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个写桃符的人-孟昶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有个重要习俗,就是写春联,在过去,叫桃符。桃符一般是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门神或写着门神名字,专用于避邪的桃木板,相当于门神像。最初,桃符刻的是“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桃木具有驱邪的作用。第一个题写桃符的人,是五代后蜀之主孟昶chǎng。孟昶是个很文艺的君主,他爱好花草,喜欢美人,也喜好文学。“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一副由他题写在桃符上的联语,被后世推崇为春联之鼻祖。随着造纸术的问世,红纸渐渐替代了桃木,春联也就代替桃符成为了过年的习俗。如今,到了腊月二十八,家里的老人还恪守着手写春联的传统。俗语说,二十八,贴花花。要贴哪些花呢?就是年画、春联、窗花等。至于春联,有人选择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贴,更多人选择在年三十贴。不论在哪一天,我们贴的都是幸福和对未来的祈愿。参考资料:春节苏槿萧三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