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报
演进中国邸报始于汉朝,属于手抄新闻报纸。邸报是地方政府驻京之“邸”发行之报纸。其先本为对地方政府之一种“中央新闻报告”,但以后由于社会对于新闻的需要,也开始对外发行。“邸”的制度源于西汉:《西汉会要》记载:“九卿之一大鸿胪下,设有属官郡邸长丞,其职责为‘主诸郡之邸在京师者也’。并注:‘按郡国皆有邸,所以通奏报:期待宿也。’”此处之“通奏报者”,即传达君臣间的消息,亦即“邸报”发行之原因。邸报到唐朝时更加盛行,内容和编抄技术亦大有进步,其原因在于:第一、各地诸侯接至进奏院于京师,以通文报;第二、雕版印刷于隋朝时得以开始使用,到了唐朝初年普遍被采取。宋代建国初期,沿用了唐、五代的旧制,即地方政府在京城设置进奏院,归各州府自行管辖,用以传递信息、协调州府和帝都的关系。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中央政府开始对汴京的共计200多地方进奏院进行整顿,设立了“都进奏院”,对各进奏院的业务活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