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族谱网
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头条新闻动态
  • QQ空间
  • QQ好友
  • 微信好友
  • 新浪微博

江夏黄氏由来、江夏黄氏怎么形成的、黄姓溯源、汉族黄氏大迁徙

2023-09-1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33
转发:0
评论:0
“天下黄姓出江夏”江夏黄氏兴起于何时?正史并无记载。据《中华姓氏通史·黄姓》称:“江夏黄氏虽以黄香而闻名,但它的兴起,却非始于黄香。史称黄香之前,江夏黄氏即代为冠族”。通史认为江夏黄氏兴起至少在东汉之前,它很可能形成于战国晚期,为古黄国遗民的某一支所创建。据渠阳《黄氏世谱·源流考》载:“六十九世祖黄歇公仕楚为江夏太守,其裔多居江夏,故因之而名我姓为江夏堂、江夏郡者,皆自此始”此说准确与否,只能结合以下资料进行分析。古黄国据《帝王世纪》和《遁甲开山图)等典籍记载,古黄国有三个:即山西汾水之黄、汉东“西黄”和河南潢川之黄。关于山西汾水之黄,到春秋早期,被周人在汾水建立的晋国灭掉。汉东“西黄”,大约在公元前七世纪中叶被楚国所灭。河南潢川之黄,据《湖北市县概况》记载,今黄破、红安(原黄安)、黄冈、新洲和麻城西部、大悟东部、孝感北部和古江夏县北部,春秋时期皆属黄国辖地。古黄国跨越今河南、湖北两省,其...

江夏黄氏由来、江夏黄氏怎么形成的、黄姓溯源、汉族黄氏大迁徙

“天下黄姓出江夏”

江夏黄氏兴起于何时?正史并无记载。据《中华姓氏通史·黄姓》称:“江夏黄氏虽以黄香而闻名,但它的兴起,却非始于黄香。史称黄香之前,江夏黄氏即代为冠族”。通史认为江夏黄氏兴起至少在东汉之前,它很可能形成于战国晚期,为古黄国遗民的某一支所创建。据渠阳《黄氏世谱·源流考》载:“六十九世祖黄歇公仕楚为江夏太守,其裔多居江夏,故因之而名我姓为江夏堂、江夏郡者,皆自此始”此说准确与否,只能结合以下资料进行分析。古黄国据《帝王世纪》和《遁甲开山图)等典籍记载,古黄国有三个: 即山西汾水之黄、汉东“西黄”和河南潢川之黄。关于山西汾水之黄,到春秋早期,被周人在汾水建立的晋国灭掉。汉东“西黄”,大约在公元前七世纪中叶被楚国所灭。河南潢川之黄,据《湖北市县概况》记载,今黄破、红安(原黄安)、黄冈、新洲和麻城西部、大悟东部、孝感北部和古江夏县北部,春秋时期皆属黄国辖地。古黄国跨越今河南、湖北两省,其疆域包括相邻的10 多个县 (市)。它自公元前 2257 年受封建国,历夏商周 3 个王朝,至公元前 648年楚灭黄,前后生存了 1600 多年。汾水之黄和汉东“西黄”的历史湮没无闻。独有潢川之黄国,子孙繁荣,当今黄姓中绝大多数都出自这个古黄国。

江夏黄氏由来、江夏黄氏怎么形成的、黄姓溯源、汉族黄氏大迁徙

黄国被楚国灭亡后,大部分黄国遗民被迫向楚国腹地内迁,定居于古江夏 (今武汉市)一带。300 多年后的战国晚期,黄姓的代表人物黄歇对黄姓的中兴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被尊为后世天下黄姓之共祖的江夏黄氏上始祖。黄歇,公元前314一238 年,战国晚期人。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但未指明何地,其家世、生平和后裔情况正史缺载。据福建鹤数谱、广东潮州谱和《黄姓通史》记载,黄歇祖籍湖广武昌江夏县黄鹤乡仁义村出生在新罗(今韩国、朝鲜)。此公性豪爽、多智慧,20 岁时返回楚国,仍居江夏史载黄歇官至楚相,封春申君,为战国四君子之一。他执政 20 余年,声振诸侯,富可敌国。当时许多流寓各地的黄氏族人纷纷复聚江夏,致使江夏成为黄氏家族的主要繁衍中心。据福建禾坪谱、广东潮州谱、四川三台谱、岳池谱、武隆谱、云南威信谱等多种族谱记载,公元前 238 年黄歇遇刺身亡后归葬于武昌府江夏县黄鹤乡仁义村;黄歇长子黄尚避乱隐居江夏县黄鹤乡。

江夏县黄鹤乡,即今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关山村、廖桥村、劳一村、劳四村劳七村、联合村以及纸坊街林港村、胜利村、丰收村。其范围:东起古驿道(京广铁路以东),西止三门湖(一零七国道以西) ,南至鸽子山山脉(含乌龙泉将军山),北止八分山,约五十平方公里。黄鹤乡中部有一黄质山,山之西南麓存黄歇墓,乾山巽向。当地人称其为“歇公坟”,当属民间口碑。墓地东、南、西三方残留石砌墓基,从其规制看显然不是平民墓。其葬地与成书于大宋咸淳七年 (公元 1272 年)的《禾坪黄氏重修大成宗谱源流序》和海内外多种族谱所记“歇公奉敕葬于江夏县黄鹤乡仁义村乾山巽向”是吻合的。由于年代久远,此墓是纪念冢还是衣冠冢,尚待考证。

江夏黄氏由来、江夏黄氏怎么形成的、黄姓溯源、汉族黄氏大迁徙

江夏黄氏大迁徙

汉代,黄歇的七世孙、丞相黄霸 (公元前?一前51 年),黄霸第八世孙、尚书令黄香 (公元 56-122 年) ,黄香的长子、太尉黄琼(公元 85-164 年),以其显赫的身份与地位,使江夏黄氏荣耀数代。江夏黄氏大昌于黄香、黄琼父子。再传到黄琼之孙、太尉黄现时,臻于极盛。经过辉煌灿烂的汉魏阶段后,至西晋末叶和隋唐末年,在社会大动荡,汉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黄姓便开始主宗分流:支由江夏向东南迁至浙江金华,形成历史上著名的金华黄氏;另一支自江夏先北迁河南光州固始,后于隋唐五代之世迁居福建邵武,形成历史上著名的邵武黄氏。其后裔再支分湖广、四川及沿海各地,其后一千多年间,许多黄氏家族又直接从江夏出发,向东南迁徙、拓展,子孙散布于东南各地,直至从台湾走向世界。

 

“江夏黄氏”之称的形成

郡望,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依据和线索。据《湖北市县概况》和《江夏县志》记载:汉代的江夏郡辖今武汉全市和黄冈、红安、麻城、大悟、鄂州、大治阳新、仙桃、洪湖、汉川、云梦、安陆、孝感、应城、应山、京山;隋代的江夏郡辖今武汉全市、黄破、新洲、黄安、黄冈、鄂城、大冶、咸宁、嘉鱼、蒲圻、通山、麻城、阳新、云梦、应城、汉川、孝感和大悟。因此,海内外黄氏子孙将江夏视为总郡望与发源地,表示慎终追远,不忘所出,“江夏黄氏”之称也就自然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前90年),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一说山西河津人),是中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撰写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又因曾任太史令,故人称太史公。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
史记
《史记》一开始称为《太史公书》,由西汉太史令(太史公)司马迁编写的历史书籍。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本纪12卷、世家30卷、列传70卷、表10卷、书8卷,共130篇(卷),52万6500余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是北京市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北宋版史记及日本藏南宋版史记。《太史公书》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史公书》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太史公书》最初无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传》、《太史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
黄琼
黄琼(86年-164年),东汉江夏郡安陆人,字世英,黄香之子。因为父荫担任太子舍人,以患病推辞不就,汉顺帝永建年间,被公卿推荐,被朝廷征辟。李固非常仰慕他,在书信中说:“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黄琼到京师洛阳,历任议郎、尚书令。151年以太常任司空,152年因地震免为太仆,153年任司徒,154年任太尉。158年因日食免为大司农。159年,汉桓帝除梁冀,因黄琼不附梁冀,再任太尉,封邟乡侯。161年再任司空。临终上书抑制宦官,谥号忠。一女嫁刘焉。其孙黄琬。
展开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分,共有 0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更多文章

{{home.title}}
{{home.channelName}}
{{ news.releaseDate.split(' ')[0] }}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红墙内的咒怨:古代宫廷女子的“媚道宫斗”求生记
83
0
剜目断鼻:修谱匠从族谱裂痕看唐代女性贞节枷锁
102
0
我在宋朝点外卖,汴京城的“职业跑腿人”
180
0
不同朝代皇帝和平民寿命数据对比,为什么古代人寿命都不长?
386
0
宗祠祭祀中的“祭祖舞蹈”:跨越千年的血脉仪式与文化密码
276
0

推荐阅读

· 黄姓祖地——江夏
黄姓,历史悠久,在四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先贤和子孙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江夏,是天下黄姓子孙公认的最早、最著名的总郡望和发祥地,是黄氏复兴的象征,是黄氏宗亲心中的圣地,是海内外黄姓儿女追根溯源、寻根拜祖的地方,是黄姓后人魂牵梦萦的乡关祖地,素有“天下黄姓一家亲,万派朝宗江夏黄”之说。江夏,武汉的南大门,对于多数人而言,只不过是武汉地图上的一个普通称谓,一片正在飞速发展中的黄金地域。对于遍布世界的黄姓家族成员而言,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因为有黄姓的地方,几乎都口授笔传着江夏这个名字,千年仿佛就在转眼之间。更多关于黄氏资料请搜索关注黄氏大家族,江夏郡、江夏堂,作为普天下黄姓的郡望和堂号,有的人习以为常,有的人却循着族谱或者老人口传的蛛丝马迹,不远万里来到武汉这个叫江夏的地方,寻找自己最深的根。近来年,海外华人华侨中的黄姓族人兴起一股来江夏寻根谒祖的热潮。江夏区顺...
· 罗源江夏黄氏大宗祠
从水古下高速后,沿104国道西行6公里,过了罗源客运西站没多久,就到了罗中路三道路段,路旁有一座气势恢宏延绵数里的祠堂建筑,名叫“罗源江夏黄氏大宗祠”。黄姓多以“江夏”为堂号,统称“江夏黄氏”,在福建是仅次于陈、林的大姓,入闽始于东汉,盛于宋元,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誉,繁衍至今分为十三个支派,“罗源黄”源于其中黄膺一派中的“少师房”,其开基祖黄执躬(民间称黄龙)为古田璜溪人。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因家贫随母桂氏来罗谋生,母卒于途,孑然一身,先佣于管柄卓家,后在南溪剪茅为庐而居,筚路蓝缕,历十三载,年廿八娶卓氏女为妻,生有三子:黄槐、黄枟、黄棆,相继皆中进士,在朝为官,里人羡喜,号为“三黄”,至第三代一门父子九进士,故有“三黄世家”之称。其中以黄棆(1126-1202)最为出名,他11岁刻苦攻读,家贫不能得书,遂借书抄读,达旦不寐,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中进士,历官海盐...
· 江夏世黄会:
业成11.18日金秋十月江夏风,世界黄人喜相逢。见面相问不相识,寻根谒祖此心同。
· 江夏黄氏大成宗谱序
黄氏之谱,谱黄氏之祖也。其源远,其流长,星分野处,散居各省府县。其初一人之身,分而至于万亿兆人之身,秀者士,而朴者农,为工为贾,芸芸众众,不知千万亿人之身,悉由一人之身以启之也。若夫积也不厚,则流也不远,犹覆杯水于沟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足支,安望其星分野处,散居州县乡村,知千万亿人之身,而悉由一人之身以启之也哉?按吾黄氏之宗,肇自黄帝有熊氏之后,九传陆终公,乃以黄为氏,受郡于江夏①。其间文物之盛,载在简册。迨至楚考烈王,丞相歇公封春申君,至十一传香公,事亲至孝,举孝廉,官至魏郡太守,号曰“天下无双”。生六子,散处郡邑,然而世远枝繁,各立小宗。又十余世,膺公自光州固始入闽邵武之平洒,以《五经》课子,号曰“五经先生”。三传锡祖,由平洒移本郡之南禾坪,地名鹳薮。此处有鹳鸟百千巢,因而居之。生五子,长曰峭山公,官至工部侍郎,娶三妻:上官氏、吴氏、郑氏,各生七子,共二十一子,各迁其所。于是二...
· 江夏黄氏大成宗谱序
黄氏之谱,谱黄氏之祖也。其源远,其流长,星分野处,散居各省府县。其初一人之身,分而至于万亿兆人之身,秀者士,而朴者农,为工为贾,芸芸众众,不知千万亿人之身,悉由一人之身以启之也。若夫积也不厚,则流也不远,犹覆杯水于沟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足支,安望其星分野处,散居州县乡村,知千万亿人之身,而悉由一人之身以启之也哉?按吾黄氏之宗,肇自黄帝有熊氏之后,九传陆终公,乃以黄为氏,受郡于江夏。其间文物之盛,载在简册。迨至楚考烈王,丞相歇公封春申君,至十一传香公,事亲至孝,举孝廉,官至魏郡太守,号曰“天下无双”。生六子,散处郡邑,然而世远枝繁,各立小宗。又十余世,膺公自光州固始入闽邵武之平洒,以《五经》课子,号曰“五经先生”。三传锡祖,由平洒移本郡之南禾坪,地名鹳薮。此处有鹳鸟百千巢,因而居之。生五子,长曰峭山公,官至工部侍郎,娶三妻:上官氏、吴氏、郑氏,各生七子,共二十一子,各迁其所。于是二十...

知识互答

汝南袁氏在历史中的名人都有哪些?
今年首次日食是什么时候开始
中文语言日是几月几日?
与谷雨相关的诗词有哪些?
明武宗朱厚照的父亲是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关于族谱
族谱网是宁波族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定位打造人类族谱大数据,记录百姓家族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老百姓的档案馆)。 目前公司已经推出族谱网、族谱APP、族谱软件、祭拜网等产品,分别获得相关发明专利及著作权,汇集超过十万册族谱及上千万页家族档案资料,是一家专业查谱修谱平台,同时也是基于族谱大数据的网上祭拜平台。公司将通过云计算存储族谱、家庭谱,VR / AR技术建设网上陵园、宗祠,区块链打造遗嘱及生前契约,大数据寻根等服务。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