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三个可以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是
系列的一部分
主题主题 ·分类
新闻新闻 ·语录语录 ·文库文库

三个可以谈是2002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为统一中国,如何与中华民国(台湾)进行政治谈判的主张。

背景

[编辑]

1992年,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包括就两岸正式谈判的方式问题同台湾方面进行讨论,找到双方都认为合适的办法”。

1995年1月,江泽民提出对台八项主张,被归纳为江八点。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再度重申[1]

内容

[编辑]

江泽民主张在一个中国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一是“可以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问题[a]”;二是“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活动空间问题”;三是“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1]

评价

[编辑]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发表后的11月27日,国台办新闻发言人张铭清在新闻发表会上表示,“三个可以谈”表明了己方对台方针政策的一贯性、连续性,体现了大陆方面在两岸政治谈判问题上的积极态度和极大诚意。“三个可以谈”使两岸政治谈判的议题进一步具体化、更具操作性。如第一个“可以谈”结束两岸敌对状态[a]。“三个可以谈”进一步拓展了两岸政治谈判的空间,为打开两岸政治僵局指明了道路,为两岸同胞展现了共同争取和平统一的光明前景[1][2]

厦门大学台研所教授陈孔立认为“三个可以谈”是突破两岸(政治)僵局的关键[3]

关联条目

[编辑]

注释

[编辑]
  1. ^1.01.1“结束两岸敌对状态”是否指正式结束第二次国共内战,不详。但两岸皆有签定和平协议的想法。

参考文献

[编辑]
  1. ^1.01.11.2张铭清:“三个可以谈”拓展两岸政治谈判空间. 搜狐网,中国新闻网. 2002-11-27 [2019-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1)(简体中文). 
  2. ^国务院台办就十六大有关台湾问题的论述举行新闻发布会(节录). 国台办网站. 2002-11-27 [2019-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9)(简体中文). 
  3. ^陈孔立.《"三个可以谈":突破两岸僵局的关键》. 两岸关系 (北京市: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2022, (2002年第12期).ISSN 1006-567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9)(简体中文). 
人事關係
派系
亲属
任内大事
理论、主张
和为政举措
著作与传记
著作
传记
相关条目
概述
組織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黨
其他團體
中華民國
政黨
派出機構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澳門中華民國兩岸四地之間的派出機構
中华人民共和国 依照海峽兩岸協議成立中華民國
中国大陆派駐台湾
台湾派駐中国大陆
中央人民政府派驻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派驻内地
澳門特别行政区政府派驻内地
備註:刪除綫表示已停止運作之機構。
術語
一个中国
中国统一
两个中国
一中一臺
臺灣獨立
其他
歷史
1949年前
1949-1979
1979-1996
1996-2008
2008-2016
2016至今
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
海峽兩岸
美國
美国美國國會所認可通過之臺灣相關重要文件中華民國
基於《美國憲法》之三權分立政府權限
其他
其他
政治
交通
現行規劃
已廢止
流行文化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三个可以谈&oldid=85198056
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