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新教主要人物馬丁路德 同加爾文 基督新教 ,經常簡稱做基督教 或者新教 ,係基督宗教 嘅其中一個主要派別,由16世紀 宗教改革 入面脫離天主教 自立。自此,天主教被稱為舊教,與之相對。
新教好講求「福音 」——人上天堂唔係靠做好事,而係透過信 :相信耶穌已經為世人犧牲,孭起咗人類嘅罪孽。[ 1] 一個人只要用信心接納哩個已成事實嘅「好消息」,就可以得救,[ 2] 神學上叫做叫「因信稱義」(Sola fide )。[ 3] 教條方面,基督新教只係承認《聖經 》係信仰嘅唯一標準(Sola scriptura ),[ 4] 唔會接受教皇 嘅制度,亦唔覺得教會高層有絕對嘅權威。信徒身份方面,新教係主張「全民祭司」(Priesthood of All Believers)哩個教條,即係信耶穌嘅人可以直接向神祈禱、讀聖經同埋分享福音,唔使靠啲神職人員。[ 5]
喺路德之前已經有多位宗教改革家嘗試改革甚至脫離天主教會,但最後直至路德嘅德意志宗教改革 先獲得成功。16世紀信義宗 信仰由德意志 傳入丹麥 、挪威 、瑞典 、芬蘭 、拉脫維亞 、愛沙尼亞 同冰島 ,另一位宗教改革家加爾文 嘅思想亦傳入匈牙利 、荷蘭 、蘇格蘭 、瑞士 同法國 。同時期,英國國王 亨利八世 帶領當地教會脫離天主教會獨立,亦開展咗英格蘭宗教改革 。
喺歐洲語言當中,新教嗰啲名嘅稱呼源自拉丁文 「protestatio」,意思係「抗議」,可以追溯到1529年神聖羅馬帝國 第二次許佩爾會議,當時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 推翻咗1526年第一次會議嘅決定,重申帝國境內只可以信奉天主教 ,並進一步鎮壓馬丁·路德 等宗教改革 勢力。卡爾五世呢個舉動最終引起會議內改革派強烈抗議,支持馬丁·路德嘅薩克遜 選帝侯 等六位王公 同十四個帝國自由市 代表喺會中宣讀咗一篇名爲《抗議》嘅文件,自此教會嘅改革派就被稱爲「抗議派」。
新教嘅教會 ,一般有三種制度:主教制、長老制同會眾制。一般嚟講,會眾制比較多教會採用。
主教制係源自於天主教 嘅主教制度 ,幾乎同天主教嘅主教制度一模一樣,唯一唔同嘅係神職人員 無獨身清規,亦可以結婚 。依家行主教制嘅新教教會已經好少,聖公宗 就係沿用主教制。
長老制,係一個以議會 形式管理區會嘅制度。議會內嘅成員由各教會 選出長老,代表嗰個教會出席會議。顧名思義,長老會就係採用長老制嘅教會。採用長老制嘅教會有基督教改革宗長老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韓國基督長老教會 等。
會眾制,係一個源自於神學家 慈運理嘅主張,就係各教會 獨立,牧師係教會入面最高嘅決策者,並由會眾決議一切教會嘅內部事務。依家有好多教會採用會眾制,例如浸信會 、公理會 同神召會 等,以及唔少獨立教會 。會眾制有一個缺點,就係教會之間嘅交往同合作較少,意見可能有差距,最後甚至會令一啲教會脫離佢嘅宗派獨立。
同天主教 嘅聖事觀非常唔同,一般嚟講新教只接受洗禮 同聖餐 兩種聖禮 。主餐 被視為聖禮之一係因為根據新約聖經 中《馬太福音 》第26章第26-29節記載,有關主耶穌喺最後晚餐中講過嘅話:
佢哋食開個時、耶穌拈餅祝謝、就擘開俾過門生話拈嚟食喇、呢的係我嘅身呀。又拈隻杯感謝、𢬿嚟俾過門生話、你哋大家飲喇。因為呢的係我嘅血、即係新約嘅血、為眾人流出、致赦得罪嘅。我話你知、自今以後、我唔再飲菩提樹所生嘅、等到個日、我同埋你喺我父嘅國、致飲新嘅咯。 ~《馬太福音》26:26-29
現時基督新教當中,會眾人數較多嘅宗派有:
除咗傳統宗派活動之外,新教都有跨宗派運動,例如福音派 運動、靈恩運動 。呢類運動,一啲活躍喺新教教內,另一啲甚至超越新教,例如靈恩運動,唔單只影響基督新教,更影響羅馬天主教 。非宗派教會 同各種家庭教會 有時都會被視為跨宗派運動嘅產物。現時新教中最具影響力嘅跨宗派運動有:
福音派係一個全球性跨宗派運動,福音派相信《福音 》嘅精髓係透過相信耶穌基督 嘅贖罪而得救。
現時全球有2億8000幾萬位福音派信徒,佔全球人口總人口嘅4%。大部份信徒活躍於美洲 、非洲 同亞洲 ,當中美國 係福音派信徒最集中嘅國家。另外,福音派近年漸漸喺拉丁美洲 同眾多發展中國家 興起。
靈恩運動(天主教 叫聖神同禱運動),亦稱靈恩派,喺1960年代嘅新教中興起,喺眾多傳統宗派(包括天主教)中廣為流行,運動希望將五旬宗嘅信條同實踐融入當中,非常着重信徒嘅「屬靈恩賜」。
基要主義,又叫基要派,係19世紀末20世紀初喺基督教新教內興起嘅一個運動,佢並唔係一個宗派。喺美國 等地有較大影響。基要派主張「聖經絕對無誤」,反對一切自由主義神學(或稱現代派神學),反對佢哋對《聖經 》嘅批判。
↑ 《我們所信》,威斯康辛州路德會,頁13,「福音是基督成為罪人的贖罪祭的好消息」 ↑ Mueller, W.D.,Justification: How God Forgives , "Salvation through faith alone rests on the truth that God's justification of the world is already an accomplished fact. Justification does not occur because of faith. To the contrary, faith grasps the justification that already exists", quoted in Keller, Brian R.,Believe it or not: You Are Forgiven Through Christ , p49 ↑ 《新廣東話聖經》:《新約》第219頁,「你哋得救係靠上帝既恩典、及信心;唔係出於你哋嘅行為,係上帝所賜嘅。既然唔係靠行為,你哋就無可誇口。」 《新約》第169頁,「因為此福音啟示上帝點樣使人稱義:係由信心開始,用信心結束。」 ↑ 《新廣東話聖經》:《新約》第305頁,「若有人喺預言上加添乜嘢,上帝必將書上所寫嘅災難加俾佢;若有人從書上嘅預言刪去乜嘢,上帝必將佢嘅名除去,使佢不能享受書上所記載生命樹同聖城嘅福。」 《新約》第285頁,「若有人唔持守基督嘅教訓,反而越過嘅,係眼中冇上帝」 ↑ 《新廣東話聖經》:《新約》第273頁,「你哋亦要好似活石,用嚟建造屬靈嘅聖殿,做聖潔嘅祭司,由耶穌基督獻上上帝所悅納嘅屬靈祭物。」 《新約》第273頁,「但你哋係蒙揀選嘅一族,係王室嘅祭司,聖潔嘅國度,上帝嘅子民。上帝選召宣揚佢使你哋出黑暗入奇妙光明嘅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