武夷山,其主峰黄岗山为江西最高峰。西临鄱阳湖,沿湖地带为广阔的鄱阳湖平原。信江、饶河(北纳昌江,南纳乐安江)为两大河流,均自东往西流贯并注入鄱阳湖,市人民政府駐上饶市行政新区。
上饶是国家光学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所辖德兴市拥有亚洲最大铜矿,是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上饶古属扬州,春秋时期为吴越之地。
秦属九江、会稽、丹阳3郡。
汉为豫章、会稽、丹阳3郡。东汉建安年间由豫章郡分出置鄱阳郡,三国吴属鄱阳、会稽、新都3郡。晋属鄱阳、新安、信安、建安4郡。
隋开皇九年改鄱阳郡为饶州,后罢饶州复鄱阳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弋阳置上饶县,武德五年改鄱阳郡为饶州,是域属饶州、衢州、歙州。武德七年上饶县并入弋阳。乾元元年(758年)析饶州之弋阳、衢州之常山、玉山3县置信州,并复置上饶县。是域属饶州、信州、歙州,隶江南东、西2道。
宋主属信州上饶郡、饶州鄱阳郡,隶江南东路。
元主属信州路、饶州路及铅山州,隶江浙行中书省。
明洪武九年分江西为五道,属九江道饶州府、湖东道广信府。
清沿明制。
闽赣省地图(1933年)民国初主属豫章道、浔阳道。1932年主属江西第四、第六行政区。
1949年4月29日析浮梁县城置景德镇市。5月14日析上饶县城置上饶市。9月6日置上饶专区和乐平专区,后者1950年改名浮梁专区。1952年10月8日两专区合并为鹰潭专区,12月6日改名上饶专区。1953年景德镇市脱离上饶专区升为地级市。1960年撤销上饶县并入上饶市,撤销浮梁县并入景德镇市。1964年复设上饶县。1970年改称上饶地区。1983年乐平县划归景德镇市管辖,县级鹰潭市、贵溪县、余江县划出设立地级鹰潭市。2000年10月,撤销原上饶地区和县级上饶市,改设地级上饶市和信州区。
2020年中国南方水灾期间,6月3日开始,上饶市全境普降大到暴雨。截至6月5日10时,上饶共有10个县(市、区)83个乡镇受灾,紧急转移人员3333人。[2]7月8日,婺源县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彩虹桥遭遇特大洪水冲击,部分桥面被冲毁[3]。7月10日,鄱阳縣14座圩堤出现漫堤决口险情,防汛形势异常严峻[4]。7月11日,鄱阳站水位突破1998年历史极值[5]。
上饶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与浙江、安徽、福建三省邻接。
全市地貌以中低山地、丘陵为主。南部与福建交界,绵亘着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海拔2157.7米,是大陆华东第一高峰。中部怀玉山山脉,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是中国著名景区三清山的中心地带。北部赣皖边境的鄣公山及黄山余脉,大部为低山和丘陵,间有连片的小盆地。西部鄱阳湖平原江河纵横,湖泊星布。
主要为信江水系和鄱江水系。
上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 1981–2010年间上饶市的平均气象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
| 平均高温 °C(°F) | 10.4 (50.7) | 12.4 (54.3) | 16.3 (61.3) | 22.8 (73.0) | 27.4 (81.3) | 29.9 (85.8) | 34.3 (93.7) | 34.1 (93.4) | 30.2 (86.4) | 25.2 (77.4) | 19.3 (66.7) | 13.5 (56.3) | 23.0 (73.4) |
|---|
| 日均气温 °C(°F) | 6.1 (43.0) | 8.0 (46.4) | 11.6 (52.9) | 17.5 (63.5) | 22.3 (72.1) | 25.3 (77.5) | 28.9 (84.0) | 28.5 (83.3) | 24.9 (76.8) | 19.8 (67.6) | 13.8 (56.8) | 8.1 (46.6) | 17.9 (64.2) |
|---|
| 平均低温 °C(°F) | 3.0 (37.4) | 4.9 (40.8) | 8.3 (46.9) | 13.8 (56.8) | 18.4 (65.1) | 21.8 (71.2) | 24.7 (76.5) | 24.5 (76.1) | 21.1 (70.0) | 15.8 (60.4) | 9.9 (49.8) | 4.3 (39.7) | 14.2 (57.6) |
|---|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93.3 (3.67) | 123.1 (4.85) | 218.4 (8.60) | 258.8 (10.19) | 243.0 (9.57) | 361.1 (14.22) | 156.3 (6.15) | 105.7 (4.16) | 83.4 (3.28) | 58.0 (2.28) | 86.3 (3.40) | 60.6 (2.39) | 1,848 (72.76) |
|---|
| 平均相對濕度(%) | 79 | 80 | 81 | 80 | 78 | 82 | 76 | 76 | 77 | 75 | 76 | 75 | 78 |
|---|
|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数据网 |
上饶市四大机构现任领导人| 机构 |  中国共产党 上饶市委员会 |  上饶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  上饶市人民政府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上饶市委员会 |
|---|
| 职务 | 书记 | 主任 | 市长 | 主席 |
|---|
| 姓名 | 陈云[6] | 李高兴[7] | 李建涛[8] | 俞健[9] |
|---|
| 民族 | 汉族 | 汉族 | 汉族 | 汉族 |
|---|
| 籍贯 | 江西省南昌市 | 江西省余干县 | 河南省方城县 |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 |
|---|
| 出生日期 | 1976年12月(48歲) | 1968年10月(56—57歲) | 1977年5月(48歲) | 1968年2月(57歲) |
|---|
| 就任日期 | 2021年12月 | 2022年12月 | 2025年7月 | 2021年10月 |
|---|
- 市委书记
- 陈达恒(2000年10月-2001年12月)
- 余欣荣(2001年12月-2003年1月)
- 余小平(2003年1月-2003年8月)
- 姚亚平(2003年8月-2008年3月)
- 蔡晓明(2008年3月-2011年8月)
- 董仚生(2011年8月-2013年8月)
- 陈俊卿(2013年8月-2016年4月)
- 马承祖(2016年4月-2021年2月)
- 史文斌(2021年2月-2021年12月)
- 陈云(2021年12月-)
| - 市长
- 黄建盛(2000年10月-2001年12月)
- 余小平(2001年12月-2003年3月)
- 刘和平(2003年8月-2008年3月)
- 董仚生(2008年4月-2011年8月)
- 潘东军(2011年9月-2015年2月)
- 马承祖(2015年2月-2016年4月)
- 颜赣辉(2016年4月-2017年6月)
- 谢来发(2018年1月-2019年12月)
- 陈云(2019年12月-2021年12月)
- 邱向军(2021年12月-2025年7月)
- 李建涛(2025年7月-)
|
上饶市现辖3个市辖区、8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上饶市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 上饶市行政区划图 |
|---|
|
| 区划代码[10] | 区划名称 | 汉语拼音 | 面积[註 1][11] (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註 2][12] (2020年普查) | 政府驻地 | 邮政编码 | 乡级行政区划[13] |
|---|
街道 办事处 | 镇 | 乡 | 其中: 民族乡 |
|---|
| 361100 | 上饶市 | Shàngráo Shì | 22,737.25 | 6,491,088 | 信州区 | 334000 | 25 | 104 | 83 | 2 |
|---|
| 361102 | 信州区 | Xìnzhōu Qū | 315.90 | 545,134 | 茅家岭街道 | 334000 | 6 | 3 | | |
|---|
| 361103 | 广丰区 | Guǎngfēng Qū | 1,376.71 | 775,364 | 永丰街道 | 334600 | 5 | 15 | 3 | |
|---|
| 361104 | 广信区 | Guǎngxìn Qū | 2,231.91 | 748,265 | 旭日街道 | 334100 | 3 | 11 | 10 | |
|---|
| 361123 | 玉山县 | Yùshān Xiàn | 1,732.45 | 519,357 | 冰溪街道 | 334700 | 2 | 10 | 6 | |
|---|
| 361124 | 铅山县 | Yánshān Xiàn | 2,178.46 | 386,200 | 河口镇 | 334500 | | 8 | 9 | 2 |
|---|
| 361125 | 横峰县 | Héngfēng Xiàn | 654.03 | 187,326 | 兴安街道 | 334300 | 1 | 2 | 6 | |
|---|
| 361126 | 弋阳县 | Yìyáng Xiàn | 1,573.42 | 338,817 | 弋江镇 | 334400 | 2 | 10 | 5 | |
|---|
| 361127 | 余干县 | Yúgān Xiàn | 2,350.36 | 840,498 | 玉亭镇 | 335100 | | 9 | 11 | |
|---|
| 361128 | 鄱阳县 | Póyáng Xiàn | 4,126.33 | 1,184,097 | 鄱阳镇 | 333100 | 1 | 14 | 15 | |
|---|
| 361129 | 万年县 | Wànnián Xiàn | 1,150.13 | 357,449 | 陈营镇 | 335500 | | 6 | 6 | |
|---|
| 361130 | 婺源县 | Wùyuán Xiàn | 2,967.78 | 314,985 | 蚺城街道 | 333200 | 1 | 10 | 6 | |
|---|
| 361181 | 德兴市 | Déxīng Shì | 2,079.77 | 293,596 | 银城街道 | 334200 | 4 | 6 | 6 | |
|---|
| 注:广信区数字包含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所辖董团乡。 |
|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6,491,088人[14]。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579,747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88,659人,下降1.35%,年平均增长率为-0.14%。其中,男性人口为3,345,927人,占总人口的51.55%;女性人口为3,145,161人,占总人口的48.4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6.38。0-14岁的人口为1,507,637人,占总人口的23.23%;15-59岁的人口为3,834,888人,占总人口的59.08%;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148,563人,占总人口的17.69%,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08,285人,占总人口的12.45%。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526,049人,占总人口的54.3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965,039人,占总人口的45.68%。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6579714人[15],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了451041人,增长7.36%,平均每年增加45104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71%。其中,男性为3396180人,占总人口的51.62%;女性为3183534人,占总人口的48.38%。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6.68。0-14岁的人口为1559315人,占总人口的23.70%;15-64岁的人口为4535455人,占总人口的68.93%;65岁及以上人口为484944人,占总人口的7.37%。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6,469,337人,占99.6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1,751人,占0.3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97,508人,下降1.48%,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14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8,849人,增长68.59%,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14个百分点。
上饶市2010-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
| 由于技术原因,此 旧版图表已停用,並須迁移至 新版图表。造成您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
2010-2018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为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后的数字,2019-2020年为最终核实数,2021年为初步核算数。
数据来源:《上饶统计年鉴》
[16]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401.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较2022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2.9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308.9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1759.7亿元,增长4.6%。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001元,同比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4元,同比增长7.5%。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2年的2.40下降至2.33。[17]
2010年全市共有普通高校3所(上饶师范学院、上饶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在校生2.03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含职业高中,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5.7万人;普通高中81所,在校生10.91万人;普通初中370所,在校生33.92万人;小学2203所,在校生71.46万人。
奎文塔是上饶市区为数不多的古建筑之一 |
|---|
第一批 2005年 (12个) | |
|---|
第二批 2008年 (14个) | |
|---|
第三批 2011年 (27个) | |
|---|
第四批 2014年 (34个) | |
|---|
第五批 2017年 (89个) | 省会、 自治区首府 | |
|---|
| 地级市 | |
|---|
| 直辖市城区 | |
|---|
县级市、 地级市辖区、 县、 旗 | |
|---|
|
|---|
第六批 2020年 (133个) | |
|---|
第七批 2025年 (202个) | |
|---|
注1: 中央文明办自2005年开始每隔三年分别评选出一批全国文明城市,至2025年已经产生7批。 注2:从第二批起每一批评选时均会对之前评选的城市进行复查, 删除线为未通过最近一次复查确认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城市。 注3: 方框内为因行政区划调整被裁撤的行政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