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族谱网
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头条新闻动态
  • QQ空间
  • QQ好友
  • 微信好友
  • 新浪微博

三国蜀汉政权事件及人物争议札记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43
转发:0
评论:0
三国蜀汉政权事件及人物争议札记,刘备两次入主徐州,第一次是巧取,第二次是豪夺。最初,徐州牧陶谦本向田楷求援,后来

刘备两次入主徐州,第一次是巧取,第二次是豪夺。最初,徐州牧陶谦本向田楷求援,后来陶谦以厚兵为见面礼,刘备立刻离开田楷,转投陶谦。因此上下隶属关系,刘备可算为陶谦下属。后来陶谦死后,一州无主,于是众人共推刘备,包括强臣(别驾糜竺)及士族(典农校尉陈登)等,当然这与刘备迎娶麋夫人及广结英雄有关。相同的情况可见于刘备寄寓荆州,同样对刘表麾下大招其手;还有增援益州亦同,刘备交通张松、法正等:这是刘备在徐州、荆州及益州所使用手法──权倾朝野。至于刘备第二次入主徐州,则是背叛曹操而割据自立,但徐州未安、曹操压境,难怪后来刘备在刘表死后不愿急取荆州,因为荆州难安,曹操已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历史总是一再重演。

组织人多,尚有座位顺序可排,寥寥几人,也要论及先后,有点计较名分。事实上刘备先使张飞守备下邳,被吕布击败后求和,刘备改以关羽守备下邳,后来,袭杀徐州刺史车胄,亦留关羽守下邳,若按《魏书》的说法则以关羽领徐州而行太守事,关羽看不到低于张飞。若以留守与协攻两相比较,不知授权算重用?还是从征算重用?

刘备双夺荆州水步:刘表死后,二儿刘琮嗣位,大儿刘琦屯守江夏。刘琮左右多归刘备,关羽水军可达一万余人,这位“马上将军”变成“水上都督”,所率兵卒,大多原属荆州军团;另外刘琦的“江夏战士万余人”,亦被刘备指挥,不久刘琦就以不明原因死亡,所有部队被刘备所并吞。

(2)专为刘备设计的《隆中对》

《隆中对》不适用于孙权,江东孙家只能一时合作,长期来说,取荆(吕蒙)袭蜀(周瑜)以究长江之极(鲁肃),二分天下为江东的国策;刘璋及张鲁也不适用,彼此急着互击对方,联合次要敌人对付主要敌人的理论太深奥;刘表也不适用,射杀孙坚在先,与江东有杀父之仇,不可能和解联盟;马超韩遂更是情况不同,自身都难保,隆中不对──说来说去,《隆中对》只有对刘备一人适用。

三国之中,唯一不嗜杀,不,不虐待诸臣,不剥削人民,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如果是徐州人民,曹操到鸡犬不留,倘若为江表诸公,孙家不是先杀其父(陆康为陆机及陆逊之父祖辈),就是对后代罗织罪名(周瑜之子、甘宁之子、凌统之子及潘璋之子等,皆因有罪被流放,有人不久就无故死亡),相反的,关羽、张飞及赵云不但生前重用(比起周瑜十年不升官要好),在蜀汉连子孙都能克绍其裘。没有江东的二宫之争,也没有中原的儒士与豪族斗争,只有蜀汉上下和协,此即“高举仁义,英雄乐业”。

若以兵力比较,刘备有二万余人,孙权虽号三万(按《江表传》及陈志,分析为周瑜一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孙权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三国时期吴的著名政治家、战略家,同时也是东吴建立者。东汉末年,孙权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群雄割据中打下江东基业。孙权十九岁时,孙策遭刺杀身亡,后继掌事,成为一方诸侯。黄武元年(222年),他自称吴王,建立吴国;黄龙元年(229年)称帝,建立吴,即东吴。在位23年,谥号大皇帝,因其庙号为太祖,所以又被称为吴太祖。统治江东地区长达五十二年,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的。
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称先主,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此后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前,将徐州让与刘备。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蜀汉、季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关羽
关羽(160~162年-220年),字云长,本字长生,司隶河东解人(今山西省运城市),约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汉末三国时刘备的重要将领。与张飞并称“万人敌”。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后来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于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二城,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吓得都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派徐晃前来增援,而东吴背盟,遣陆逊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关羽最为特殊之处是其倍受中华文化历代推崇,由于其忠义勇武的形象,多被民众尊称为关公、关二爷、关老爷,又多次被后代帝王褒封,直至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故也俗称为(关)圣帝、(关)帝君、(关)圣帝君、关帝、关帝爷等而流传至今。道教尊为协天大帝、伏魔大帝、翊汉天尊等,中国佛教界奉其为护法神之一,称为“伽蓝菩萨”。其...
展开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分,共有 0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更多文章

{{home.title}}
{{home.channelName}}
{{ news.releaseDate.split(' ')[0] }}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红墙内的咒怨:古代宫廷女子的“媚道宫斗”求生记
45
0
剜目断鼻:修谱匠从族谱裂痕看唐代女性贞节枷锁
78
0
我在宋朝点外卖,汴京城的“职业跑腿人”
164
0
不同朝代皇帝和平民寿命数据对比,为什么古代人寿命都不长?
270
0
宗祠祭祀中的“祭祖舞蹈”:跨越千年的血脉仪式与文化密码
266
0

推荐阅读

· 三国蜀汉政权事件及人物争议札记
一、刘备早期(1)入主徐州刘备两次入主徐州,第一次是巧取,第二次是豪夺。最初,徐州牧陶谦本向田楷求援,后来陶谦以厚兵为见面礼,刘备立刻离开田楷,转投陶谦。因此上下隶属关系,刘备可算为陶谦下属。后来陶谦死后,一州无主,于是众人共推刘备,包括强臣(别驾糜竺)及士族(典农校尉陈登)等,当然这与刘备迎娶麋夫人及广结英雄有关。相同的情况可见于刘备寄寓荆州,同样对刘表麾下大招其手;还有增援益州亦同,刘备交通张松、法正等:这是刘备在徐州、荆州及益州所使用手法──权倾朝野。至于刘备第二次入主徐州,则是背叛曹操而割据自立,但徐州未安、曹操压境,难怪后来刘备在刘表死后不愿急取荆州,因为荆州难安,曹操已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历史总是一再重演。(2)关羽与张飞组织人多,尚有座位顺序可排,寥寥几人,也要论及先后,有点计较名分。事实上刘备先使张飞守备下邳,被吕布击败后求和,刘备改以关羽守备下邳,后来,袭杀徐州刺史车冑...
· 论远古政权及政权人物现象
一、《远古的华夏族》凸显《山海经》的多面意义古今中外研究《山海经》的人很多,把周光华《远古的华夏族》里的《山海经》研究,和胡太玉先生2002年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破译〈山海经〉》比较,客观地说,《破译〈山海经〉》的学术规范性不如《远古的华夏族》的学术规范性强。理论追寻年表和王表,成为记述人类社会远古史的一种要求,周光华是努力在做着。相比之下,《破译〈山海经〉》缺环太大。这是一件难事。不说四川省盐亭县何拔儒老先生破译的天垣《盘古王表》和他的中华文明是盆塞海文明在先、农耕文明在后的观点,就拿周光华先生说的“稷作文化”与“稻作文化”,即所谓远古长江文化是源生文化,并且是后来接受远古黄河文明的渐浸文化,在目前也难于取得共识。无容讳言,《远古的华夏族》是以整体剖析《山海经》为基础,尊重《夏商周探源工程》的合理衔接,尊重《史记三家注》提供的历史年代线索,结合古籍和学界、考古界的研究成果,实地考察,...
· 《裴注三国志》札记
今天研读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文,我们仍然会遇到许多的疑问。一是由于文本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讹误,有些误文更是隐藏得很深,至今未克校正;二是由于语言文字以及历史文化的变迁,给去古日远的读者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而近代以来发表出版的相当一批研究论著,已经做了大量的考释工作。当然,上述辨误考疑的工作,远远没有完结。拙文讨论之若干问题,所引《三国志》文句均据现行流通最广的陈乃乾校点本(下文简称“陈校本”中华书局,1959年版),所谓芹曝之说,尚希方家郢正。《魏志·钟毓传》:太和初,蜀相诸葛亮围祁山,明帝欲西征。某适按:《太平御览》卷二百二十一及《通志》卷一百十五作“明帝欲亲西征”。又本志《卫臻传》叙此事云:“帝欲自东征。”在意义和用法上,“自”与“亲”相同。又《吴志·陆瑁传》“孙权忿公孙渊之巧诈反复,欲亲征之。”句法同此。《魏志·王修传》: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某适按:“北海”下缺“相”字。...
· 《裴注三国志》札记
《魏志·钟毓传》:太和初,蜀相诸葛亮围祁山,明帝欲西征。某适按:《太平御览》卷二百二十一及《通志》卷一百十五作“明帝欲亲西征”。又本志《卫臻传》叙此事云:“帝欲自东征。”在意义和用法上,“自”与“亲”相同。又《吴志·陆瑁传》“孙权忿公孙渊之巧诈反复,欲亲征之。”句法同此。《魏志·王修传》: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某适按:“北海”下缺“相”字。《通志》记作“北海相”。孔融是鲁国人,所以史家或以地望称之“鲁国孔融”,或以职官称之为“孔北海”,断无妄称“北海孔融”之理。《蜀志·传》有“北海相孔融调”语,又《吴志·是仪传》载“郡相孔融嘲仪”事,“郡相”即“北海相”异称,其中“郡”可取代“北海”,但不可略去。《魏志·公孙渊传》注引《魏略》:谨遣西曹掾公孙珩奉送贼权所假臣节、印绶、符策、九锡、什物、及弥等伪节、印绶...
· 北宋“争议人物”寇准
宋真宗景德元年,毕士安荐寇准为相,说:寇准“兼资忠义,善断大事,臣所不如”。宋真宗心存疑虑,说:“闻其好刚使气。”毕士安于是为之申辩,说:“准忘身殉国,秉道疾邪,故不为流俗所喜。”看来,寇准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而争议的焦点,乃是“好刚使气”。寇准的“好刚”,大概是“刚正不阿”,而不是“刚愎自用”。只要有利于社稷,他当说则说,当做则做,绝不看别人的脸色行事,甚至在皇上面前,也不忌讳。其实,早在宋真宗之前,他就已有数次使宋太宗不快,却依然秉性不改。毕士安将他的这种秉性称之为“忘身殉国”。在他看来,这正是寇准的可贵之处。寇准的“使气”,使的也是正气而不是邪气。用毕士安的话说,叫做“秉道疾邪”。例如,对于官场上司空见惯的拍马风,他就深恶痛绝,即使是拍他的马屁,他也十分讨厌。丁谓为寇准拂拭须上的羹汁,就受到其辛辣的嘲讽:“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如今与“拍马”同义的“溜须”之说,出典就在于...

知识互答

编修族谱一般需要多久?
网络情人节是什么时候,礼拜几?
国家博物馆日往年主题都是什么?
国际博物馆日是几月几日?
有哪些族谱制作编辑工具?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关于族谱
族谱网是宁波族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定位打造人类族谱大数据,记录百姓家族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老百姓的档案馆)。 目前公司已经推出族谱网、族谱APP、族谱软件、祭拜网等产品,分别获得相关发明专利及著作权,汇集超过十万册族谱及上千万页家族档案资料,是一家专业查谱修谱平台,同时也是基于族谱大数据的网上祭拜平台。公司将通过云计算存储族谱、家庭谱,VR / AR技术建设网上陵园、宗祠,区块链打造遗嘱及生前契约,大数据寻根等服务。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