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三江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關於其他“三江”同名地方的人,請見三江省三江侗族自治县三江乡三江镇三江街道三江农场

三江人海外华人族群里面,是指来自上海苏州镇江常熟温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地的华侨,也就是口操吴语的群体。[1] “三江”泛指长江下游一带的入海江流,早期来自苏浙沪的人多由上海进出中国,故也被通称为“上海人”。[1]

词源

[编辑]
更多信息:三江 § 地理

“三江”是一个古老的词汇,出处自《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即入,震泽厎定。”指的是长江的江流,然而具体所指,历来说法不一。[2] “三江”也指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的合称,江苏与安徽原为江南省,故与浙江、江西合称为“三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海外华侨基于互助精神,纷纷在侨居地组织会所,当时三江同乡组织的三江公所,初时会员仍是来自浙江、安徽、江苏和江西省籍的乡亲,然而百余年来海外拓荒的华侨多以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人为主,所以会员人数较少;于是,后来进一步扩大“三江”的定义,凡来自长江、黄河黑龙江三大河流域各省市、不属于闽粤桂三省的华侨,都属“三江人”。[3][4]

上海人”是与三江息息相关的词汇,上海原本是属于江苏省的县城,1843年上海开埠,逐渐发展成为东方大都会,上海老移民的祖籍多数是来自江苏和浙江。现在的中国,“上海人”是表示上海市城区及周围郊区县的居民;但是在旧时南洋华侨社会,“上海人”也代表来自三江的侨民,也就是说与“三江人”为同义词。[4]

而在闽、粤、桂、琼籍的地理概念里面,除了华南三省以外,都统称“外江人”。[3]

组织

[编辑]

三江人在侨居地设立同乡会馆,创办公所祠堂学校义庄公墓、义诊、助学金安老院等慈善活动,作为同乡之间联谊与互助的团体。

盖州三江会馆

[编辑]

1684年(康熙23年),清廷开放海禁,三江商人开始乘船渡海来到辽东经商。乾隆年间,三江商人在辽宁盖平县(今盖州市)设置会馆,现址位于辽宁省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前进社区,又称“海神庙”。[5][6]

三江会馆是盖州四大会馆之一,早期江浙商人聚会议事的地方,至较后期在没沟营(今营口市)设立分馆,商务才逐移至营口。[6]

2004年,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营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

营口三江会馆

[编辑]

1840年,盖州三江会馆在营口设三江义庄,是为分馆;1887年,翁晓山等人在三江义庄(咸安堂)基址上改建江浙公所;1919年,三江同乡在营口二官塘附近购地重建三江会馆(现址位于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工人文化宫东侧),并于1921年11月落成。[6][7][8]

1932年,黑龙江暂编警备第一旅调驻营口(改称辽河地区警备司令部),司令部就设置在三江会馆。[8] 时至较后,三江会馆停办;至今,所有建筑物已不复存在。

青岛三江会馆

[编辑]

青岛三江会馆成立于1907年,馆址是青岛市市南区四方路10号。[9] 青岛三江会馆过去曾办过学校,经常举办慈善活动,馆内曾是青岛华人的重要集会场所,历任会长包括周宝山、丁敬臣、郑章华等人。

1949年以后,青岛三江会馆逐渐停止活动;1970年代,大部分建筑物已被拆除,仅存一座建筑为三江学校所使用。2009年7月27日,列入第一批市南区文物保护单位

日本三江会所

[编辑]

日本锁国时期,长崎是唯一对外开放的贸易港口,和华兰文化相互融合,早期的华侨多数侨居于此。1868年,来自江南、浙江、江西三省的华侨在兴福寺创立三江祠堂;1878年,以三江祠堂为基址,设立和衷堂三江会所,后因日久失修而毁坏,仍保存的兴福寺三江会所门(長崎県長崎市寺町4-32 )已被指定为县指定有形文化财[10]

1859年,北海道函馆建立通商港口,华侨人数迅速增加。1874年,三江帮华侨在函馆成立同德堂;1879年,改称同德堂三江公所,张尊三任总代表、潘延初任副总代表;1886年起,张尊三连任董事。1907年,公所焚毁。[11]

1859年,横滨开埠,散居京滨地区的华侨联手建设横滨中华街;约1885年,三江帮华侨成立京滨三江公所。1970年,陈德金等人发起集资改建新会所,现址神奈川县横滨市中区山下町166(神奈川県横浜市中区山下町166)。[11]

约1883年,宁波商人在神户创立三江公所;1900年,吴锦堂、马聘三、陈源来等人筹组三江商业会,并在生田神社附近设立会所;1912年,正式成立社团法人三江商业会议所。约1937-39年,神户三江公所收编入神户中华总商会,因战停止活动。1978年4月,几位江浙籍理事重组三江商业会;1981年2月,三江公所恢复自立。1983年4月14日,成立财团法人三江会馆;1994年4月,现址三江会馆大楼落成,位于兵库县神户市中央区多闻通2丁目1-12(兵庫県神戸市中央区多聞通2丁目1-12)。[12]

约1887年,三江帮华侨在大阪成立三江会所,之后也开始招收华北帮华侨为成员;1895年,分裂南、北两派,华北帮成立大清北帮商业会议所、三江帮成立大清南帮商业会议所;1919年,更名为大阪中华北帮公所和大阪中华南帮公所。[11]

马来西亚三江总会

[编辑]

马来西亚三江总会于1977年11月成立,是隆雪三江公会(成立于1947年)、霹雳三江公会(成立于1940年)、槟城三江公会(成立于1897年)、砂拉越三江公会(成立于1966年)和沙巴三江公会(成立于1967年)的联会。马来西亚三江总会也是七大乡团协调委员会之一,另外六大乡团是福建社团联合会、客家公会联合会、潮州公会联合会、广东会馆联合会、海南会馆联合会和广西总会。[13]

1897年,黄南岗等人在槟榔屿创办三江公所,并置地设立公冢;1938年,获准注册槟城三江公所,租用乔治市中路109号成立会所;1941-45年,因战事停办会务。1946年,重办槟城三江公会,并于1950年向社团注册局注册;1951年,募资购入乔治市中路109号,重建会所,并于1953年落成,沿用至今。[14]

1946年,张耀良、沙渊如、毕惠通、杨继任、王鉴文、盛崇、顾伯亮、范生林等人在吉隆坡召开“筹组雪兰莪三江会馆发起人大会”;1947年,正式成立雪兰莪三江公会,暂址吉隆坡金马路甘文丁街8号;1951年,虞福祥等人筹资于燕美律地段自建会所;1958年,觅地另建会所,并于1962年迁址波得力路。1996年,市政府征地兴建轻快铁;1997年,迁址云顶路翠湖园104号。[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东南亚华侨的群体以闽、客、潮、粤、桂、琼籍为主,苏、浙、沪籍华侨较少,所以各地三江会馆也招收其他省市的华侨为会员。20世纪中期以后,侨居国纷纷独立,华侨民多选择入籍并取得公民权,仍然维持乡团的乡谊活动。

新加坡三江会馆

[编辑]

1898年,新加坡三江同乡于惹兰里茂设置三江公墓;1906年,潘云卿、曹裕昌等人联合发起组织三江公所,设址于惹兰安拔士;1908年,正式获准注册。[16]

1927年,新加坡三江公所改名为三江会馆;较后,会所设址在卡佩芝路2号,发起成立三江公学校,并于1937年购置卡佩芝路4号为学校校址。日佔时期,会务全面停止。1945年,新加坡三江会馆复办;翌年,新会所设置于圣多马径23号,同时复办学校;1970年,三江公学停办。[16]

1961年9月20日,新加坡三江会馆在《社团注册法令》下重新注册。1974年,水铭漳、杨子本等人发起创立三江慈善诊疗所,并于1977年聘请医生提供正式服务;1980年,创立安乐院为老同乡提供住所和援助,较后因院址被征用而停办。1982年,三江公墓被政府征用,会馆因此另行筹建三江公祠,每年春、秋两祭。1989年,筹资建设三江大厦,并于1999年落成。[16] 2001年,举办第一届世界三江同乡恳亲大会。

1986年,新加坡三江会馆联同福建会馆、潮州八邑会馆、广东会馆、南洋客属总会、海南会馆和福州会馆共七大会馆,联合成立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另外,三江会馆联合宁波同乡会(成立于1937年)、温州会馆(成立于1923年)、江西会馆(成立于1935年)、上海公会(成立于1918年)、南洋湖北天门会馆(成立于1957年)、两湖会馆(成立于1947年)、南洋华北同乡会(成立于1935年)、上海西式女服同业会(成立于1938年)、星州华侨干洗公会(成立于1946年)等九个三江帮的组织,将三江会馆成为三江人的联谊总会。[16]

美东纽约三江慈善公所

[编辑]

1929年,孙安生、阮孝洪、韩阿根等人在美国纽约发起成立美东纽约三江慈善公所;1941年,附设三江慈善公会;1956年,在纽约华埠地威臣街设置公所大厦。[17]

另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1.01.1俞云波.“三江”——上海最老的名谓. 联合时报. 2012-11-16 [201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8). 
  2. ^何新.大政宪典·《尚书》新证. 北京: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8年 [2018-06-28].ISBN 7802193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8). 
  3. ^3.03.1三江同乡9月狮城恳亲. 全球华人专业人士网络. [201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6). 
  4. ^4.04.1三江缘起. 吉隆坡暨雪兰莪三江公会. [2018-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3). 
  5. ^5.05.1三江会馆. 营口市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广电局. 2014-11-28 [2018-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2). 
  6. ^6.06.16.2三百年前名噪一时的盖州四大会馆. 大风号. 2018-05-21 [201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6). 
  7. ^营口人文史话(七)三江会馆. 营口市图书馆数字资源. 2007-02-19 [201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6). 
  8. ^8.08.1李桂椿.三江会馆. 盖州市古城文化艺术促进会. 2018-04-08 [201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6). 
  9. ^老青岛三大会馆三足鼎立 曾保护天后宫. 田野. 城市信报. 2016-10-20 [201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4). 
  10. ^興福寺三江会所門. 長崎市役所. 2013-03-01 [2018-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7). 
  11. ^11.011.111.2一、东北亚地区. 侨务志. 江苏省地方志. [201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4). 
  12. ^黑濑道子.为华侨华人服务 要为公益事业着想. 关西华文时报第219期. 2012-04-23 [201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6). 
  13. ^刘国伟.东方上电台:大马三江人何去何从 延续三江情须靠好舵手. 东方日报. 2015-01-07 [201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8). 
  14. ^本会简介. 槟城三江会馆. [2018-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8). 
  15. ^本会馆史. 吉隆坡暨雪兰莪三江公会. [2018-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0). 
  16. ^16.016.116.216.3三江会馆百年史. 新加坡三江会馆. [201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5). 
  17. ^三、美欧地区. 侨务志. 江苏省地方志. [201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4). 

外部链接

[编辑]

官话民系
閩海民系
廣府民系
江右民系
客家民系
吳越民系
湖湘民系
其他
親緣族群
非洲
北非
西非
中非
南非
東非
美洲
加勒比
北美
中美
南美
亞洲
西亞
中亞
南亞
東南亞
東亞
歐洲
北歐
西歐
南歐
東歐
大洋洲
相關條目
組織、團體
身份、稱謂
歷史、文化
參見:{{香港侨民}} ·{{澳门侨民}} ·{{台湾侨民}} ·{{华裔美国人}} ·{{印尼華人}} ·{{唐人街}}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三江人&oldid=86658049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