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英國人從來都只係香港人口嘅一少部分,不過因為佢哋管治咗英屬香港超過150年,對香港文化留低嘅影響絕對相當長遠。今時今日,香港嘅英國人主要都係喺銀行、教育、房地產、法律等職業度做嘢。[1] 除此之外,有唔少香港裔英國人回頭返到香港住,都成為咗在港英國人。
截至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總共有33,733名英國人喺香港居住。[2]
同亞洲其他地區一樣,喺香港估計英國人嘅數量可能因為唔同原因而變得困難。其中一個原因係,唔係所有移民或者訪客都會喺香港嘅英國總領事館度登記。仲有一個原因就係英國人口喺香港好大部分只係短暫停留,例如做幾年嘢,跟住返歸英國。
喺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之後8個月,香港入境事務處估計香港有大約35,000名英國公民[3][4][5] (包括喺英國出世嘅香港人,同埋喺香港攞到英國公民身份嘅香港人)。回歸之後,英國嘅政府官員有絕大部分都離開咗香港返英國。自此以來,移民去香港嘅英國人已經大幅減少。
喺港英時代,想喺香港生活同做嘢嘅英國人唔會受到今時今日簽證嘅限制,所以英國嘅年輕人以前去香港做藍領工作好常見,尤其係喺英國經濟大蕭條嘅時期。97年之後,英國人需要先證明佢哋嘅工作唔能夠由當地市民填補,先至可以入境返工,所以基本上停哂。[6]
喺回歸前嘅10年内,大約有340萬香港英國屬地公民(中文:英國海外領土) (主要係華人) 得到咗英國國民(海外)護照 (通稱BNO護照)。但係佢哋冇英國居留權,而中國亦唔承認BNO持有者為英國國民。不過,外界都一般承認BNO持有者為英國人。
英國首先以東印度公司嘅模式喺亞洲出現,早喺1699年已經有開始貿易,並喺1711年喺廣州設立貿易港。1841年嘅第一次鴉片戰爭同埋1842年嘅南京條約之後,香港島正式成為英國領土。喺之後嘅150年入面,相對大量嘅英國人嚟到香港,同其他歐美人,例如在港美國人,一齊喺殖民地嘅行政機構、貿易公司同商業銀行等地方做嘢。
喺1991-1996年之間,由於英國國籍選擇計劃嘅推行,喺香港嘅英國公民人數大幅增加,短短5年已經近乎雙倍,有大約34,000人。雖然呢個計劃向50,000個香港家庭提供英國公民身份,但係最終唔係全部都有移民。[7]
由喺香港居住嘅33,733名英國公民之中,有19,405位白人、6,893位華人、2,337位印度人、1,047位巴基斯坦人、829位尼泊爾人、273位其他亞洲人、227位菲律賓人、98位泰國人、40位日本人,40 位印尼人。仲有2,544位係屬於其他種族。[2]
香港使用英國教育制度嘅學校包括:
{{cite news}}: CS1 maint: url-status (link){{cite web}}: CS1 maint: url-status (link){{cite web}}: CS1 maint: url-status (link){{cite news}}: CS1 maint: url-status (link){{cite news}}: CS1 maint: url-statu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