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彭德懷 彭清宗 | |
---|---|
![]() | |
個人資料 | |
字 | 懷歸 |
號 | 到華 |
出世 | (1898-10-24)1898年10月24號![]() |
死 | 1974年11月29號(1974-11-29)(76歲) |
國籍 | ![]() |
母校 | 湖南陸軍講武堂 |
職業 | 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 |
宗教信仰 | 共產主義 |
彭德懷(1898年10月24號—1974年11月29號)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955),原名彭清宗,字懷歸,號到華。
1928年加中國共產黨。第二輪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擔任中國工農紅軍師長、軍長、三軍團總擔大旗,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長征後期擔任過以毛澤東為政治委員嘅陝甘支隊司令員;到陝北之後,擔任過紅軍前敵總擔大旗。對日抗戰時期,擔任八路軍副總司令,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書記。國共內戰時期,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擔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1965年擔任建設大三線嘅副總擔大旗。佢攞多黨嘅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中央委員會委員、政治局委員。佢仲當選為第一届同第二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彭德懷系德高望重嘅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同政治人,係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嘅卓越領導人之一;佢將畢生嘅精力獻給咗中國人民嘅解放事業同社會主義國防同建設事業,建立咗不朽嘅歷史功勳。
親戚關係 | 親戚名 |
---|---|
老婆 | 劉坤模(劉細妹),浦安修 |
兄弟 | 彭榮華,彭金華 |
侄女 | 彭鋼,彭梅魁 |
1935年6月紅一、紅四方面軍喺川西北會合後,一於擁護北上!抗日嘅方針,反對張國燾嘅分裂活動。9月多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司令員,10月與政治委員毛澤東率部到陝北,勝利結束長征。喺佢擔大旗紅軍勇猛打退敵騎兵嘅追擊後,毛澤東曾寫詩讚揚佢:“山高路遠氹深,大軍縱橫馳奔,邊個敢橫刀立馬,惟我彭大將軍。”同年11月多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紅一方面軍司令員,共擔大旗直羅鎮戰役。
1959年7月,喺中共中央政治局搞大會議(廬山會議)期間呢,因寫信畀毛澤東,對1958年“大躍進”開始後“沙塵風”、“小資產階級狂熱性”等問題提出責備,畀錯誤噉認為系“向黨進攻”同右傾機會主義。8月喺中共八届八中全會上,又畀錯定為“反黨集團”嘅首要人物。9月畀免去國防部部長職務,閘住一切實際工作。廬山會議原本系為咗“糾向”,但會後就響全國展開咗“反右傾運動”(反對以彭德懷為首嘅“右傾機會主義”錯誤),上萬名黨員受到批判與非人道待遇;其中部分黨員喺1962年畀平反,恢復咗份工;但毛澤東設落咗底線:「邊個都可以平反,唯獨彭德懷唔平反。”
1962年6月再次畀中共中央同毛澤東寫信,頂頸廬山會議强加畀佢不實之詞,堅持真。9月喺中共八届十中全會上又畀認為系企圖“翻案”,再次受到錯誤批判同審查,並畀剝奪咗黨員嘅權利。
1965年9月,毛澤東約佢傾計,表示“或者真喺你嗰邊”。隨後,被派去四川成都擔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線建設委員會第三副主任,仍顧全大局,兢兢業業噉做嘢。
出版有《彭德懷傳》、《彭德懷自述》、《彭德懷軍事文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